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發悶氣短,陰雨天加重,多心陽不通!一張方子,巧妙化解

老中醫的健康經 發佈 2023-01-14T05:40:18.828072+00:00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心陽不通。什麼是心陽不通呢?這是形象的比喻。它意味著我們的心功能,出現了異常。打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的心陽本來如日當空,天空萬里無雲而清澈通透。那麼心陽不通,就是烏雲密布而不見陽光了。那麼,心陽不通有什麼症狀呢?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心陽不通。

什麼是心陽不通呢?這是形象的比喻。它意味著我們的心功能,出現了異常。

打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的心陽本來如日當空,天空萬里無雲而清澈通透。那麼心陽不通,就是烏雲密布而不見陽光了。

那麼,心陽不通有什麼症狀呢?

這就是心臟總感覺發悶、氣短、難受,身體活動加劇的時候,症狀加重。天氣寒冷的時候,或者陰雨天氣壓較低的時候,症狀明顯,另外也可能有心悸心跳的感覺。

這樣的症狀,在冠心病患者身上十分常見。

這個時候怎麼辦?在這裡,我們先把一張四味藥的臨床驗方告訴你——

生黃芪,黨參,桂枝,炙甘草。水煎服。臨證常有加減。

接下來要說的,是對其中兩味藥組成的小方,進行重點解讀。它是中華古醫學裡面的精華部分,說起來妙趣橫生。

哪兩味藥呢?這就是桂枝和甘草。

話,要從漢代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論》說起。

《傷寒論》是一部什麼書?它聽起來很深奧,實際上,裡面有大部分的內容,在論述外感病的治療。對於治療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變證、異常,都有充分的解讀和調治之策。它是一部古人治療經驗的集大成之作。

這裡面,有一張方子,叫做桂枝甘草湯,就用桂枝和甘草兩味藥。

這桂枝甘草湯是治什麼的呢?說來話長。

首先,病家外感,出現病在太陽經的症候。

這時候,醫家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結果這一發汗不要緊,由於發汗力道太猛,或者患者素體虛弱,所以造成了發汗太過的局面。

這是一種什麼表現?說起來,就是患者心陽受傷了。汗為心液。你出汗太多,陽隨汗泄,自然就容易心陽虛弱了。

這個時候患者會表現成什麼樣子呢?

《傷寒論》經文裡寫道:「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也即是說,患者雙手撫在心胸部位,心下感覺悸動不安,覺得按著可以舒服一些……

看官,你發現沒?這和如今的冠心病症狀,很類似了

那這個時候怎麼辦?張仲景說:「桂枝甘草湯主之」。就是說,用桂枝甘草湯的方子,可以治療。這裡面,桂枝是可以溫通心陽。甘草可以溫中而補益心氣。

甘草味甘,桂枝味辛,二者辛甘化陽,可以更好地扶助心陽。

請注意,這裡的桂枝,有「通陽」之能。

這個「通」字,包含著補而不滯的意思。這和單純的「補陽」完全不一樣。你看,古人對中藥的認識,往往在一個字上見差別。

所以說,桂枝甘草湯,本來就是治療太陽病發汗太過所致的病症的方子。

但是後世醫家發現,直接把它作為治療心臟病的方子,也是完全可以的。

尤其是對於心陽不足的人來說,更是適合。因為桂枝作為能夠通心陽的藥材,無論患者是否有外感病,其效果功能,都是不會改變的。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文說開始的時候,那四味藥方子的精義了。

為了您看著方便,再把好方贅述一下:生黃芪,黨參,桂枝,炙甘草。

這裡面,桂枝和炙甘草配合成桂枝甘草湯。黃芪和黨參健脾益肺,補氣之能突出,取的是「氣行則血行」之意。

所以,這四味藥,益氣和通陽並舉,對於心陽不振所致的種種症候,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這不愧是臨床大家的經驗之方。尤其是裡面桂枝和甘草的搭配應用,最值得玩味。

當然,方劑總歸是方劑。臨床應用,常需要加減。

因此看官在借鑑的時候,必須有中醫師辯證指導,以求萬全。

比如說,痛甚加川楝子、延胡索,失眠加酸棗仁、柏子仁等。

總之,隨症化裁,效果頗佳。總之,準確辨證,是應用方劑的基礎。

這正是,通一絲心陽,多一天壽命,學一張古方,添一份智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