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送窮神,你知道窮神嗎?

無名老律師陳維國 發佈 2023-01-28T14:14:32.441353+00:00

正月初五,是人們過春節的一個重要日子。也就是說,初五,又為「破五」,也就是說,過了初五,春節的快樂就要結束了,人們要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勞作了。不過,春節所有的祭祀活動,最重要的是「接財神」。有的地方正月初二接財神,但大多數地方是正月初五接財神。



正月初五,是人們過春節的一個重要日子。也就是說,初五,又為「破五」,也就是說,過了初五,春節的快樂就要結束了,人們要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勞作了。

不過,春節所有的祭祀活動,最重要的是「接財神」。有的地方正月初二接財神,但大多數地方是正月初五接財神。人們嚮往著發財,希望財神能保佑自己發財。

然而,在春節習俗中還有一個送窮神的習俗,即正月初六送窮神。正月初六為馬日,六畜之末,又逢立春前後。有民諺曰:下田備春耕,窮氣送出門。

正月初六送窮日,人們企盼著送走窮鬼,迎接新一年的財運。過去有正月初六清理廁所的習慣。在使用旱廁的年代裡,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不准清理廁所的。到了初六,才可以將廁所的糞便清理出來送到田裡,所以,正月初六又稱為「挹()肥」日。「挹肥」,掏糞或糞的意思。旱廁所積之糞,都是液態糞汁。挹肥,就是將廁所里的糞液盛出來,送到田裡準備種地。

唐李邕《金谷園記》記載:「高陽氏子瘦約,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著之,宮中號曰窮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棄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窮鬼。」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文宗備問》記載「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稱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

傳說,窮鬼是顓頊之子,子生來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大家都叫他「窮子」。正月的晦日(最後一天),窮子死了,宮人把他埋葬,說「今天送窮子。」從那之後,就形成了正月初六送窮鬼的習俗。

還有一種傳說,姜子牙修道40年,72歲下山,娶妻馬氏申姜,68歲。馬氏勢利,看不起姜子牙而主動離婚。子牙功成名就時,馬氏後悔,上吊自盡。子牙成神,封馬氏為掃帚星。過去人們對貧窮和不利都認為與掃帚星有關,馬氏申姜便成為人們祭祀最早的窮神。

中國唐代盛行過年送「窮鬼」之風,明清之後,「窮鬼」被尊為「窮神」。韓愈曾寫過一篇《送窮文》,對窮鬼描寫得活靈活現。筆者用白話將故事縮寫:

元和六年正月三十日,主人用柳條和枯草製作車船,裝上乾糧,向窮鬼作揖說:「今天是吉時良辰,請你們吃一頓飯,喝一杯酒,帶領你們的朋友夥伴,離開舊寓去住新的住所吧。我為你們送行,你們是否打算馬上就走呢?」

窮鬼說:「我們和你相伴四十年,你幼年時,我不嫌你無知,你讀書耕田或當官,我不改初衷跟隨你。你貶官廣東貧窮落魄的時候,只有我在保護你,從來沒有去別處的打算,你從哪裡聽說我即將離去?我是鬼不是人,哪裡用得著車船,只需用鼻子嗅聞食物的氣味便可果腹。我孤身一人,誰是我的朋友夥伴?你如果全都知道就說出來,就可稱為聖人智者。」

主人回答說:「你們一共五人,其一叫智窮:剛強高尚,喜歡正直,恥於做奸詐之事,不忍心傷害別人;其二叫學窮:頗有學問,攝取各家學說;其三叫文窮:沒有專長,只會寫怪文用以自娛;其四名命窮:臉丑心美,牟利退居人後,負責爭於人先;其五叫交窮:待朋友忠心耿耿,傾吐肺腑。你們五種窮鬼,是我的五種禍患。我的一切不幸都與你們有關。你們卑劣無恥地糾纏我,剛把你們趕走轉眼又回到我身邊。」

五鬼不由自主地笑了,說:「你既知道我們,又驅趕我們走,是小聰明大糊塗。這世上理解你的人,誰能超過我們呢?你雖然遭到貶斥,我們也不忍心疏遠你,如果你不相信我們的話,請你從《詩》《書》等經典中找到答案。」

主人聽罷垂頭喪氣,燒掉扎制的車船,請窮鬼在貴客的座位上坐下。

韓愈的這篇《送窮文》,把一肚子牢騷發泄得淋漓盡致,堪稱一篇妙文。文中的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五個窮鬼後來成為人們送窮日祭祀活動中窮神的化身。這篇故事寫的是「送窮」,最後卻「留窮」,是一篇很有思想性的諷刺文章。

