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濟寧:味蕾上的中國大運河

東方聖城網 發佈 2022-12-25T05:17:47.106805+00:00

大運河連接起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味道,可以用味蕾感知它們的四季變幻與歷史變遷。美好的味道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漸漸成為眾多運河兒女心底的鄉愁。

大運河連接起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味道,可以用味蕾感知它們的四季變幻與歷史變遷。美好的味道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漸漸成為眾多運河兒女心底的鄉愁。

五方雜處的碼頭文化,給了運河城市海納百川的胸懷;五湖四海的文化,沿著運河的航線暫作停留或者落地生根;不同菜系的飲食,持續地相互影響融合,又將其獨特的味道與文化傳播到大江南北。

元至元十九年底(1282年),運河的開通為濟寧提供了一條開放交流的大通道,使得濟寧「南引吳楚閩粵之饒,北壯畿輔咽喉之勢」,逐漸出現了「百貨聚處,客商往來,南北通衢,不分晝夜」的繁榮景象,把濟寧的商業文明推向鼎盛。

運河通達,物產集散,兩岸的市城鎮隨之產生了接待商旅客人的市肆旅店和酒樓飯莊,為運河飲食的發展和繁榮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大量的役夫、河工、船工等勞動人民的消費需求,促使大量物美價廉的飯菜與小吃的湧現。

張澤峰美食散文集「大運河飲食筆記」《流動的饗宴》《尋味一水間》(全2冊)以京杭運河、隋唐運河和浙東運河的源流航向為經線,以中國飲食文化為緯線,相互補充印證,尋味正本,循水溯源。

從北京烤鴨到杭州的老鴨煲,從西湖醋魚到鯉魚焙面,從運河兩岸古老的小吃到沿運河流傳開來的名菜,從船工果腹的粗茶淡飯到鹽商富賈的精食美饌,探尋飲食和民族的發展與變遷,編織出一幅活色生香的大運河長卷。

品嘗美食的同時,作者深入挖掘運河史料,梳理出運河美食的來龍去脈。河道的一次變遷,可能導致一個城鎮的興衰;一項疏浚工程,可能促使一種美食的誕生。

宋室南遷,流離失所的人們把開封的包子技藝帶到杭州;漕糧北運,南方湯包的製作方法又影響了天津包子的風格。南方的大米從水路運往北方,當時的人們汲取浙江名菜「香酥燜肉」的烹飪方法,用酒甏將豬肉燉得濃香爛熟,搭配大米飯食用,別有一番風味,成就了濟寧名吃「甏肉乾飯」。

從唐宋至元明,大批回民遷居大運河沿線繁衍生息, 用小麥和牛羊肉製成的「哈里撒」也隨之落地生根,成為了徐州的啥湯、宿州的撒湯,大名的羊肉鹵饊。

明成祖遷都北京,南京的燒鴨隨之北上,而後融合清宮「包哈局」掛爐烤法,逐漸形成了現在主流的掛爐烤鴨。

作者以筆墨調和鼎鼐,烹飪五味,妙趣叢生,諸多塵封在古籍中的美食往事,皆娓娓道來。

旅食千年運河,尋隱百味人間。一部運河史,半部中華文明史。《大運河飲食筆記》分為《流動的饗宴(京杭大運河卷)》《尋味一水間(浙東運河、隋唐大運河卷)》2冊,共計42萬字,裝幀精美,圖文並茂。細細品讀,飲食之外更有文化之雋永滋味。■ 雲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