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湖南大學李煦:追尋邏輯與詩意之平衡

設計湖南 發佈 2023-01-02T08:43:07.554999+00:00

李煦個人簡介湖南大學1996級建築學學士;湖南大學2001級工學碩士,師從魏春雨教授;湖南大學2009級工學博士,師從魏春雨教授;2020年-至今,湖南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李煦



個人簡介

湖南大學1996級建築學學士;

湖南大學2001級工學碩士,師從魏春雨教授;

湖南大學2009級工學博士,師從魏春雨教授;

2020年-至今,湖南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獲獎情況

主持或參與《基於訓練模塊分解與遞進方法的建築設計課程低年級教學改革研究》等一系列教研項目,其中,《建築學本科二年級模塊分解與遞進教學法及建築地域性表達的探索》獲得湖南大學教學成果獎三等獎,排名1;《建築設計A1、A2、公共建築設計原理、空間思維訓練》獲得湖南大學2018年度教學優秀獎,排名1;

作為指導老師,指導學生獲得第十三屆「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UIA霍普杯2018國際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優秀獎等20餘項大獎;

創作實踐系列作品獲得2019年中國建築學會創作大獎(排名第2)、2019年中勘協會優秀勘察設計獎二等獎(排名第2)、2019年第十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築設計大獎賽銅獎(排名第2)等20餘項大獎。

▲湖南大學研究生院樓 @胡驫





Interview

HNU建築學人訪談 × 李煦 Li Xu





01

李老師,您好!很高興您能接受本期湖大建築學人訪談。請問您最初為何選擇建築專業呢?


理由其實非常庸俗,因為在當年建築學專業是最熱門的,分數線也是大學最高之一,家裡人覺得幹這個有前途,對於本人來講我當時其實很懵懂,完全不了解各個專業之間的區別,只是說感覺建築學要會繪畫,而自己平時喜歡畫畫(但是從來沒有培訓過),也算和自己興趣有點關聯,所以就報了這個專業。

▲湖南大學研究生院樓 @胡驫



02

在您求學與從業階段,有沒有突破瓶頸、轉變思想之類的轉折性經歷?


大學入學一二年級才發現建築設計不是等同於繪畫,完全不知道如何入手,也不會判斷設計的優劣,極度迷惘。直到三年級在建築系的閱覽室偶然看到了一本油印的、黑白的、模糊不清安藤忠雄的設計作品集,心中立刻有了一種悸動,冥冥中似有「天啟」,也許就是所謂醍醐灌頂,那些充滿張力的幾何形式、曼妙的光影、絲綢般混凝土材料所傳達出美感與我內心審美高度契合,似乎須臾尋到方向,堅定學習建築的信念。

▲湖南大學研究生院樓 @姚力



03

您最敬佩哪一位建築師?他對你產生了哪些影響?


我佩服很多人,每一個認真投入設計之中的人都值得敬佩,其中包括我的同事、同行甚至我的學生。

如果一定選一位,那就是我的導師魏春雨教授,這裡請允許我引用論文致謝的一段:老師學識淵博,思想深邃,視角犀利,總能在我思考一團亂麻時候撥雲見日,總能在關鍵時刻將誤入歧途的我拽回正途,總能回答我那一個個不著邊際的問題;老師胸襟開闊,為人磊落,一直以來都寬宥學生我有時的跅弢不羈、有時的偏執任性、有時的不諳世事;老師一貫堅持獨立思考,勇於突破成規,我伴隨左右,耳濡目染,學會了用批判性眼光看待各種現象,不輕信,不盲從,不隨波逐流。

老師奉行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十幾年來帶領我參加一個個意義非凡的實踐項目,使得本人研究和設計相互生發,讓寫作不是一種在架空世界裡的玄思,能夠腳落實地,解決現實問題;老師又才識過人,同時無比勤勉,對研究和設計的全情投入讓學生我汗顏,也促使自己不敢在各個方面有絲毫懈怠。

▲晶片博物館 @李煦



04

了解到您碩士畢業後就留在了湖南大學,您是出於怎樣的考慮選擇投身建築教育事業呢?


