胃潰瘍,怎樣才能治病根?治胃必先治脾,這張方子,能修復胃損傷

老中醫的健康經 發佈 2022-12-10T16:06:15.887169+00:00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常見的消化性潰瘍,即人們常說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也就是說,大約有百分之十的人,這一輩子肯定發生過消化性潰瘍。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常見的消化性潰瘍,即人們常說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此病的發病率,高得離譜。它在普通人群中的發病率達到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大約有百分之十的人,這一輩子肯定發生過消化性潰瘍。

此病的症狀,主要就是疼痛、噯氣、腹脹、反酸、噁心嘔吐、便秘腹瀉等等。

最要命的是,此病容易復發。尤其是在季節變化、氣溫起伏不定的時候,最容易出現波動。原先看似好轉的病情,這個時候又出來搞事情。

有了此病怎麼辦?今天在這裡,我們為您說上一張方劑。它出自名家之手,對於改善病情十分有益。組方如下——

黨參,炒白朮,生白芍,茯苓,橘皮,生甘草,蒲公英,制黃精,水煎服。

此方臨證常有加減。部分加減為,吐酸明顯的,加煅瓦楞、烏賊骨。

噯氣明顯、肝氣橫逆的,加四逆散。舌紅口乾、胃中嘈雜不安的,加入川石斛,麥冬。如果口臭明顯,噯氣酸腐,可以加蘆根,梔子,百合。

是名方必有出處,我們擇選自《中國名醫名方》。

本文接下來要和您說的,並非加減之道,而是前面黨參、白朮、白芍、茯苓、橘皮、甘草、蒲公英和制黃精搭配而成的方案。這裡面,自是一門大學問。

其中的蒲公英,有清胃熱的作用。用現代藥理學的觀點來看,蒲公英的主要作用,在於抗潰瘍和抗胃黏膜損傷。

尤其是最近幾年,蒲公英對幽門螺桿菌的抑制作用,一直被人熱傳。

對此,雖然尚無定論,但是蒲公英聯合其他藥物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炎,效果很好。這從側面說明,蒲公英對包括幽門螺桿菌在內的很多因素導致的胃病,有治療意義。

接下來看甘草。甘草,我們都知道,有健脾和中的功能。這一點用現代藥理學的視角來解釋,就是它有不錯的抑酸、抗潰瘍和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因此用在這也十分及時。

然後我們看白芍。

白芍能柔肝、斂陰、養血、止痛。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它可以解痙、抗潰瘍。因此,它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主觀感受。

這三味藥,固然重要,但不是我們要說的重點。我們要說的,乃是黨參、白朮、茯苓、橘皮、黃精這五味藥。

咱們先看看其藥性。黨參,健脾益氣。白朮,健脾燥濕。茯苓,健脾利濕。陳皮,健脾行氣。黃精,健脾養陰。看官發現沒有,它們的功能個個離不開一個「脾」字。

沒錯,它們體現出治療潰瘍病的一個基本規律,這就是健脾。可以說,健脾是化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不可或缺的一環。

此話怎講呢?我們知道,脾主升,胃主降。脾胃互為表里,同居中焦,都是一身氣機轉樞的關鍵。就胃而言,它負責受納水谷,腐熟水谷,然後把食糜進一步下傳給小腸。

這一過程,看似是胃來完成,實際上它身邊有一個「捧哏」,這就是脾。胃的所有這些功能,都離不開脾運化之能的「支撐」。一句話,沒有脾在旁邊幫襯著,胃什麼都幹不了。

另外,我們都知道,胃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濕惡燥。

胃裡面必須有充分的津液,才能完成腐熟水谷的工作。這就像鍋里沒水煮不了飯一樣。那誰來給胃提供和疏布津液呢?是脾。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還有,胃氣以降為順。胃氣要想下降靠誰?靠脾。因為脾主運化,氣機上升。

脾氣升,胃氣才會降。這一升一降,是相互決定和促進的。這是古人辯證思維的典型體現。

總而言之,脾的好與壞,直接決定了胃的好與壞。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說到底,離不開健脾。胃脹了也好,胃疼了也罷,胃反酸也可,胃食積了也算,它們都和脾氣的虛弱有關係。

所以說,治療消化性潰瘍病,務必健脾。

也正因如此,上方才重用黨參、白朮、茯苓、橘皮、黃精這五味藥來健脾益氣。

這裡面有補益,有行氣化滯,有利水除濕,再配合白芍之濡潤、蒲公英之清熱,甘草之和中,可謂用法周全,十分妥帖。在此基礎上,行對症加減之事,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可以說,上方向我們展示的,是祖國傳統醫學治療消化性潰瘍的重要方法。嚴格來說,它不見得適合所有人,但是適用範圍依然廣泛,有很強的代表性。

所以我們專門撰文介紹出來,供大家借鑑、病家參考。看官如果要借鑑應用,務必請中醫師辯證指導,隨症加減,以求萬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