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媳婦遇害兒子判斬,狄仁傑憑藉牆角柳絮挖出真兇:是個醫生

好奇文史談 發佈 2022-12-21T07:53:14.158016+00:00

在任期間他兢兢業業、剛正廉明、執法不阿,曾經在一年時間審理了大量積壓案件,涉及到近2萬人,審理完後幾乎沒有冤訴者,一時之間令狄仁傑名聲大起,成為朝野推崇備至斷案如神的大法官。


01

狄仁傑是唐朝并州太原人,生於貞觀五年。

據史書記載,唐高宗儀鳳年間,狄仁傑升任大理丞。在任期間他兢兢業業、剛正廉明、執法不阿,曾經在一年時間審理了大量積壓案件,涉及到近2萬人,審理完後幾乎沒有冤訴者,一時之間令狄仁傑名聲大起,成為朝野推崇備至斷案如神的大法官。

狄仁傑恪守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的訓誡,高居廟堂之上不忘替百姓解決問題,因此被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武則天為表彰他的功績,特意賜給他紫袍,並在紫袍上寫了「敷政木、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12個金字以示鼓勵,同時也激勵別的同僚。

且說狄仁傑出任汴州判佐時,有一天他到衙門裡去,剛走到半路上,突然被一位婦人攔住。

「大人,我冤枉,冤枉啊!」

婦人拉著他的衣襟,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個不停。

狄仁傑是個熱心人,遇到這樣的事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一開始他以為只是窮苦人家過不下日子去,求點救濟或者錢財也就罷了。可是他越聽著老人的訴說,越覺得這裡面事情不簡單。

原來,這位老婦人自稱叫方婆,原本是汴州城外的平民,她家裡有祖上留下來的幾畝地,一家人就靠著土地勉強生活,雖不富裕,可也還過得去。她老伴在她年輕時就去世,家裡缺了頂樑柱,本來她以為日子會過得很艱難,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獨生子竟然在弱冠之年中了秀才。

這對於一戶農家來說,真可謂祖墳上冒青煙,好幾輩子都沒有的好事。方婆自是高興萬分。

人生就是這樣,一旦遇到了好事,好事就會接連來個不停。自從兒子中秀才後,很快就被城裡一位綢緞商人看中,商人不但把自己貌美如花的女兒嫁給他,還把秀才也接進城裡生活。

從那以後,方婆就把鄉下的幾畝土地租賃了出去,跟隨兒子媳婦一起在城裡生活,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當老人說到這裡時,還是掩飾不住的自豪之情。但是,當狄仁傑詢問她哭訴的原因時,大字不識一個的方婆卻支支吾吾說不清楚,只是一個勁地哭喊道:「大人,我冤枉啊!冤枉啊!」

在周圍人的協助下,狄仁傑終於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方婆的兒子因為家務事與媳婦爭吵,逼死了自己的媳婦,從而被判入獄,不日將斬。

方婆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幾次上訴無果。她不知道從何處聽聞狄仁傑清廉為民,所以特意在路上等他,希望能為兒子伸冤。


聽到這裡,狄仁傑有些哭笑不得。其實他經過明經科考試不久,只是個小小的判佐,就是負責文書的副官,哪裡有能力替她伸冤呢?但狄仁傑經不住方婆的苦苦哀求,只得扶住她說:「我盡力而為吧!」好說歹說,終於將方婆勸回了家。

狄仁傑來到了衙門。忙完工作後,他趁著閒暇翻閱了方婆兒子的案卷,就見上面寫的案情並不複雜:

平民方甲第與妻子楊氏結婚後,因為楊氏屢次看不起自己的母親,對妻子產生了怨恨,多次向她施以家暴,最終楊氏受不了丈夫的打罵,自縊身亡……

通過案捲來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狄仁傑又去詢問了當時給楊氏驗屍的仵作,仵作向他介紹了相關情況:楊氏臉色青黑,面容痛苦,的確是窒息而亡的。

但是,狄仁傑從仵作的講述中發現了兩個疑點:第一,她上吊時所用的並非尋常小姐所用的絹繩,而是粗大很多的麻繩;第二,楊氏上吊時並非直接將繩子搭在樑上垂下打結而成,而是先將麻繩繞了個小環,再將兩頭穿過,擺弄出一個剛容人頭穿過的套環。

她為何要整這麼複雜呢?

