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詩詞大會》在美食中品詩人五味人生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3-01-28T03:50:54.736707+00:00

《2023中國詩詞大會》第二期「尋味」現場 節目截屏 攝中新網北京1月27日電 「民以食為天」。「尋味」二字,對於中國人意義非凡。26日晚首播的《2023中國詩詞大會》第二期「尋味」,分享詩人品嘗美食的喜悅,細品詩詞與人生中的千滋百味。

《2023中國詩詞大會》第二期「尋味」現場 節目截屏 攝

中新網北京1月27日電 「民以食為天」。「尋味」二字,對於中國人意義非凡。26日晚首播的《2023中國詩詞大會》第二期「尋味」,分享詩人品嘗美食的喜悅,細品詩詞與人生中的千滋百味。

尋味,尋的是世間百味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講的是美酒的醇香;「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講的是美食的鮮香。節目嘉賓、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說:「所有世間的美味,都源自人生的追尋和品味,有多麼豐富的人生,就有多麼豐富的品味。世間因有千千萬萬個不同的你我,而變得更加千姿百態,千滋百味。也祝福觀眾們,都能活出屬於自己的滋味。」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是最豪邁的味道;「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是最安心的味道;「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是最風雅的味道。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眼中,每一種味道,都從自然中採擷,經由生活醞釀,其中蘊含的是一段人生的酸甜苦辣。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雲中」千人團集體朗誦了蘇軾的《初到黃州》。遙想當年,詩人貶謫至黃州,卻以苦為樂,以禍為福,雖然處於人生低谷,卻仍能安之若素,自我調侃,其心胸之豁達,躍然於紙上。觀眾也跟隨著現場的集體朗誦尋味到黃州的魚鮮筍香,感受到詩人的廣闊胸懷。

尋味,尋的是人間至味

一幅《清明上河圖》,一片北宋繁華景。《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風俗長卷,他詳細地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內外的繁華,堪稱是北宋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本期「情景共答題」,選手們就跟隨「沉浸式表演」走進了繁華的汴京。主持人龍洋與兩位點評嘉賓,「步入」到《清明上河圖》的畫卷中,漫步汴京兩岸,品嘗汴京小吃。

《2023中國詩詞大會》第二期「尋味」現場 節目截屏 攝

為什麼橘子被稱作「千木奴」呢?原來這是源于丹陽太守李衡的故事。漢末李衡為官清廉,晩年派人於武陵龍陽汜洲種柑橘千株。臨終前他對兒子說:「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後來,李衡的兒子果真依靠賣橘子獲得的錢財安穩地生活。

小小的橘子在古代被當作傳家寶,現如今很多農村也是靠著種植水果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實現了鄉村振興。靠勤勞創造財富,正是古今不變的道理,真正的傳家寶,是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

尋味,尋的是人生滋味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在當今世界,高鐵是中國的一張閃耀名片,本期的「百行團」選手周沖正是一名中國中車的工程師。時至今日,當周沖乘坐高鐵的時候,依然感覺到非常自豪。

《2023中國詩詞大會》第二期「尋味」現場 節目截屏 攝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伴隨著這句古詩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是「詩意機長」馬保利。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優秀選手,此次馬保利以親友團的身份亮相,隨他而來的兩個女兒用「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為父親送上鼓勵。中國古典詩詞在詩詞愛好者的代際傳承,在這一瞬間得以體現。

民間出題人徐海霞則帶來了「煎餅花」。五顏六色的煎餅,被做成十幾種花卉。即便是煎餅這樣的日常食物,同樣可以創造出詩意的生活。「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所描述的春光明媚,就被一朵朵「煎餅花」呈現在觀眾面前。

另一位民間出題人楊志威則是用食品雕刻展現自己心中的詩詞。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食雕早期往往局限於花卉一類的題材,而隨著勞動人民一代又一代的鑽研與精進,到如今已經可以呈現出人物、魚鳥等不同題材的作品。楊志威就用食雕這一傳統技藝,展現出了「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壯闊場面。

《2023中國詩詞大會》大年初四開始十期連播,CCTV-120:00檔首播,CCTV-10次日21:40播出。(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