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降維打擊」和普通人的「降維生存」,破格獲取和步步積累

秒語 發佈 2022-12-25T17:37:00.332517+00:00

文前提示:劉慈欣的《三體》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新詞——「降維打擊」,然而我從中理解出一個新詞——「降維生存」。他們之間有何聯繫?為何我會把資本的破格獲取和普通人的財富步步積累聯繫在一起?

文前提示:

劉慈欣的《三體》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新詞——「降維打擊」,然而我從中理解出一個新詞——「降維生存」。

他們之間有何聯繫?為何我會把資本的破格獲取和普通人的財富步步積累聯繫在一起?

這是一篇深度的思考文,或許有些地方不太好懂,也或許你看懂了字面意思,卻不能真正體會其內在,需要好好琢磨,如果你真看懂了,或許你會從中覺醒,或許你會找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向。


正文:

破格獲取的降維打擊

這篇文章涉及三個名詞,需要我們理解清楚的:降維打擊、降維生存、破格獲取。

根據百科的解釋降維打擊:指外星人使用「二向箔」將太陽系由三維空間降至二維空間的一種攻擊方式。而二向箔專門用於清除那些隱藏在結構較複雜的恆星系統中的弱小文明。因此二向箔對於高等星際文明來說並不是武器,而是一種高效的清理工具。但是它在宇宙間的濫用卻極大加速了宇宙的死亡。二向箔與三維宇宙接觸的瞬間,會使其中一個維度由宏觀展開變為蜷縮捲曲,從而迫使三維宇宙及其中的所有物質向二維宇宙坍塌。

對於降維打擊最直接的一種高維生物求生本能,便是降維生存。高維宇宙的倖存者通過改造自身逃入了維度更低的宇宙。部分強大的三維文明開始主動轉化為二維生命,以求在二維宇宙這一平面世界中繼續生存。

這種降維打擊所帶來的直接效應就是在破格獲取別的空間的生存環境與資源。利用自身的認知優勢與本來生存的維度空間的高端資源,輕鬆碾壓與獲取數代人千百倍努力都未必獲得的生活資源。

對於這種破格獲取,我們也可以理解為「資本」。資本不是一個人能輕鬆完成的,正所謂,資本的原始積累都帶著血腥的味道,野蠻生長,是資本形成的最初模式,沒有任何資本可以跳過。

破格獲取這個詞,來自於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主人公丁元英所說的那句話里:「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附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如果按丁元英的解釋,那麼破格獲取就是弱勢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價值,是弱者攫取資源的一種表現,因為在自己的「維度」中無法競爭並獲得更多的資源,那麼就只能是利用自己生存環境中本來的高維優勢,向下輕易獲取資源。

可是,降維打擊的本質就是破格獲取,而自願降維的人卻並不屬於弱勢文化群體,似乎兩者是矛盾的,顯然,豆豆所提到的強弱文化屬性問題,並不適應於不同的維度空間,只能存在於對等的狀態之下。

我們看資本的世界,資本的收割哪一項不是降維打擊?廣告宣傳中消費習慣的培養,媒體倡導里所謂「精緻」生活方式的養成,奢侈品的溢價,生活必需品的過度包裝等等。其實細細想來,一個人需要的真的很少,每個人能夠真正審視自己本能生活的時候,需要的、滿足的都很少。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降維打擊在生活上逐漸演變之後用於人格上,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當你和別人相處覺得舒服自在的時候,不是你的人格或情商有多高,而是對方在情商上碾壓你,對你實施了降維打擊,是他們在順從遷就你的方式與你相處,讓你感覺很愜意,就好像大人與小孩子相處時,大人不自覺地要使用疊字來與小孩對話一樣。

如今,降維打擊這個詞的延伸含義可以引用到各個「不對等條件」的方面。於是我們要直面一個有關生存的殘酷問題:面對高維對低維的「降維打擊」,低維又能如何逃過這一場「劫難」,避免被收割與侵略消亡呢?

降維生存

這裡我們首先會問的是,為什麼要降維?是被迫還是甘願?

降維打擊,是三維世界的甘願降到二維世界,先得把自己改造成適應低維空間生存發展的狀態,然後再把自己本來的生存空間降維,高維世界就只能消亡,被改造的自己就能在低維存活下來,輕鬆攫取低維空間的資源。

最近這幾年,因為疫情、全球經濟降溫衰退、虛擬與實體之間的對立發展等等因素,還有人性的因素,網絡上開始流行一個詞「躺平」。真的要追根溯源的話,我們會問,大好的青春年華,短暫的人生,懷揣希望與夢想的世界,人為什麼要甘願躺平?