在當時,留校並非是最熱門的選擇,許多同學都去外面闖蕩,想干出轟轟烈烈的事業,而自己卻沒有這個執念。其實,自己選擇留下來跟個性相關,本人比較內斂,並非是一個熱衷於社交之人,也無多少野心,感覺學校的環境相對純淨,可以在一個沒有那麼功利化的氛圍之中干自己想幹的事情。自己在研究生階段曾做過助教,發現與學生討論設計是一件快樂而輕鬆的事情,只用聚焦於設計本身,不需要考慮各種場外因素,這次愉快的經歷也是促使自己投身教育事業的理由之一。此外,還要感謝自己的導師魏老師,以過來人的身份幫自己分析了各種選擇的利弊,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岳陽老幹部活動中心 @許昊皓



05

您已經完成了從學生向教育工作者的轉變,基於這個身份的轉變您對建築學這個專業有沒有什麼新的認識呢?


以前思考的是形式和功能,現在也是形式和功能。只是兩個詞的內涵和外延已然發生了變化。學生時代,認為功能是教條和制式化的功能,哪些房間和哪些房間的組合在一起是固化的;形式是一種純粹的視覺美感,形式和手法捆縛一起,以手法的變換來追尋形式的美感。功能和形式是兩個並行分離的體系,在操作上一般是功能確定之後賦形或者形式完成後填充功能。

現今,自我看來,功能不再是靜止的、僵化的框架,而是一個動態、可變的系統,它連接的是人的思想和行為。形式的美感不再是一種抽象化、架空和封閉的個人感知,它來自於形式操作的邏輯性、材料建構的清晰性、內外空間的統一、社會文化的呈現。功能可以啟發形式,形式也可以拓展功能,兩者是一種辯證的關係,它們可以看做是對建築的雙重編碼。最終,設計需要求得一種關於功能與形式的秩序,它隱匿於表象之下,屬於一種深層結構,對於他者,需要藉助各類圖學工具,調動智識方可辨明。

▲岳陽老幹部活動中心 @許昊皓



06

作為建築教育工作者,您心目中的建築學子應該具備哪些素養?或者說好的建築師需要具備哪些特點?


對環境的敏感性:從基地蘊含的各種蕪雜信息中能夠敏銳地體察到能夠影響設計的各種蛛絲馬跡並找尋出核心問題,以此為理念生成和設計推導築基。

概念的邏輯性:個人習性千差萬別,設計過程可能是直覺式的「不可窺見的黑匣子」,也可能是理性的「可觀察的玻璃盒」,但是啟動設計的概念必須是清晰的,可以言說和具有說服力。概念來自於自身掌握的綜合多學科知識,它們是概念的思想酵素,優秀設計者應當是馳騁於不同學科領域的跨界者。

高超的溝通技巧:設計從來不是一個個體行為,設計者不能閉門造車,只浸沒於自我的臆想世界中,應該與團隊成員、業主、管理者、實施者進行有效的溝通。

對社會生活的「關注」與「疏離」:空間建構的內容與時代、與社會息息相關,建築不能僅僅是抽象語義的投射或宏大敘事的載體,設計要與當下建立一種多維關聯,但不可完全被現實裹挾,有時還需有意抽離自身,保持距離,更為冷靜地切入和審視,得出理性和智性的解答。

▲岳陽老幹部活動中心 @許昊皓



07

我們注意到您有很多優秀的建築實踐經歷,能和我們分享一下您的設計理念嗎?以及它是如何體現在作品當中的?


