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蕭放:春節是專屬於中國人的生活美學

第一讀者 發佈 2023-01-22T05:54:10.626580+00:00

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系主任、中國民俗學會副會蕭放的新作《春節》,是一部為國人量身打造的傳統節日知識讀本。

祭灶王、吃糖瓜、貼年畫、大掃除、磨豆腐、蒸饅頭、做年糕、接財神、年夜飯、貼春聯、壓歲錢、穿新衣、拜年、迎喜神、鬧元宵……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而年味是讓人最眷戀的味道。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系主任、中國民俗學會副會蕭放的新作《春節》,是一部為國人量身打造的傳統節日知識讀本。在本書中,作者以一年的輪迴為切入點,深度剖析了作為中國節俗中最重要節點的春節所蘊含的時間觀念;講述了春節在其三千多年歷史中的演變歷程;進而以微觀的視角,完整再現了一個傳統國人從臘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的完整的過年曆程;並在最後綜合展示了春節在海外的節日現狀。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吃新年糕,老頭子要戴新呢帽。」這首北方廣大地區流行的年節歌謠,生動地傳遞著舊時民眾盼望新年的熱切心情。

當今的春節雖然沒有往昔隆重,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第一大節日。春運期間,交通線上人如潮湧,城鄉之間幾十億人次的人口大移動,構成了當代中國節日民俗一大景觀。「一年不趕,趕三十晚。」對於漂泊異鄉的人來說,回家的路雖然漫長,可人們返鄉的熱情絲毫不減。多年前,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遊子的心聲,回家的感覺真好。那裡有妻兒老母、兄弟姐妹,還有祖先的廬墓、熟悉的鄉土。一旦到家,在親情的滋潤中,路上的辛勞與煩惱也就煙消雲散。回家不單單意味著親人的團聚、禮物的饋贈,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的節俗也在變化,有人說:「過年不就是吃嗎?我們現在天天過年。」也有人說:「過年越來越沒有意思了。」物質生活豐富了,卻找不到過年的感覺了,人們失去了以往盼望過年的激動。舊時的熱鬧與溫馨在哪裡?人們在尋找、思索,有時不免迷茫,我們還需要春節嗎?在蕭放看來,答案是肯定的。他認為,不僅需要,而且應該!人們的抱怨與牢騷不正體現著他們的精神渴求?大眾並沒有對傳統文化產生厭倦,而是感覺我們在傳統文化建設方面做得太少,不能滿足新的文化需要。「一種事物是否為人們接受、認同,就看它是否具有認知的價值與生活的意義。春節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現象——我們可以輕易地脫下長衫,換上西裝,但很難改變我們的膚色、語言與思想。春節也一樣,想改變它沒有那麼容易。春節在幾千年的文化積累與傳承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歷史文化傳統。春節負載著厚重的歷史,是億萬中國人情感的聚合,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神聖的地位。」


蕭放,湖北英山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系主任、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等職。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民俗學、民間文化史、歲時節日與禮儀民俗等,對民俗中的時間文化有精深研究。著有《<荊楚歲時記> 研究——兼論傳統中國民眾生活中的時間觀念》《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等近20種著作,並參與編著《中國民俗史》《民俗學概論》《中國文化概論》等,發表論文200餘篇。其新作《春節》,從文化和思想的高度深入解讀春節的節俗及其內涵,帶你了解專屬於中國人的獨特生活美學。該書分為《豐收祭與新歲首》《春節的演變》《春節習俗深描》《海外過春節》4大章節,50幅彩插古畫,圖文並茂,精心呈現春節蘊含的感情與願望、倫理和信仰。

「為庸常的生活賦予文化的意義」,《春節》是一部關於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國民知識讀本,體悟中國人生生之韻的傳統時間美學。

春節,在古代稱為歲首、正旦、元日、元旦等,民國年間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由於我們大家都已經習慣將春節等同於歲首,並且將年末也包含在春節系列活動之中,所以《春節》一書將自上古開始的年終歲首的年節祭祀與慶祝活動都囊括在傳統春節範圍之內。書中介紹,作為歲首新年,春節在中國已經走過了三千多年的歷程,其產生與古代歷年概念的形成有著直接關係。從本質意義上說,它根源於上古先民的時間感受與時間意識。古人重視與時間相關的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動等,年的時間周期概念在三代以前就已經為人們所掌握。《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唐虞時代大概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那時以「載」稱年,載是運載之意,表示時間的運行與變化。夏代以「歲」稱年,歲與收穫、祭祀及天文星象有關。「歲」本為斧類砍削工具,也用來收穫莊稼。當時莊稼一年一熟,莊稼收穫後,人們要殺牲祭神,「歲」就成為祭祀的代稱。這種每年一度的豐收祭祀慶祝活動,將自然時間分成了不同的時間段落。因此歲收之「歲」與歲祭之「歲」就逐漸成為特定的年度時間標記。商代以「祀」稱年,強調祭祀周期,這與商代的文化特性相關。周代繼承夏代以農作物豐收為年度時間周期的計時傳統,正式將年度周期稱為年。可見,豐收祭是春節最初的起源。


