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十所曾經聞名世界的大學,永遠消失在歷史中

翻譯教學與研究 發佈 2023-02-04T18:32:47.685620+00:00

這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創辦於1916年,司徒雷登任校長,曾與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在國內外名聲大噪。

本文轉自:神秘檔案趣事

民國熱已經持續好些年了,至今仍沒有退去的跡象。對此,有人覺得時局動盪、民生凋敝的年代並不值得懷念;但也有人認為,那是中國歷史中少有的思想自由、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

傅國涌先生就曾說:「一個時代如果孕育出了姿態各異、生龍活虎般的各樣人物,那個時代就值得我們反覆回望、致敬。」

01

燕京大學

燕京大學,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

這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創辦於1916年,司徒雷登任校長,曾與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在國內外名聲大噪。

在中國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被撤消。中國大陸國民政府遷台灣後,燕京大學在香港被併入香港中文大學的崇基學院。

在中國大陸,其資產由中國政府接管和整並,文科、理科多併入北京大學,工科併入清華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併入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校舍由北京大學接收,現在其建築仍為燕京大學古蹟。

02 輔仁大學

輔仁大學,1925年由羅馬教廷創辦,20世紀初與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並馳名於海內外華人社會。

創始人之一同為復旦大學的馬相伯先生。1952年在中國高校調整過程中被撤銷,其校舍劃入北京師範大學北校區。人員與系所編制則分別併入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

現輔仁大學舊址為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03 齊魯大學

齊魯大學,正式校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和大學,為1904年至1952年在中國山東省辦學的一所教會大學,由來自美國、英國以及加拿大的14個基督教教會組織聯合開辦。

鼎盛時號稱「華北第一學府」,與燕京大學齊名,有「南齊北燕」之稱。大陸許多知名學者如老舍先生、歷史學家顧頡剛、墨學大師欒調甫、戲劇學家馬彥祥等紛紛到此執教。

齊魯大學是當年外國人在中國創辦的十三所教會大學之一,在1952年的院校大調整中被撤銷,原校址今為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

其各學科分別被併入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

遷到四川的金陵大學,齊魯大學,光華大學

04 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20世紀初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於1900年由基督教監理會在中國蘇州創辦,其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是中國第一所西制大學。

1951年在台灣復校,也是台灣第一所私立大學。1952年中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併為蘇南師範學院,同年定名為江蘇師範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

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改辦為蘇州大學。經教育部和江蘇省省政府批准,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蘇州醫學院先後於1995年、1997年、2000年併入蘇州大學。

東吳大學在上海的法學院,併入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會計系併入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

05 聖約翰大學

聖約翰大學,中國首個全英語授課的大學,以「光與真理」為校訓。

有「東方哈佛」和「外交人才養成所」之雅稱,創下了民國教育的多項第一,尤其是在體育教育上遙遙領先。

上海聖約翰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879年的聖約翰書院,1905年升格為聖約翰大學,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

1952年,聖約翰大學被分拆至上海各大名校後解散,聖約翰大學原校址給華東政法大學,一代名校就此消弭於歷史長河。

該校培育了林語堂、張愛玲、鄒韜奮、顧維鈞、宋子文、榮毅仁、劉鴻生、貝聿銘、施肇基等一大批影響中國歷史的傑出人物。

06 震旦大學

震旦大學,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在中國上海創辦的著名教會大學,是中國近代著名高校。由中國神父馬相伯於1903年2月27日,在徐家匯天文台舊址創辦。

所設學科有語文、象數、格物、致知四門。

震旦是印度對中國舊稱,英、法文校名分別為Aurora和L'Aurore。

1952年中國院系調整,將震旦大學各院系分別歸併上海市各有關高等學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

07 之江大學

之江大學,基督教美北長老會和美南長老會在中國杭州聯合創辦的一所教會大學。也是中國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學之一,在中國高校中有一定歷史地位。

林漢達、金仲華、朱生豪(翻譯家)等知名人士都是之大校友。

1951年被浙江省文教廳接管,美籍教員離校回國。1952年因中國高校院系調整解散,院系拆分至浙江師範學院、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之江大學宣告結束。

08 金陵大學

金陵大學,美國基督教會美以美會在南京創辦的教會大學。

教育家陶行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哲學家方東美、文學史家程千帆等著名校友均出自於此。

