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韓國發水衝出一塊石碑,上面記載7個字,專家直呼:恥辱

雲史長安戰未央 發佈 2022-12-18T03:39:38.320854+00:00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1963年,韓國的一場災難性大水過後,清理水患的人們在漢城附近發現了一塊古老的石碑。收到消息的專家很快就趕了過去,並將這塊石碑運回去研究。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1963年,韓國的一場災難性大水過後,清理水患的人們在漢城附近發現了一塊古老的石碑。收到消息的專家很快就趕了過去,並將這塊石碑運回去研究。

專家們通過查閱各種古籍資料發現,這塊石碑上刻著三種文字,分別是漢語、滿語和蒙古語。

其中有七個漢字特別扎眼,那就是「大清皇帝功德碑」

這讓韓國專家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結果在看到裡面的內容時,他們的面色頓時變得慘白,恨不得馬上毀掉它,並憤怒道:「這是大韓民國的恥辱啊!」

韓國為什麼會出現大清時期的石碑?一塊石碑又為何讓韓國專家如此氣憤?這一切還得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之前開始說起。

朝鮮與後金錯綜複雜的關係

朝鮮半島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讓它有史以來就是一個充滿紛爭的是非之地。

也是因為這樣,朝鮮想要更好地生存下去,只能依附於他國。所以長期以來,朝鮮半島都處於中原政權的附屬地位。

在元朝戰敗之後,朝鮮為了獲得良好的外部生存環境,在建國之初就跟明朝建立了宗藩關係。

之後,只要明朝外部有戰爭,朝鮮都會出兵援助。當然,朝鮮這樣做的目的除了是服從明朝的命令,更重要的是它還有著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是趁火打劫。正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兩百多年以來,朝鮮與明朝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直到努爾哈赤舉兵起義,建立後金。朝鮮和明朝的關係逐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由於朝鮮在後金的後方,所處的位置十分關鍵,所以後金要想對付明朝,就必須先穩住朝鮮。

當初努爾哈赤還是建州首領的時候就多次向朝鮮示好,但朝鮮根本不將努爾哈赤放在眼裡,在態度上表現得十分冷淡。

而且當時日本入侵朝鮮的時候,努爾哈赤曾提出替明朝出兵助朝鮮攻打日本,被朝鮮人一口拒絕。朝鮮國王李昖有了解過努爾哈赤,他在戰場上可謂英勇神武,不然也不會屢戰屢勝。

李昖擔心讓努爾哈赤援兵不僅會得罪明朝,還會引狼入室。

儘管朝鮮對努爾哈赤多有不喜,但也不敢在明面上表現出來,於是只能採取相對保守的政策。但這種保守的政策並沒有維持多久。

1608年,李昖薨逝。光海君李琿繼位朝鮮國王。由於光海君並不是宣宗的長子,一向重視禮教的大明根本不願意承認光海君的國王之位。

因此,光海君在朝鮮國內遭受了不少反對派的白眼與口水。

也許是出於這個原因,光海君對明朝和後金搞起了兩方都不得罪的「雙方外交」關係。這引起了朝鮮內部官員的不滿,也導致了朝鮮和明朝的外交關係趨於緊張狀態。

1619年,也就是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的第三年,明朝與後金爆發了「薩爾滸之戰」。此時的朝鮮「被迫」出兵援助明朝。