州衙判官為何沒有發現這兩個疑點呢?


狄仁傑謝過仵作,很快出了州衙大門。

他心裡很鬱悶。從案卷和仵作的證言來看,這楊氏的上吊死亡還真有點可疑。他很明白,判決一個案件必須把所有的疑點都解開,沒有遺漏才能最終判決。可他雖然有明察秋毫、尋根問底之心,但終究缺乏閱歷與經驗。更重要的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己不具備那種身份,也就沒有緝拿問詢的權力,他就是有心想幫助方婆的兒子伸冤,查明真相,也是無從下手啊!

僅僅憑藉目前得到的疑點,又有什麼意義呢?

狄仁傑這樣想著,不知不覺來到離方婆家不遠的一棵樹下。

隔著一段距離他就聽到方婆與人訴苦的聲音,模模糊糊地,他聽到方婆在說什麼「飛來橫禍」,「兒子冤枉」之類的話語。他想從方婆口中再聽到關於她兒子媳婦的事情,可方婆又漸漸說起鄉下的歲月。

狄仁傑知道從方婆口中得不到什麼有用的消息,便搖了搖頭,朝不遠處一個酒家走去。

他找了個地方坐下,朝周圍的酒客打聽方婆家的事情。有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眾人七嘴八舌說起來。

其中一個渾身油膩,一眼便看出是屠戶出身的大漢說道:「要說這件事,沒有比人比我更清楚的了!」

狄仁傑忙感興趣地道:「哦,那你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剛才我從柳樹下那家人家走過,聽到一個老婆婆在哭泣,說什麼兒子媳婦的……」

大漢喝了一口酒道:「那個哭泣的老婆婆叫方婆。唉,不知道上輩子做了什麼孽,生出了那樣一個兒子。我看你也是個書生,你來說說,就算婦道人家有個什麼錯處,只要沒有犯什麼大錯,男人就得忍受著不是?那方甲第,就是方婆的兒子,因為媳婦與方婆吵過幾次嘴,竟然做出打老婆的事情來,你說,這算什麼事啊?」

狄仁傑說道:「還有這樣的事?我聽說他兒子是個秀才?」

大漢道:「秀才又怎麼樣?依我看也是讀腐了書的!」

狄仁傑點點頭。


大漢道:「那楊氏也是個烈性子,誰能想到,竟然上了吊?這下好了,秀才吃了官司,依我看吶,不怨!」

狄仁傑默不作聲。

大漢又喝了一口酒道:「不瞞您說,那小媳婦上吊的事還是我第一個發現的呢?」

狄仁傑驚訝地道:「你第一個發現的?這……這……我就不懂了……」

大漢見狄仁傑滿臉驚訝的模樣,不由說道:「說起來,這也多虧了傅醫師,神醫就是神醫啊!」

狄仁傑好奇地問道:「傅醫師?」

大漢道:「是這樣,那天傅醫師路過我門口時對我說,方家屋子裡有點不對勁,他不方便進去,所以叫我進去看看。我是一個粗人,介意什麼?進門一看,果然出事了,人都上吊死了啊!」

狄仁傑點點頭,問道:「這傅醫師,怎麼知道方家屋子有點不對勁的?難道他能掐會算不成?」

大漢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這傅醫師,不僅會給人看病,而且還會給人相看宅院,所以人家能看出來。」

狄仁傑明白了。

真沒有想到,他這次出來探聽到了不少消息。找到線索的他再也坐不住了,他朝大漢客套了幾句,就告辭前往傅醫師的住所走去。當經過方家門口時,方婆已經回屋內休息,門口早已沒人,狄仁傑偶然朝門內一瞥,就見牆角處堆著些許柳花絮。

到了傅醫師居住的小院,狄仁傑進門就看到主人正擺弄著藥架上曬著的草藥。狄仁傑不方便直接說明來意,只說自己身體有點小毛病,讓傅醫師給看看。傅醫師一番望聞問切後,說道:「並無大礙,只是舌苔頗厚。再觀你神色,應該是思慮過度,這種病難以根除,但調節些許時日,再服用幾幅藥,能夠改善不少。」