此外,作者蕭放還對「年」進行了考據:「『年』本義指農作物的豐收。甲骨文中的『年』字,是人背禾的象形字,指收成。甲骨卜辭中常有「受年」「受黍年」「求年」等。《說文》:「年,谷熟也。」在農作物豐收之後,人們要舉行慶祝活動,祭祀神靈,感謝賜予,並祈求來年的豐收。由於當時禾穀一年一熟,人們自然將禾穀成熟一次稱為一年。商代並不特別看重禾穀成熟周期,而周代以農業為立國的基礎,農業豐收是王朝大事,因此徑直以禾穀收穫期作為年度時間名稱。以農作物生長、成熟為時間段落標誌是原始先民的習慣,它在一些後進民族中保存了很久。大年、新年由周代確定之後,成為中國人最嚮往的日子。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正式確定以夏曆正月為歲首,此後曆法雖不斷修正變化,但正月歲首的時間從未改變,年節也就固定下來。年是農業社會的時間標誌,體現著農人的生活節律,這樣的傳統在中國延續了三千年。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春節是古老的。同時春節作為中國人的首要節日,年復一年地為人們提供慶祝與歡樂的機會,人們從春節民俗中獲得一次次精神更新,同時也使社會關係不斷得到增進,因此我們說,春節又充滿了新鮮與活力。」

▲〔清〕金廷標《歲朝圖》。

傳統節日是中國人社會時間的重要通過儀式,是傳統在時間上周期性的體現,利用節日不斷重溫家庭與社會的文化歷史,中國人的倫理感與歷史感也因此而濃厚和突出。比如春節的年夜飯。《春節》一書中寫道:「大年三十是中國人最隆重的一個夜晚,年夜飯則是這個夜晚當中的重頭戲。近年來每到農曆歲暮,火車、汽車、飛機、輪船,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全面繁忙,到處人如潮湧,大家急忙忙地趕路,就是為了一頓年夜飯。年夜飯的文化魅力確實驚人,由年夜飯而促成的近二十億人次的大流動,帶來的不僅僅是交通壓力,從經濟學上看也是假日經濟的巨大成功。中國人從有『年』的概念開始,就有了年夜飯,年夜飯來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禮。正如《詩經·豳風·七月》中『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的描寫,這裡的公堂大概也就是後來漢代《四民月令》中所說的供奉先祖牌位的祖屋,人們在此飲宴團聚。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是人神共進的晚餐。逝去的各位親人都被主人一一招呼、請回。只有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年飯一定要全家人同吃,哪怕你一年都下館子,但年夜飯必須回家吃,這是在祖先牌位下與親人的聚會。年夜飯的意義在這裡不僅僅是物質享受,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聚餐。萬一因為特殊事情不能回家,也要在吃飯時擺上他的座位,放好筷子等餐具,給他盛上一份飯,說:『這是你的飯,希望你在他鄉平安無事,也能吃上和家鄉一樣的飯。』表示他也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家庭團圓聚會。『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在傳統社會是非常令人感喟的事情,今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軍隊、學校每到大年三十都要給留守的軍人與因故不能回家的同學備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年夜飯,又叫年羹飯、年更飯、分歲筵、團年飯等。明清時期『合家聚飲』稱為『分歲』或『團年』。明代北京人在二十四日祭灶後,各家皆蒸點心,儲備肉類,準備二十天的食品消費。三十日歲暮,即互相拜祝,名為『辭舊歲』,人們『大飲大嚼,鼓樂喧闐』以慶賀。杭州人在上祀祖先之後,『家人父子群聚歡宴,祝頌而散,謂之分歲』。傳統的年夜飯,菜餚充滿寓意。《金陵歲時記》記載了南京人除夕的『十景菜』,人們以醬姜、瓜、胡蘿蔔、金針菜、木耳、冬筍、白芹、醬油干、百葉、麵筋十種 ,細切成絲,以油炒之,謂之『十景』。還有干馬齒莧做的安樂菜、黃豆芽做的如意菜等,都取其吉祥之義。蘇州人年夜飯,俗稱『合家歡』。在年夜飯的菜餚中同樣也有安樂菜,不過它是用風乾的茄蒂雜拌其他果蔬做成的。人們吃年夜飯,下箸必先此品,以求吉祥。周宗泰《姑蘇竹枝詞》云:妻孥(nú)一室話團圞(luán),魚肉瓜茄雜果盤。下箸頻教聽讖語,家家家裡合家歡。(《清嘉錄》卷十二)中國南方地區的年夜飯有兩樣菜不可少,一是頭尾完整的魚,象徵年年有餘;二是丸子,南方俗稱圓子,象徵團團圓圓。」


「今天是網絡化的時代,同時也是陌生化的時代,我們的民族需要一個親情匯聚的節日,春節作為極具精神價值的文化傳統,在當代社會生活中映射出異樣的光芒,對於我們來說,它是光明而溫暖的。」這段文字曾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引發無數人的共鳴。對此,蕭放認為,春節給我們提供了回歸傳統與祖先對話的機緣,讓我們在庸常的日子裡有機會體驗深厚的文化意蘊。如今,我們已經失去了太多生活的情趣。如果生活中沒有非同尋常的節日,沒有神聖與崇高,我們的生命之樹就會失去綠色,就會枯乾,生活就會成為毫無意義的「活著」。在時間的追趕之下,我們的日常生活勿忙而功利,我們的精神常常焦慮而孤獨。「我們不妨在傳統節日中對禮儀性的、象徵性的、微細而溫情的民俗多加強調、提倡,讓社會多一些文化關懷,讓生活多一點色彩。如是我願。」(讀者報全媒體記者 何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