在這場戰爭中,明朝很快就處於劣勢。光海君見形勢不對,趕緊向後金投降。

此後,光海君在明朝和後金之間繼續玩起了兩方都不得罪的外交關係,再加上他的政治手段過於殘暴,早就引起了國內上下對他的不滿。

終於在1623年,朝鮮發生政變,光海君以各種罪行被廢除王位,並流放海島。而後上層大臣推舉李昖的孫子李倧為新國王。

李倧可比李琿有頭腦,他明白自己剛繼位,朝中肯定有不看好他的大臣。所以為了地位不被推翻,李倧再次選擇依附明朝。

為表明朝鮮對明朝的忠誠及繼位的合法性,李倧特意派使者前往明朝請求冊封。

李倧的這波操作,非常討明朝歡心。明朝皇帝不但承認了李倧的國王之位,還派名將毛文龍率兵駐紮到朝鮮的皮島,幫助朝鮮隨時抵抗外來的進攻。

當時的毛文龍是明朝的得力幹將,每次後金一出兵進攻明朝,他就立馬率領屬下侵擾後金的後方。等後金反應過來時,他已經跑得不見蹤影了。

幾次三番下來,讓後金士兵苦不堪言,這完全就是將他們當猴耍了。以至於後金對這個毛文龍根本就沒有什麼好印象了。

加上當時朝鮮支持毛文龍的比支持朝廷的還多,因此朝鮮就被後金給記恨上了。

1626年,後金與明朝再次發生戰爭,史上稱之為寧遠之戰。在這場戰爭中,明朝取得了與後金開戰以來的第一次勝利。

有新人笑,就會有舊人哭。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因身負重傷,不久後便撒手人寰。由其第八個兒子皇太極繼位。

大清為讓朝鮮徹底臣服,建立功德碑

皇太極曾經跟著努爾哈赤打過很多勝仗,可謂是有勇有謀。所以他心裡也明白,治理內政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

更何況後金是通過打敗周圍部落而發展壯大起來的。當下皇太極要想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要打一場勝仗。

不過這場仗要怎麼打呢?皇太極在一番思慮之後,將目標鎖定在了朝鮮。

1627年初,皇太極派阿敏、貝勒濟爾哈朗等率領大軍東征朝鮮,這場戰爭對皇太極來說極為重要,因為這是他繼位後的首戰。

除此之外,皇太極對這次東征抱有兩個目的:第一是為了征服朝鮮;第二是擊敗毛文龍的明軍。

當時,正值冬天,後金利用鴨綠江結冰之際,率兵跨過鴨綠江,攻下朝鮮第一座城市義州。毛文龍的軍隊因多次遭遇金軍的襲擊,嚇得他趕緊撤兵退回皮島。

而後阿敏帶領大軍長驅直入,一路南下,先占領平壤,再攻克漢城。這讓朝鮮舉國上下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就連朝鮮國王李倧都嚇得驚慌失措,立即放棄堅守,逃去了江華島。

最終朝鮮迫於後金的軍事壓力,派使者去後金求和,並與之簽下城下之盟。從此,後金和朝鮮結為「兄弟之盟」。

皇太極還要求朝鮮與毛文龍斷絕關係,朝鮮為了收復義州,只能答應不再為毛文龍提供軍事援助。

後金撤兵之後,就參與到了對付蒙古和明朝的戰爭中。朝鮮自認為後金無暇顧及它,便忘記了遵守對後金的約定,偷偷跟明朝聯繫。

殊不知皇太極早已看穿了朝鮮的心思,於是寫了一封國書給朝鮮,控訴著朝鮮違約的十件大事,其中就包括為明朝援兵。皇太極對朝鮮的這種行為十分生氣。

1636年4月,皇太極登基稱帝,改國號後金為大清。這就意味著大清和大明從此可以平起平坐了。

皇太極登基的時候,恰好遇上朝鮮王妃逝世,於是皇太極派英俄爾岱前去悼念。朝鮮如果在此時跟大清親近,那就是在背叛明朝,這讓李倧陷入了兩難之中。

俗話說「惹不起躲得起」,所以李倧乾脆躲了起來,還派人把守英俄爾岱所住的驛館,不讓他隨便出入。朝鮮這種行為無疑是在自掘墳墓。

英俄爾岱猜出了李倧的心思,乘機逃了出去,並在回程的途中截獲了朝鮮派使者送給明朝的求救信件。

英俄爾岱一回去,就將此事稟報給了皇太極,皇太極大怒:「既然朝鮮對我們不仁,就別怪我們對他們不義。」

李倧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派使者前來道歉,可面對皇太極這位新帝,他們不願行跪拜之禮,不過這還不算完。