狄仁傑對醫藥典籍多有涉獵,他知道這傅醫師很專業,於是馬上虛心向他請教,兩人聊得很是投機。

狄仁傑取了藥,提著剛要走出門,忽然想起一件事,回頭裝作不經意地問了一句:「傅兄可知今年城內何處有柳花開放?」

傅醫師不假思索地道:「時節未至,我只看到方甲第家旁邊那棵柳樹開了。」

狄仁傑拱手告辭。

出了門他卻沒有徑直回衙門,而是悄悄躲在了一個胡同口。

沒過一會兒,傅醫師出門了,狄仁傑趕緊跟在他身後。

02

傅醫師一直來到城西南的小竹林里。

狄仁傑悄悄跟在後面。

就見傅醫師靜靜站在一個不起眼的土包前,許久不語。

狄仁傑估摸著時候差不多了,便走上前去喊了一聲:「傅兄!」

傅醫師轉過身來,就見臉上滿是淚痕,嘆息一聲道:「果然是你。你知道,醫師向來不方便去普通人家,而我知道方家的柳樹開花了,這讓你起疑心了吧?」

狄仁傑回答道:「是的。方家的柳樹只開了牆內一枝,不外是受院子裡的濕氣所熏,如果不走進院子裡的話,實在難以覺察。」

「確是這樣。不過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州衙已經斷案了,你還要糾纏此事呢?」

狄仁傑道:「我是被方婆在路上攔住,不得已而為之。從仵作那裡,我了解到楊氏死亡後的情況,有兩個疑點,可惜州衙判官沒有發現,這讓我覺得案情有問題。果然出來一探查之下,聽到屠戶的話,牽扯到你告訴他方家院子裡有問題。這讓我想起楊氏上吊時的那個套環。一般婦人上吊,大多希望被別人發現,或者自個兒滑下獲救,又怎麼會結出一個有死無生的環結?那個套環勒住的是整個脖頸,一吊上去必死無疑。懂這一點的,非學醫之人不可。我見方家院子內牆角處有柳絮,假如不是進過方家院子裡的人,不會輕易發現,因此故意詢問你,果然你說出了方家院子裡的柳樹已經開花。故此我知道,楊氏死亡之事與你有很大關係!」

傅醫師道:「你說得都對。」

狄仁傑道:「你雖然如此,可相比心中也有所不忍心,所以,你才提醒屠戶,讓他進屋內查看。」

傅醫師道:「沒錯。」

他忽然轉過身去,對著土包跪下了,說道:「你不知道,我與楊氏青梅竹馬,可誰能想到,她後來竟然嫁給了一個秀才。當然,方甲第人不錯,我也毫無怨言。我只恨,當天我為了試藥,誤服過量五石散,一時竟神志昏迷,竟然跑到她家,結果被她一巴掌打醒後,我害怕泄露風聲,於是一錯再錯,殺人了事。」

狄仁傑問道:「這土包下埋的可是楊氏的衣物?」

傅醫師道:「沒錯,權當證據了。即使這趟狄兄不來,我也打算明日去投官了事,我已經誤殺了紅顏知己,又怎能再害其夫婿?既然狄兄來了,那我便做個順水人情,死則死矣!」

狄仁傑沉思片刻後道:「傅醫師既然有愧疚之心,投案便是。我是一個小小的判佐,沒有權力進行判決。我想,你的醫術很好,如果能夠從輕發落流放他地,亦可造福一方,何必一心尋死呢?」

傅醫師沉思良久,最終還是聽從狄仁傑的話投案自首。不久他被流放海南,行醫不輟,對嶺南瘴氣、暑濕、溫毒多有研究。他心中的愧疚之心久久不散,發誓永遠不回故鄉,孤老終生。

結語

狄仁傑挖出真兇,替楊氏伸了冤,也替方家兒子和母親伸了冤。

狄仁傑是一個斷案奇才,他讀得是四書五經,沒有受過專業的「刑偵教育」,也沒有特別的刑偵手段,卻能夠找出案件的真相。除了他的聰明才智外,最主要的就是有一顆愛民之心,正是堅守「以百姓心為心」的訓誡,他才能在州衙判官已經判決的情況下追蹤攝跡,挖出真兇。

不冤枉任何一個好人,也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壞人,狄仁傑真正做到了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度為準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