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反覆種植失敗是由它引起,如何評估及解決方案都在這了

生殖圈 發佈 2023-01-12T07:03:19.641484+00:00

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中心專家李蓉教授研究,臨床反覆種植失敗的原因有2/3是子宮內膜容受性不足引起,不良的子宮內膜容受性成為著床失敗的主要原因。

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中心專家李蓉教授研究,臨床反覆種植失敗的原因有2/3是子宮內膜容受性不足引起,不良的子宮內膜容受性成為著床失敗的主要原因。

今天圈姐給大家帶來李蓉教授關於子宮內膜容受性的相關解讀,希望幫助到有這方面困擾的姐妹。

01內膜容受性的定義

子宮內膜容受性是指子宮內膜允許胚胎黏附、侵入並誘導內膜間質發生一系列變化,最終使得胚胎得以植入的一種能力,這一時期被稱為種植窗。

這個時期一般發生在正常月經周期的第20-24天。評估內膜容受性主要有超聲學指標、基因學指標、菌群指標等

02超聲學指標

內膜厚度

一般認為受精卵在宮內種植的適宜子宮內膜厚度為8-14mm,當內膜厚度<6mm時,妊娠的可能性急劇下降

內膜分型

內膜根據月經周期不同時間顯示不同的類型,卵泡期為A型,接近排卵期為B型,排卵後為C型。

所以,排卵前內膜應該為A或B型,如果排卵前內膜即成C型,提示內膜回聲提前升高。

這提示內膜可能有異常增生、息肉,或者殘餘卵泡、黃體囊腫、卵泡黃素化等致使孕酮過早升高,作用內膜、內膜老化,與卵子不同步,容受性降低。

如果在試管嬰兒周期中穿刺取卵日或前一日出現C型內膜,則胚胎不會發生著床或著床率低。

內膜容積

內膜容積的知名度沒有厚度高,但這個指標預測內膜容受性的陰性價值更高。

什麼意思呢?就是內膜容受性合格,說明容受性一定比較好,但容受性不合格,不能說明容受性一定差。

內膜容積<2ml植入成功率顯著降低,內膜容積>2ml可作為成功進行輔助生育治療的一個預測因子。

子宮內膜血流

雙盲試驗表明,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與正常對照組的植入胚胎前子宮內膜螺旋動脈RI和PI值存在明顯升高。

子宮收縮及內膜蠕動波

妊娠與否與子宮內膜運動有關,可通過收縮頻率、運動強度、宮頸向宮底的運動方向和高回聲的變化來預測臨床結局。

內膜蠕動波宮底向宮頸運動的波形≥4次/分鐘,妊娠率就會降低。

所以試管嬰兒中姐妹們千萬要控制自己不要緊張,緊張對內膜蠕動波不利,對著床非常不利。

03基因晶片指標

根據人類子宮內膜容受性轉錄學標記基因而定製的晶片,能客觀診斷移植窗口期。

由238個基因組成的自定義微陣列(ERA),用來識別圍著床期子宮內膜的容受狀態。

研究發現反覆著床失敗的女性的子宮內膜非接受期的比率高於非反覆著床失敗女性。

初次微陣列檢測診斷為子宮內膜非接受期的女性,再次移植後獲得了50%的妊娠率。

也就是說精準移植後,一半的反覆移植失敗患者獲得了妊娠!

目前這項技術主要應用於已經做過基因檢測的胚胎(比如PGT、PGA等等),排除了胚胎因素以後的胚胎移植。

根據微陣列檢測把子宮內膜接受期進行分層,一般分為增殖期、預接受早期、預接受晚期、接受期、晚接受期和接受後期。

研究發現,子宮內膜處於預接受晚期和接受期的女性持續妊娠率為76.9-80%,而子宮內膜處於晚接受期的女性則為33.3%。

04內膜菌群

與乳酸菌主導的子宮內膜菌群相比,子宮內膜腔內的非乳酸菌與植入失敗密切相關。

非乳酸菌主導的微生物群可能會引起子宮腔炎症,損害子宮內膜容受性。

05試管嬰兒

雌激素主導基質細胞和腺體的增殖以及螺旋動脈的伸長

孕激素使內膜發生分泌改變,呈現允許囊胚植入的接受表型,這個接受期稱為種植窗,持續4-5天。

所以在試管嬰兒中,同等胚胎質量條件下,如果是高雌激素(E2>2500pg/ml)女性中,種植率和妊娠率是顯著下降的。

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復甦移植過程中,自然周期移植成功率可能一定程度上要優於人工周期,因為自然周期腺體和間質更同步。

試管方案的選擇也影響內膜容受性,鮮胚移植周期拮抗劑影響了子宮內膜容受性,妊娠率低於鮮胚移植長方案,說明長方案對子宮內膜容受性影響較小

拮抗劑方案扳機日(夜針日)血清孕酮>1.5ng/ml,導致子宮內膜過早成熟,可能對持續妊娠率有不利影響。

此外,拮抗劑方案激素刺激時間過長,延遲扳機也將導致更多卵泡>19mm,這也增加了血清孕酮過早升高的風險,內膜過早成熟,降低妊娠率。

鮮胚移植周期下,子宮內膜厚度≥10mm可最大化活產,而子宮內膜厚度<8mm可能會顯著降低妊娠率。

高齡等LH缺乏特殊人群可考慮添加LH(如樂芮)改善內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懷孕必備的兩個要素,一個是優質的胚胎,再有一個就是肥沃的子宮內膜,這兩者缺一,其他諸如免疫、凝血、內分泌等再好也是白搭。

保護好內膜,守土有責,加油!


鄭重聲明

本帳號發表的內容僅作為資訊分享,本帳號不做任何形式的營銷推廣,文章觀點不能直接用作醫療診斷或健康干預建議。在採取任何預防或治療措施前,請與你的醫療保健提供者溝通。


——THE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