當皇太極要求朝鮮送子弟來大清做質子時,朝鮮一口就拒絕了。這下徹底激怒了皇太極,他決定御駕親征,讓朝鮮從心底里臣服於大清。

1636年12月,皇太極召集12萬大軍,以破竹之勢直逼朝鮮漢城。此時朝鮮城內哀嚎一片,國王李倧見狀將家眷送去了江華島,自己則帶著大臣逃到了南漢山城。

南漢山城地理位置險要,城牆堅固,易守難攻。可是李倧低估了清軍的戰鬥能力,清軍很快就攻到南漢山城下。

朝鮮軍隊幾次想突圍出去,卻都以失敗告終。眼見糧草日漸消耗,所剩無幾,李倧只能選擇投降。

皇太極這次是下定決心要解決朝鮮,所以將李倧送去江華島的家眷全部俘虜。

這下李倧心裡就算有十萬個不願意,也得去掉國王的所有儀仗,出城投降,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大禮。並同大清重新簽訂盟約,關係從兄弟之盟變成父子之邦。

朝鮮必須對清朝稱臣納貢,不再是明朝的藩屬國。朝鮮還要派遣世子到大清做質子。戰敗的朝鮮如同螻蟻,不得不答應大清的要求。

這對一向崇敬明朝、注重禮儀的朝鮮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和屈辱。

不過皇太極並沒有就此罷休。他要求朝鮮派人為自己建立一座石碑,並在石碑上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七個大字。

碑文上的內容要用漢文、滿文、蒙古文詳細刻出朝鮮是如何投降清朝的事實。這也是為了讓韓國人知道誰才是他們真正的主人。

歷經過無數波折的功德碑

建立這樣一座功德碑,對朝鮮人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更何況還讓他們親自動手,韓國人當然不願意。

於是在打造的過程中,一直拖拖拉拉。最後還是迫於大清的壓力,只能將石碑建好,並立在了朝鮮投降之地三田渡。

此後,每當大清使者到達朝鮮,都會去三里渡,拜謁大清皇帝功德碑。在往後的兩百多年時間裡,朝鮮一直都忍受著這種恥辱,直到甲午中日戰爭後。

1894年,西方列強入侵大清王朝,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大清因不敵對手,勢力逐漸減弱。朝鮮見勢馬上投靠了日本。

因為有了日本的幫助,朝鮮擺脫了清朝的控制,獲得了名義上的獨立。為了表示與清朝決裂,朝鮮將「大清黃帝功德碑」推倒並深埋於地下。

到了1956年,此時的朝鮮王朝已分裂為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和大韓民國,由於大清皇帝功德碑地處韓國首爾,所以此物便歸韓國所有。

當時韓國文教部長認為此碑文內容與史實不符,所以功德碑再次被埋入地下。

直到1963年,韓國在暴雨的襲擊下,引發了特大洪水,功德碑被再次衝出。不知情的韓國專家以為撿到了什麼寶物,趕緊帶回去研究。

可是當他們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得知石碑上的內容時,頓時臉色變得慘白,也徹底明白,這塊石碑就是大韓民國的恥辱。

它好像是在跟韓國作對一樣,被多次掩埋,但最終還是出現在了韓國人面前。這次韓國選擇了理性,將功德碑作為文物保存了起來,還在旁邊修建了公園。

儘管如此,韓國人還是對這塊石碑心存不滿。為了掩蓋上面的文字,韓國民眾竟然在上面潑油漆。難道這樣就可以掩蓋已經發生的事實了嗎?這種行為只能說是在自欺欺人。

自古以來就是成王敗寇,看得見的東西可以銷毀,但看不見的歷史文化卻可以銘記於心。

歷史上已經發生的事情,不是抹去或者掩埋,它就不復存在了。畢竟中國近代史有不少類似於屈辱的事情發生,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被抹去的,更何況這還是關係到國家恥辱的大事。

再說了,這塊石碑代表的只是三百多年前的一段史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可以更好地警示後人,一定要保持和平,不然一旦發生戰爭,受傷害的還不是尋常老百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