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為啥喜歡粘著媽媽,走哪裡跟哪裡?可能是「俄狄浦斯期」作祟

凌晨媽媽育兒 發佈 2023-02-05T07:49:22.704963+00:00

由於母親更多的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形象更加宏偉高大,孩子們依戀母親的溫柔懷抱,也崇拜母親的無所不能,因而隨著他們的成長,這些孩子不由自主的展現出了對母親的依戀。育兒群中有位無奈的寶媽向大家求助,這位寶媽詢問:「有什麼方式可以讓自家4歲的兒子,不再黏著自己?

由於母親更多的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形象更加宏偉高大,孩子們依戀母親的溫柔懷抱,也崇拜母親的無所不能,因而隨著他們的成長,這些孩子不由自主的展現出了對母親的依戀。

育兒群中有位無奈的寶媽向大家求助,這位寶媽詢問:「有什麼方式可以讓自家4歲的兒子,不再黏著自己?」這位母親無奈地表示道,孩子都這麼大了,除了撒嬌就是尋求自己的懷抱,面對困難也只是叫媽媽去解決,平日裡外出從不和陌生人交往。

事實上在孩子兩歲前就展現出了一些苗頭,只是當時這位寶媽認為,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依戀母親是常態。可現如今,兒子早已進入幼兒園,依舊保持這樣的情況,讓人很難理解,寶媽擔心繼續下去,孩子會變得很娘。

其實在綜藝節目《育兒大師》中,就有過這樣的案例,5歲的小男孩,因為過於依戀母親,哭鬧便成為了每日上學的家常便飯。從起床時起,不願和母親分開的男孩就哭個不停,到了幼兒園更是對母親依依不捨,在學堂上,其他小夥伴都在歡樂的玩遊戲,而他卻在一旁偷偷哭泣抹眼淚。

面對這樣的難題,育兒專家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讓媽媽暫時被迴避,由父親陪伴他,然而原本開心的男孩在得知母親要暫時離開時,嚎啕大哭,幾乎崩潰,並且大聲拒絕父親的陪伴。

其實根據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在三歲前,孩子會出現對母親的過度依賴,甚至想要將母親占為己有,拒絕他人靠近母親。

男孩為什麼會依戀母親?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認為男孩子更加堅強勇敢,其實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他們不分性別都渴望來自父母的關愛

很多時候,粗心的父母希望兒子不要過度依戀母親,會減少對兒子的關心,然而越是這樣男孩子就會愈加缺乏安全感。

現如今父母雙職工家庭很多,孩子大多數由老人照顧,在這樣的狀況下,他們可能不會過度依賴夫妻雙方中的某一個。

然而如果母親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參與了孩子的成長,那麼這些孩子就會過度依賴母親。

俄狄浦斯期

俄狄浦斯時期是由精神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所提出,俄狄浦斯是古希臘神話中一個殺父娶母的狠厲角色,弗洛伊德通過提出俄狄浦斯來描述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雙重關係。俄地普斯時期又被稱為戀父戀母時期,大多數出現在孩子3~5歲這一階段。

例如男孩子,在他們出生後,陪伴他們最久的就是母親,可以說母親承擔了孩子情感生活中的全部。然後隨著他們的逐漸成長,這些孩子就會發現,對母親有依戀情緒的不只有自己,父親是他最大的競爭者,因此他們會出現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排斥父親,一方面又崇拜父親。

事實上男孩子進入這一階段,一邊想要和母親「結婚」,與母親永遠的在一起,另一邊想要成為父親,像父親一樣堅強勇敢,事實上「俄狄浦斯期」就是孩子情緒的矛盾體現時期。母親要和孩子保持親密關係的同時,幫助孩子脫離自身的影響,成為獨立的個體。

進入「俄狄浦斯期」,母親要注意這3點

1.注意身體邊界

孩子幼年時期,普遍不分性別,大都軟萌可愛,作為父母會不由自主的親近孩子,一時撫摸他們,一時擁抱他們。然而隨著男孩子的逐漸成長,作為異性的母親要格外注意親子之間的身體邊際。

事實上在孩子出生時期,性別心理也會隨之發育,寶寶進入一歲後,他們就有了朦朧的男女意識。「俄狄浦斯期」也是孩子性別發展的關鍵時期,父母的性別意識以及親子之間的身體邊界也會影響著孩子。

2.注意管理邊界

隨著孩子的成長,母親除了要注意身體邊界,還要注意與孩子的管理邊界。要知道除了身體上的發育,孩子的能力也在經歷著成長。「俄狄浦斯期」除非到底還是孩子尋找自我的過程,他們除了是母親的寶寶,同時也要尋找新的身份。

因而在這一階段,母親要注意與孩子的管理邊界,不要總是包辦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物,對他們進行過度管理。在走向獨立的關鍵階段,母親的過度管理很有可能會讓他們無法建立強大的自我認同,進而成為所謂的媽寶男。

3.注意心理邊界

嬰兒階段,孩子就如同無殼的雞蛋,需要依附於父母的懷抱和保護,依戀父母會帶給他們極大的安全感。然而他們如果一直保持對父母的過度依賴,只會成長為一個心理不成熟的人。父母要與孩子建立適當的心理邊界,幫助他們學會獨立。

母親要讓孩子知道,不論親子關係如何親密,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穩定的基石,母親要與兒子建立一個心理邊界。孩子之所以會依戀母親,成為所謂的媽寶男,源頭還是在於母親。母親的作用很是強大,該放手時就應當放手,尤其是進入到「俄狄浦斯期」。

凌晨媽媽來叨叨:

事實上不僅是母親和兒子之間會產生過度的依戀情緒,父親和女兒之間也會進入到俄狄浦斯時期。在家庭中一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要,只有保持和諧的相處,才會促進孩子的成長。當然異性父母也要注意同子女相處的度,不要跨越界限。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1:孩子越鼓勵越容易放棄?心理學:培養心理免疫力,幫孩子真正進步

相關連結2:世界兒童日: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父母的成長有關

相關連結3:《女心理師》開播,高中生尤娜要輕生,始作俑者竟是父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