其實所謂的設計理念隨著自身的境遇、累積的經驗、遇見的人、差異化的項目而不斷變動的。對於現在自己來講,更多想要是追求形式邏輯與空間詩意之間的微妙平衡。

在長沙電力職業學院圖書館的方案設計中,形式來源於場地和人群特徵。外部綿長的坡道和外廊連接了南北的有著高差的場地,保障了外部人群行為的連續性,同時它們也延展到了室內,並通過向度的多重轉換形成了一個垂直盤旋向上的空間體系,通過尺度的調節和形態的微調讓其與圖書館基本閱讀功能空間複合在一起。

經由通透清澈的玻璃,外部校園繁茂的植被景觀無礙地引入室內,內與外的差異被消弭,同時不同高度的樓層也因坡道被黏連在一起,在光影沐浴之下,人們仿佛有一種在叢林中漫步和閱讀的感覺,造就一種非常規的奇景。開放、自由和流動的空間形成了一個能夠適配各種人群行為 「頻譜」的容器,詩意也由此萌生。

▲長沙電力職業學院圖書館方案設計 @李煦



08

了解到您的設計作品大多集中在湖南地區,您能說說建築和地域如何更好地結合嗎?


自己大部分建築在湖南,並非是有意為之,只是境遇使然,自己從未想過做出一個有著強烈本土特徵的「湖湘建築」。建築的地域性其實是一個充滿歧義的宏闊命題,承載了包括建築學、社會學、人類學、哲學、歷史學等各類學科的複雜乃至過載的信息。對於自身而言,我認為與其陷溺糾纏其中的複雜語義,不如跳脫出來,在每一個具體而微的設計中關注「此時此地、此情此景、此人此物」,從中搜尋空間形式的錨點。



09

您的一部分作品是教育類建築,您能說說在參與這類建築設計過程中的一些設計心得嗎?


對我來說,這類建築和其他類型一樣同樣需要關注空間、材料、行為、光等議題,只是使用主體的有所差別。做此類教育建築,設計者應當放下身段,真正去了解師生們的瑣屑日常,才能營建契符實際的功能場所,規避形式獵奇和堆砌布景式空間的陷阱。

▲長潤奇樂園住宅改造設計 @李煦



10

能和我們分享您最近很關注的作品、建築師、或者生活中很特別的事嗎?


近年來精彩的作品和出色建築師層出不窮,本人一直在關注和學習。除了魏老師之外,有三位建築師是本人近期關注的焦點:

一位是張永和老師,他的設計從概念發軔、到過程推演再到整體定型都堅持邏輯思辨,閱讀他的建築有一種解答迷題後的酣暢淋漓;

一位是已經逝去的恩瑞克·米拉萊斯(Enric Miralles),他的空間形式有著諸多不確定,信馬由韁卻充滿著恣意浪漫,呈現出令人眩暈的想像力;

一位是長谷川豪(Go Hasegawa),他突破尺度教條,在設計中著眼於每一個具體情境的差異而建立起一種對成規進行批判的視角,平常空間散發的異常特質讓人陷溺。



11

如今建築設計行業從業人員轉行現象比較普遍,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國建設已經趨緩,房地產行業已經由增量發展轉為存量競爭,設計行業也難逃這一趨勢,狂歡已然終結,悲觀和焦慮的情緒開始蔓延,各種媒體的喧嚷更是將這種情緒放大到極致,傳導至每一個人。

個人看來,現今建築設計業形勢類似於90年代泡沫破碎的日本,下行已然不可避免,但也絕不是沒有希望,當代日本仍然有著一大批極高水準的活躍於世界舞台的建築師。興許這是一個契機,將過剩、冗餘和落後的產能淘汰,實現設計行業的疊代升級。只不過每一個人都不願意成為升級付出的「代價」。

所以人們特別是學生需要正視困境,認知自己,要麼早日覺醒,突破信息繭房,改變賽道;要麼不斷提升素質,在新領域、新技術和新市場中尋找機會,以求破壁,涅槃重生。

▲長潤奇樂園住宅改造設計 @李煦





本期訪談策劃


課程

湖南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 建築傳媒與建築策展

指導老師

王蔚,湖南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凡益工作室創始人

本期採訪者

湖南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2022級建築學碩士

朱利民 朱晴 官小楚 陳萌 唐航 羅絡塵

微信編輯

朱利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