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與高血壓與視網膜病變

中醫眼科趙峪主任 發佈 2022-12-16T17:46:59.137348+00:00

眼與全身性疾病的關係及其密切。動脈硬化的共同特點是動脈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變,一般包括老年性動脈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和小動脈硬化等。在眼部多累及視網膜中央動脈視神經內段、視盤篩板區及視盤附近的主幹動脈。小動脈硬化是對血壓緩慢而持續升高的一種反應性改變,常與高血壓同時存在。

眼與全身性疾病的關係及其密切。

動脈硬化的共同特點是動脈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變,一般包括老年性動脈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和小動脈硬化等。


在眼部多累及視網膜中央動脈視神經內段、視盤篩板區及視盤附近的主幹動脈。小動脈硬化是對血壓緩慢而持續升高的一種反應性改變,常與高血壓同時存在。

眼底所見的視網膜動脈硬化為老年性動脈硬化和小動脈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腦血管和全身其他血管系統的情況,又稱動脈硬化性視網膜病變。

主要表現為:

①視膜動脈瀰漫性變細、彎曲度增加、顏色變淡,動脈反光增寬,血管走行平直;

②動靜脈交叉處可見靜脈隱蔽和靜脈斜坡現象,血管走行平直;

③視網膜,特別是後極部可見滲出和出血,一般不伴有水腫。

高血壓病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眼底改變與年齡、血壓升高的程度、病程的長短有關。年齡愈大、病程愈長、眼底改變的發生率愈高。

1. 慢性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動脈對高血壓的反映是血管痙攣、變窄,血管壁增厚,嚴重時出現滲出、出血和棉絮斑。

臨床上根據病變進展和嚴重程度,將HRP分為四級:

I級:主要為血管收縮、變窄;

Ⅱ級:主要為動脈硬化;

Ⅲ級:主要為滲出,可見棉絮斑、硬性滲出、出血及廣泛微血管改變;

IV級:Ⅲ級改變基礎上,伴有視盤水腫和動脈硬化的各種併發症。

2.急進型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多見於 40歲以下青年。最主要的改變是視盤水腫和視網膜水腫,稱為高血壓性視神經視網膜病變。同時可見視網膜出血、棉絮斑、硬性滲出及脈絡膜梗死灶。

高血壓患者除了出現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外,還可出現視網膜靜脈阻塞、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眼運動神經麻痹、視網膜動脈阻塞和滲出性視網膜脫離等。

因此控制好血壓是關鍵!

常規療法有:1.全身治療:控制血壓。2.雷射治療。3.中醫藥治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