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古方今用之五——十神湯

男科醫生張振宇 發佈 2023-01-03T23:00:42.688777+00:00

作者:彭鑫 胡鏡清十神湯出自唐代孫思邈《千金翼方》,謂此方「治傷寒,時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發熱,或欲出疹,不問陰陽,兩感風寒,並皆治之。」本方由川芎、麻黃、葛根、蘇葉、赤芍、升麻、白芷、炙甘草、陳皮、香附等十味藥組成,其效如神,故名「十神湯」。

作者:彭鑫 胡鏡清

十神湯出自唐代孫思邈《千金翼方》,謂此方「治傷寒,時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發熱,或欲出疹,不問陰陽,兩感風寒,並皆治之。」本方由川芎、麻黃、葛根、蘇葉、赤芍、升麻、白芷、炙甘草、陳皮、香附等十味藥組成,其效如神,故名「十神湯」。該方具有散寒宣肺、化濕和中的作用,主治傷寒、瘟疫,症見頭痛發熱、惡寒無汗、咳嗽身痛、鼻塞聲重、中滿氣實、兩感風寒、風寒濕痹等風寒閉肺、濕邪困脾證。現代常用做湯劑,可用以上每味藥各6克~9克,加生薑5片,水煎服。外感風熱及陰虛燥熱者不宜使用。

  方藥解析:方中麻黃辛苦溫,散寒宣肺,發汗解表,其力雄厚,故為君藥;蘇葉辛溫,散寒解表,理氣寬中,以助君藥;白芷散風除濕,通竅止痛;升麻、葛根升散解肌;陳皮、香附行氣健脾而寬中調胃,併合蘇葉、白芷以理氣化濕;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共為臣藥,反佐以赤芍,涼血活血,斂陰益營,既清氣鬱所化之熱,又防前藥辛燥發散太過;使藥炙甘草調和諸藥以安脾胃。諸藥合用,共奏散寒宣肺、化濕和中之功。

  抗疫應用:古代多部醫書,如《千金翼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傷寒心法要訣》等皆記載十神湯是一首治疫名方,近代著名中醫學家蒲輔周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亦曾用本方治療寒疫。十神湯主治「兩感風寒」之病證,病機在於外感風寒濕。手太陰肺經為風寒濕所閉,則見憎寒發熱、鼻塞聲重、咳嗽氣實、胸悶憋氣;足太陰脾經為風寒濕所困,則見納差不飢、乏力身重、嘔惡吐瀉。

十神湯和藿香正氣散皆有解表化濕之功,而被推薦為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方劑。二者雖皆含有白芷、紫蘇、陳皮、炙甘草等藥,但十神湯則以辛苦溫的麻黃為君藥,佐以葛根、升麻、川芎等藥,側重在散寒宣肺、發汗解表,主要針對外感風寒濕之病證;藿香正氣散以辛溫芳香的藿香為君藥,佐以半夏、白朮、厚朴等藥,側重於辟穢化濕、和中止嘔,主要針對嘔惡吐瀉、脘腹痞脹等外寒內濕之病證,重在化濕和中。二者的立法和側重點有所差別,臨床還需鑑別使用。

版權聲明:本文摘選自《健康報》2020年3月25日第11227期,作者彭鑫、胡鏡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