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藥的祖宗,來自柳樹皮,了解細節,才能正確使用

關你健康 發佈 2022-12-27T03:51:48.554127+00:00

退燒藥,本來到處都有,便宜的時候,2塊錢,可以買到20片。在華南,有個涼茶店的老闆,因為在夏天的時候,往涼茶裡面摻退燒藥,近期開庭,被判坐監7個月。

退燒藥,本來到處都有,便宜的時候,2塊錢,可以買到20片。最近,卻牽出了太多邪門歪道的事情。在華南,有個涼茶店的老闆,因為在夏天的時候,往涼茶裡面摻退燒藥,近期開庭,被判坐監7個月。這件事,如果放在這幾周,屬於大疫期間熬藥湯周濟群眾的表現,說不定會被評為見義勇為的先進。在華東,有個小子將布洛芬賣到了3000塊錢1片,被抓了,估計要從快、從重。如果未來某天,攢1本《大疫奇聞錄》,退燒藥,應該是重要章節。不過,您可知,退燒藥的祖宗,來自柳樹皮?確保安全服藥,需要把握細節要領?

退燒藥,祖宗叫阿司匹林,來自柳樹皮。柳樹皮的藥用價值,在古希臘、亞述、古埃及的文明中,都留下過記錄。公元4世紀,醫學先驅希波克拉底發現,柳樹皮里的柳酸,能夠幫助產婦止痛。咱們的《神農本草經》裡說,柳樹的根、皮、枝、葉,都能入藥,功效是清熱解毒、袪痰明目、利尿防風。晚清,有1位叫張錫純的兼職鄉醫的私塾先生,接觸了西學,於1910年,寫了1本《醫學衷中參西錄》,開創了中西醫結合的先河,其中,有1個經典名方,石膏阿司匹林湯。張先生屬於猛醫,而且,尤其喜歡石膏,他介紹的經驗是重用石膏,還說,如果燒到五迷三道七叉八仰的時候,喝下湯藥就吐,就用梨、切片、蘸石膏、塞進嘴裡、越多越好。佩服,但是,沒敢試,同時,特別懷念那個時代的醫患關係。唉。

花開兩枝,分頭各表,咱們先說退燒祖宗。洋人們,在科學根基不牢的時候,也是瞎鼓搗、胡咧咧。到了19世紀的時候,開始踏上努力證實或證偽的正確道路。對於藥,講究探索有益成分、儘量提純、去掉雜質、減少毒性和副作用。1826年,2個義大利人,發現柳樹皮里含水楊苷。3年以後,1個法國化學家,用3斤柳樹皮,提取了30克水楊苷。又過了10年,義大利人發現,把水楊苷水解氧化後,變成水楊酸,效果更好。再過20年,德國人發明了合成水楊酸的方法。1897年,德國化學家霍夫曼,合成了乙醯水楊酸,這位就是退燒藥的祖宗,阿司匹林。1898年,阿祖進市場,挺進全世界。1930年德國戰敗,阿祖的專利權被判為戰爭賠償,阿祖的應用,也因此普及。

阿司匹林,的確是藥界之神,問世100多年間,仍然穩坐藥界江湖老大的位置。目前,每年銷售5萬噸左右,500毫克1片,共計5000億片,主要用於退燒、止痛、預防血小板凝結、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阿祖2次封神,發生在1971年,英國人發現,這位神可以降低血栓風險,發現者,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獎。

英國人,曾經流竄全球,搶這搶那,也帶著個別有心人四處長見識,看得多,識貨,他們弄了1個國家柳樹收藏中心,還和瑞士人合作,從柳樹枝和柳樹葉中,提取到1種叫美雅貝拉星的物質,這東西估計可以讓阿祖三度封神。因為,小美能殺死癌細胞,包括那些耐藥的癌種。英國人正在做的事,是回過頭去,重新測試和評估水楊苷,弄了1500多種柳樹提取物和雜交物,細緻篩選,目標是像退燒那樣抗癌、抗衰老。有些洋人,踏實、用心,值得學習,可能這些傢伙不喜歡評院士,也不會帶貨吧。

