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線生機 | 股動脈切開取栓打通下肢閉塞動脈,助力患者逃過「一截

重慶三博長安醫院 發佈 2023-01-13T00:08:24.261326+00:00

1月10 日,重慶三博長安醫院神經外科團隊獨立完成我院首例 「股動脈切開取栓術」,用最短的時間取出股動脈內血栓,恢復患者下肢動脈血液供應,成功地挽救下肢,避免了壞疽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1月10 日,重慶三博長安醫院神經外科團隊獨立完成我院首例 「股動脈切開取栓術」,用最短的時間取出股動脈內血栓,恢復患者下肢動脈血液供應,成功地挽救下肢,避免了壞疽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案例回顧

今年61歲的李先生(化名),一周前開始出現左下肢脹痛、無力、麻木等症狀,症狀時輕時重,自以為是新冠感染的後遺症,並沒有特別在意,直到昨日(1月10日),李先生突發症狀加劇,左下肢腫痛難忍,且無法行走,遂立即在家屬的陪同下前往我院診療。

入院後行彩超檢查,結果顯示:雙側股動脈、膕動脈粥樣斑塊(硬斑及混合斑),左側股淺動脈、膕動脈栓塞。考慮到病情緊急,立即以急診收治入院進行治療,並完善相關檢查,經過CTA檢查後進一步明確,李先生左下肢膕動脈閉塞。


時間就是生命,晚一分鐘對李先生而言都是巨大的傷害,長時間的閉塞可能導致患者下肢缺血、缺氧,甚至存在肢體壞死的可能,無法保留下肢,因此要儘早地溶栓取栓,開通血管,減少損傷。了解患者情況後,神經外科張振海主任帶領神經外科團隊立即對患者開展介入治療。

下午17:30,李先生被推入介入室,並同步進行藥物溶栓、抽吸血栓處理,但因血栓較大,量較多,效果甚微。且通過造影發現,除膕動脈閉塞外,左側股總動脈也閉塞,為急性血栓形成,病情發展迅猛,僅靠介入取栓無法達到治療目的。結合李先生的病情,張振海主任當即決定採用股動脈切開+介入結合的方式,將股動脈切開之後,在DSA透視下,再通過球囊將血栓從血管內取出。


手術進行3個多小時,李先生左下肢血栓完整取出,行下肢動脈造影可見血栓完全取出,無殘餘血栓,下肢血供恢復。



術後李先生下肢疼痛、麻木、發涼等症狀即刻消失,皮溫、皮色恢復正常,用李先生的話說就是:「我的左腿已經恢復到以前正常的狀態,不痛了、不腫了、不麻了,沒有不舒服的地方,三博長安醫生醫術精湛,謝謝他們。」

據了解,採用「股動脈切開取栓術」是我院對於血管疾病治療的新突破,有效避免了轉運患者帶來的風險,保障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術後恢復,通過及時治療,阻止了病情的惡化,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相關科普

「下肢動脈血栓」就是大家所說的「腿梗」,是由脫落的栓子阻塞口徑與其相近的動脈造成的急症,手術施行越早,效果越好。絕大多數栓子來源於心臟,常見於風濕性心臟病或動脈硬化性心臟病伴發心房纖顫,絕大多數栓子崁塞於腹主動脈末端及其下方的下肢動脈。發病突然,栓塞部位遠端的肢體因急性缺血發生劇烈疼痛,病情進展迅速,可能很快出現肢體壞疽,預後嚴重,需要緊急處理。

若出現下肢疼痛、麻木、發涼等症狀應儘早前往專科就診。


人物介紹 PROFILE

張振海

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某學校教師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第十病區主任

重慶三博長安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腦血管病中心首席專家、神經介入治療中心主任

專業特長:

擅長: 顱內動脈瘤的栓塞及開顱夾閉術,腦動靜脈畸形和硬腦膜動靜脈瘺的栓塞術,頸動脈海綿竇瘺栓塞術,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取栓術,顱內外動脈閉塞開通術,顱內外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術,以及神經外科常規手術。作為術者完成腦脊髓血管疾病的介入和外科治療1500餘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