是第一個向中國政府請求立案並獲批准的教會大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對外人在華所辦大學編類中,金陵大學是教會大學中唯一的A類,持有金陵大學學位的畢業生有資格直接進入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

是當時社會評價為「中國最好的教會大學」,享有「江東之雄」「鐘山之英」之美譽。

1952年中國高校院系調整,金陵大學撤銷建制,主體併入南京大學,其餘院系參與組建南京農學院、南京師範學院等高校。其歷史檔案劃歸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將校址從四牌樓舊址遷至金大鼓樓校址。

09 嶺南大學

嶺南大學,前身為格致書院,開創了中國華僑教育的先河,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於1888年在廣州創辦。

當時以錢樹芬為首的一批愛國校友倡議接辦學校,同年7月經廣東政府批准,學校收歸中國人自辦,並正式改名私立嶺南大學,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南方著名的大學。

1927年4月學校宣布停辦。1952年嶺南大學在院系調整中與國立中山大學及其他院校的文、理科合併,組成現在的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

10 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的故事起於憂患,1937年8月28日,北大、清華、南開三校校長,接到了來自國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公函要求:三校南遷長沙,聯合組建長沙臨時大學。一個多月前,「七七事變」爆發,硝煙瀰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張安靜的課桌。

11月1日,長沙臨時大學開學。但課桌未穩,部分教授和學生還沒到來,長沙的天空就響起了空襲警報。1937年12月,南京陷落。日軍進逼武漢,長沙危若累卵。「國家亡了可以復興,文化亡了就全亡了」。為了保住文化血脈,臨時大學決定西遷。「兵分三路,水陸兼進前往昆明」。其中一路,完全徒步,翻山越嶺3600餘里才能抵達昆明。

他們開始了「中國教育史上最偉大的長征」。

戰亂年代,執掌一所大學,都是一件非常令人頭痛的事。要執掌三所名校組成的聯合大學,更是難上加難。聯合大學,究竟該怎麼管?

「蔣夢麟的不爭,成就了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成功的堅持了下來,這既得益於蔣夢麟、張伯苓的讓,也得益於梅貽琦的「公」。「自從聯大成立,梅公心中就只有聯大,沒有清華。」清華有庚子賠款做後盾,設備經費遠勝其他兩校,但三校共用之。正因為「兼容」,各方大師才紛紛投奔聯大。因為她「合作無間,同無妨異,異不害同,五色交輝,相得益彰」。

左起:張伯苓、梅貽琦、蔣夢麟

西南聯大教授會

西南聯大文學系師生合影

20世紀80年代,沈從文出國訪問,研究聯大的外國漢學家問他:「抗戰條件那麼苦,為何西南聯大八年培養的人才,超過了戰前北大、清華、南開30年人才的總和?」

沈從文只回答了兩個字:自由

在西南聯大存在的8年多時間裡,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計3882名。這些學生,後來幾乎都成了各自領域的大師。西南聯大之奇蹟,不在於他擁有大師,更在於他培養了許許多多的大師。

1946年,馮友蘭撰寫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

碑文上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以其兼容並包之精神,轉移社會一時之風氣,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獲民主堡壘之稱號,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

正如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教授伊瑟雷爾所說:「這所大學的遺產屬於全人類。」

楊振寧說,西南聯大是中國最好的大學。

這座抗戰時期組成的臨時大學,讓我們至今為之著迷:雖然它只存在了8年,卻擁有中國近現代最傳奇的老師和教授;造就了最有成就的一批學者大師。炮火中的滿目瘡痍處,竟然出現了這樣一座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甚至有人說,當時世界教育中心有三個,美國、英國、還有中國昆明。即使已過80年,依然擋不住老一輩的懷念,新一代的嚮往。

但是,懷念西南聯大,卻常常陷入過去的沉湎和追慕:推崇有之,膜拜有之,甚至將那段歷史送上中國教育的神壇;卻很少有人試圖理解它的意義,反思它的真正價值。一個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回眸歷史,追尋西南聯大的足跡,我們看到的不僅僅只是一座學校的教育奇蹟,更重要的是那個時代中自由思想的潮流,以及它們對今天的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