阿司匹林,有短板,比如,會引起胃腸道刺激,潰瘍患者,吃這種藥,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改進後的版本,是緩釋劑型,目前,在退燒界,已經逐漸退隱。後來者,主角叫對乙醯氨基酚,這位新秀,退燒的效果比阿祖持續,鎮痛效果稍差,胃腸道刺激較小,形象化的商品名,叫撲熱息痛。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斷痛覺神經末梢的信號,調節體溫中樞,同時,引起周圍血管擴張,從而散熱加止痛。另1位新秀,叫布洛芬,1953年開始研發,1970年首先在英國上市。阿祖、對乙、小布,在藥界都屬於1類,非甾體抗炎藥,俗名,解熱鎮痛劑,基本成分,都是水楊酸及其衍生物。

洋人建立收藏館,目的是保存各類天然柳樹,從裡面篩選真正有用的成分,找到了,就去人工合成,很快、很便宜,不會扒樹皮、摘葉子、支起大鍋熬,挺環保,請放心。咱們這兒,從80年代開始仿造布洛芬,國造一出,所向披靡,很快,全球小布原料及成品市場的30%以上,被咱們拿下。於此同時,洋人針對小布代謝過快、藥效經常在半夜時失靈的短板,弄出了布洛芬緩釋膠囊,還註冊了1個做體操的小紅人商標,取名叫芬必得,目前已經被咱們至少仿造了24種。群眾喜歡,企業熱情,有關部門支持,迄今已經發出514種布洛芬批文。但是,多數處於閒置狀態,難賺錢,沒啥用。

您可能會問,從備料和批文的走勢看,咱們不該缺退燒藥喔?嗯,是的,不應該,但是呢,無利不早起。有1家藥廠,2塊錢賣退燒藥,涉嫌低價壟斷企圖,被罰了1億多,好像罰過後就老實了。聰明的,實際上早就開始想辦法。這事兒,靈感來自中西醫結合的開山祖師、石膏阿司匹林湯發明人張錫純先生。張老先生,那時候主要忙於傳業、授課、解惑。產品開發這塊,是老廣的弄。

清未,有西風吹過來,再者,看病的郎中屬於下九流,當時社會面有點亂,就顧不上管。有些聰明人,就藉此開啟了中藥加料事業,講點良心的,就是把外邊暢銷的神藥弄回來,用一堆草藥末子當基礎材料,把西藥摻進去,揉成丸,發廣告,引起搶購。銷路最好的,是梁培基發冷丸,起作用的主藥,是抗瘧疾的奎寧。戰亂平息,各項事業大發展,1972年,老廣繼承加發揚,草藥粉摻阿司匹林、咖啡因、維生素C,起名感冒靈,新鮮且大賣。後來跟進的,主要是摻入對乙醯氨基酚。為啥不摻小布?這還用問?有效且便宜,關鍵是便宜。

看明白了沒?為啥要搞複方,單獨賣小布或對乙,1片多少錢?利潤多少?仿製合成藥,怎麼做廣告?反過來問,為啥不賣純中藥製劑?這事兒,您找個老先生開個藥方,到藥店配齊藥,稱稱多重,算算多少錢,就想明白了。複方嘛,主要是圖個弘揚大旗下的保護,順便弄個減稅之類。大鍋支起,稍微放一點,目的是表示配方來自祖宗、成分全是名貴。以貴重藥材的名義,賣便宜到沒人願意生產的對乙。為啥要主攻感冒藥呢?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吃不吃藥,都會好的啦。而且,感冒最常見,市場潛力最大嘛。

但是,這種弄法,就給普通百姓的健康帶來了隱患。對乙的安全劑量,成人每次300到600毫克,每天不能超過2000毫克,整個療程不宜超過3天。兒童用量,按體重計,每公斤體重10到15毫克,2次用藥間隔4到6小時,1天內服用次數,不能超過4次。吃過量,最大的問題是急性肝損傷。順便插1句,對乙,目前是歐美人的自殺首選藥。

關鍵的問題是,複方感冒藥的對乙添加量,差異很大。比如,1片感冒清,含對乙12毫克,撲感片,含40毫克,複方感冒靈片,含42毫克,而複方感冒靈顆粒,則含168毫克,酚麻美敏片,含325毫克,酚咖片,含500毫克。更糟糕的是,有些藥根本不告訴大家裡面添加了什麼、加了多少,因為,有個空子可鑽,某些受保護的品種,可以不註明成分,據說是防止洋人偷咱們的秘方。因此,吃感冒藥退燒,要看說明書,要算清楚,可能吃進去多少對乙醯氨基酚。感染的時候,肝臟很累很受傷,別再往傷口撒鹽啦。就這,散。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點、史話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