唐詩人姚合《晦日送窮三首》的第一首詩云:「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可見送窮風俗在古代已相當普遍。


老北京民俗記載:正月初六,各家婦女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門上的掛箋也要摘下來扔出去,叫送窮神。這一天年滿12歲的男孩最受歡迎,12是6的倍數,人稱六六順。傳說福神劉海是個穿紅披綠的胖小子,「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俗語,指的就是劉海。本命年的男孩,正月初六打扮成劉海模樣,背著5個用白紙或彩紙剪成的小人上街,誰搶到就意味誰搶到了財神,被搶的小孩叫扔窮鬼。如果兩個本命年小孩相遇,誰先搶到對方背後的小人誰吉利。也有人用布制小包當窮鬼向外扔的,雙方背後均要背個小筐,先把小包投入對方背後筐中者為先扔窮鬼,圖吉利之意。

按照習俗,正月初六店鋪要放鞭炮開張,商家的門板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對聯。「開市」以後,一切恢復如常,鄰里也可恢復串門交往。

佛教的《法華經》有一篇窮子喻的文章:一富者之子在外面流浪了五十年後,輾轉回到故鄉,他的父親非常高興,派人把兒子找來。

窮子看到富者住的地方富麗堂皇,說:「這不是我去的地方,我去的地方是貧民窟,我到那裡找點打掃廁所的活就可以維持生活。」

窮子習慣了貧窮,不知道那個富麗堂皇的宮殿是自己可以繼承的。他嚇得要逃跑,富者派人把窮子抓住不讓他走。窮子一下子嚇昏了。

富者用冷水把兒子噴醒,說:「你自由了,你想到哪去就到哪去吧。」

窮子趕緊跑到另外一個地方,找了一個下賤的工作維持生活。富者為了讓兒子回來,派兩個家人穿上破舊衣服,去跟他兒子一起做工。做了一段時間工後,家人說:「我們做的工又很辛苦,賺的錢又少,我給你介紹一個收入高一倍的工作吧。」

窮子說:「有高一倍收入的工作,那好啊!」窮子便來到大富者家,掏糞、打掃廁所,做了二十年。

富者天天看著兒子,因兒子不敢認自己也沒有辦法。後來,富者也穿上破舊的衣服,跟兒子在一起。他讚嘆兒子:「你很勤勞,很老實,我就收你為乾兒子吧。你給我先管倉庫吧。」

富者先讓兒子接觸倉庫里的好東西,以逐漸適應。幾年後,富者又提拔兒子當了管家,讓兒子的自信心慢慢提升上來。

等窮子的自信心上來的時候,富者向大家宣布:「這個管家就是我的親生兒子。我馬上就要去世了,我所有的金銀財寶,所有的家產都是他的,由他繼承。」

富者經過二十年的訓練,才把窮子訓練成功,終於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和財產。

「窮子喻」的故事雖然與中國民間的「送窮」中的窮鬼、窮神無關,卻說明一個道理:窮不是永遠的,是可以變化的。中國的「送窮」民俗寄託著人們對財富的企盼,但「送窮」與馬日相合,馬卻以勞動為主。「送窮」日要掃除垃圾、積肥、下地備耕,開市等,蘊含著一個道理:勞動是脫貧的唯一選擇,勞動是財富的真正源泉。


小時候,父親每到正月初六都會在院子裡祭祀窮神。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很窮,過年的時候,他看到別人都請財神,他請不起財神。他用乞討來的一瓶酒和剩飯剩菜,來到河邊,說:「我是一個窮人,今天我只請窮神,不請財神。如果窮神有靈,就過來和我共喝一杯水酒。」

窮人剛剛說完,河邊來了一艘小船,船上有一個人穿得非常破爛。他說:「窮人大哥,我就是窮神,你是世界上第一個敢於請窮神喝酒的人,我以後就和你交朋友了。」

說罷,二人痛飲了一番,把乞討的剩飯剩菜吃光了,還把瓶子裡的酒都喝光了。

第二天早晨,窮神不見了,船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道:「窮非窮,富非富,船網送給你,魚蝦能富你。」

窮人看過紙條,拿起魚網便撒到河裡,沒有想到捕上來很多魚蝦。從此,窮人每天必撒一網,打上來的魚蝦不僅能滿足他的生活之需,而且還可以有一點余錢,他便用這些錢接濟更窮的人。窮人變成了打魚翁,慢慢地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他富裕之後,始終不忘接濟窮人,每年的正月初六都要請窮神一起喝酒。

爸爸講的這個故事對我影響很大,我在人生中,每看到特別貧困的人,我都會主動地幫助他們。因為,貧窮不一定是他們自己的過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