如果你深入探究,你會發現,躺平只存在於普通人群,底層人群,弱勢文化群體和巨嬰類人之中。而一些跟積極向上、朝陽般充滿正能量的人群中,我們很難聽到類似的觀點,基本上都是拼搏奮鬥、未來可期、不負此生的自我激勵又充滿無限希望的話,為什麼?

同類競爭的本質是在實力相當之間的較量,才會有你追我趕的刺激與激勵,懸殊過大,是不存在競爭關係的。可有了競爭,就有了壓力和手段,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比的就是誰更豁得出去。

生存空間是有限的,你的空間越大,意味著你便擠占了別人的生存空間,有大,你就小;有占有,就有失去,人人都想獲得更多的資源,在同一有限空間下,如何去通過競爭獲得更多的資源?有人行,便意味著有人不行。

此地不行,不代表換一個空間也不行。正所謂,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那麼,降維生存,便是這一部分獲取幸福與更多資源的另一種活法。


舉個例子,在北上廣深生活的人,生存的空間是有限的,進入的人越多,資源越稀缺,要拼命擠占別人的壓力也就越大。社會永遠都是以二八法則和馬太效應的規律循序著前行,20%的人掌控著80%的資源;你有,給你更多,你沒有,把你僅有的都拿掉。

面對如此的壓力,有人開始選擇「降維打擊」,換個地方「降維生存」,拿著一線的資源與見識,回到三四線或是返鄉創業買房,當你降維生存了以後,是不是覺得自己能輕鬆碾壓本土人?無論是你在外薰陶提升的認知,還是你積累的財富,降維以後,你擁有的這一部分感覺明顯增值了,這就是你獲取幸福與獲取更多資源的法寶。

我們總是聽說,有人賣掉了北上廣深的一套不到百平的房子,回到自己家鄉以後可以買一套帶院子的別墅,還剩下不少錢可以投資做生意或是買個商鋪收租,活得輕鬆又自在;又有人在一線城市積累了一筆錢以後回到家鄉,開個中檔餐館或是賓館,輕輕鬆鬆有了「睡後收入」,沒有了大城市的焦慮,在大城市屬於底層的人群,回鄉瞬間變為中產或富人。

這些事例,我們總是能聽到很多,身邊的人也見過不少,有人在死守漂泊,有人靈活回鄉「降維生存」,這之間的距離,不但是個人生存目標的選擇,還有心性的轉變。我們可以說,明明他在三維世界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自降維度到二維世界來掠奪資源?這個「好好的」,或許只是某些人認知里以為的好好的,並非事實上的好好的。我們看到的,都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真相」,真相是可以美化的,而事實的真相,都被隱藏在了人的內心裡。

如果「降維生存」能給高維生命帶來更多的資源與幸福指數,獲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間與時間,那麼,這種降維,一定是會發生的,並且帶來的「存在感」,只有經歷的人才能體會到。

降維生存所帶來的資源,是普通人的步步積累,是放棄了一些的基礎上再擁有了一些,只是,選擇降維生存的人,需要找到這麼一個平衡點,來讓自己的良心接受這個過程與享受這種生活方式帶來的安逸現狀。


天道與人道

一個時代,造就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時代的一粒沙,輕輕地落到一個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有人能扛住,有人被壓垮。

這不再是一個取長補短的生存空間,而是懂得如何揚長避短的星球。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掩蓋自己的不足,讓優勢盡展,讓劣勢盡藏,你會散發出不一樣的光芒,找到生活的幸福空間站。

老子有一句話道出了天道與人道的真相: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

意思是說,天道是多寡之間有一個平衡點,不會讓天平的一方太多或太少,這樣自然便會失衡,不利於規律的運作,而人道則是相反的,總是擁有更多資源的一方,無情地去攫取沒有的一方,是拿掉眾多資源稀少的人手中僅有的一點,去匯聚成塔般地成就一方「霸主」,這多少跟《聖經》裡的馬太效應一致。

可人再百變靈通,也無法戰勝天,人道必遵天道,這是亘古定律,由不得你不認同。

就好比,人力再無窮大,也依然無法戰勝滔天洪水,無法強壓地震,無法規避一切自然災害,更何況,還有同類競爭帶來的壓力與生存空間擠占的困境。

想通了以上這些問題,或許讓迷茫又糾結生命價值與活法的你,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空間與生活方式,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韌性發展與樂觀積極,能得到最大發揮價值的最優方案。


ps:全文皆為本作者的個人思考,無償分享,謝絕盜取,喜歡請點讚轉發或讚賞,謝謝你的支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