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急還是俄國太貪?俄烏戰爭為何會打成根本停不下來的局面?

靜夜史 發佈 2023-02-06T01:57:20.159141+00:00

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古今中外幾乎所有戰爭的本質,即當政治鬥爭無法調和時,你死我活的戰爭就成為解決問題的最後選項。

普魯士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在其著作《戰爭論》中曾指出:「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古今中外幾乎所有戰爭的本質,即當政治鬥爭無法調和時,你死我活的戰爭就成為解決問題的最後選項。

而硝煙瀰漫的俄烏戰爭,似乎也未能免俗。從本質上看,這場發生在烏克蘭本土上的戰爭,本質上是美國與俄羅斯兩個世界大國龍爭虎鬥的冰山一角,而因為兩國幾十年的矛盾不斷積累並最終不可調和,所以才在烏克蘭短兵相接。

而短兵相接的導火索,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大打出手。而關於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個東斯拉夫兄弟為何大打出手並成為不共戴天宿敵的問題,俄烏雙方都有著自己的看法。

在俄羅斯看來,烏克蘭不僅野蠻壓迫烏東的俄羅斯族,公然讓俄羅斯顏面掃地。更與西方國家眉目傳情,企圖加入北約和歐盟,成為西方國家圍堵俄羅斯的橋頭堡。

所以,為了消除烏克蘭政府製造的人道主義危機,保護烏東的俄羅斯「同胞」,更為了確保烏克蘭的「中立地位」,使之無法「一路向西」,俄羅斯在「勸不動『烏子』」的情況下,「只能」霸王硬上弓,用拳頭「說服」烏克蘭回心轉意。

應該說,俄羅斯的考慮,確實有其合理性。畢竟在1991年蘇聯解體的前夜,為促使蘇聯在兩德統一事件中保持中立,美德等西方國家就曾對蘇聯許下承諾,保證北約和歐盟最東只到奧得河,也就是德國與波蘭的邊境。

對於當時的蘇聯而言,雖然失去了民主德國,但因為「尊重」德國民眾的企盼,於是贏得了西方國家的「人心」,所以蘇聯對這樣的承諾相當滿意。

但問題是「西方靠得住,母豬會上樹」。雖然西方國家嘴上一再表示要信守諾言,但誰能保證東歐國家不想奔向「自由」和「民主」的西方世界呢?於是西方國家在蘇聯解體後,只能「勉為其難」地接受昔日蘇聯衛星國甚至加盟國的入伙請求,並配上極不情願的痛苦表情。

對於這種「表面一套,背後連環套」的無恥行徑,作為蘇聯直系繼承者的俄羅斯一度無可奈何。

畢竟一方面,經歷了蘇聯解體的猛烈衝擊後,深陷「休克療法」的俄羅斯對反擊西方的背信棄義深感力不從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上躥下跳;另一方面,以葉爾欽為首的俄羅斯領導人,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始終有著天真無邪的美好幻想,時刻期待著與西方國家稱兄道弟。

所以在自己都想和西方國家打成一片的情況下,俄羅斯在道義上就沒有理由和爭相與西方國家打成一片的東歐國家打成一片。

只是,俄羅斯沒有想到的是,在經歷了幾百年你死我活的對抗後,西方國家早已不討厭俄羅斯,而是恨之入骨,並時刻準備讓俄羅斯當場去世。所以面對俄羅斯天真的期待和自我感動式的忍耐,西方國家鬥志再度昂揚,不斷蠶食俄羅斯在東歐的戰略迴旋空間,於是俄羅斯的身邊,只剩下同屬東斯拉夫兄弟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

而相比於「根正苗紅」且政局穩定的白俄羅斯,蘇聯「二哥」烏克蘭早已頭也不回地走上了「一路向西」的道路,親西方政客那是前赴後繼、至死不渝,除了親俄的亞努科維奇,烏克蘭與西方國家早已彼此沒有距離。

只是,烏克蘭作為「東西拼接」的國家,自古以來就有著強烈的「兩面性」,具體表現為東西兩大部分「旗鼓相當」,烏克蘭偏向任何一方,都將遭到另外一方的強烈反對,最好的選擇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

但問題是,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從蘇聯繼承的近30%的遺產,尤其是核武器,不僅未能成為烏克蘭的殺手鐧,反而還成為「大病未愈」的烏克蘭的沉重負擔。於是在美俄等國的聯合忽悠下,烏克蘭「光榮」棄核,並順帶失去了中立的資本,只能在左右搖擺中被美俄輪番敲打。

所以,因為親西方被俄羅斯拳腳相加似乎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從烏克蘭的角度來看,蘇聯早已作古,自己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主權國家,有選擇外交政策且不被他國干涉的權利,所以,烏克蘭內部再撕裂,與烏克蘭平起平坐的俄羅斯,也沒有理由左右烏克蘭的外交選擇。

而且,當年波羅的海三國等俄羅斯鄰國加入北約和歐盟,俄羅斯不發一言,為何到了自己這裡,俄羅斯就堅決不同意?難道自己不配有跟著西方國家「吃香喝辣」的權利?俄羅斯為何這般雙標?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的國土安全,憑什麼要建立在烏克蘭的國土上?所以,看看被俄羅斯奪走的克里米亞,烏克蘭更加堅定了向西方國家靠攏的決心。

於是,俄烏對抗一觸即發。

可以說,俄烏對抗的直接原因,是俄羅斯對北約和歐盟無休止東擴的忍無可忍,本質上是俄羅斯為捍衛東歐勢力範圍的背水一戰。這種操作毫無疑問充滿著無視烏克蘭主權的霸權色彩,但從古往今來「大國博弈,小國無力」的現實來看,俄羅斯沒在意的烏克蘭主權,西方國家更沒有在意。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忍無可忍的俄羅斯重拳出擊並將烏克蘭錘翻在地,那麼烏克蘭大概率會複製克里米亞的結局,畢竟北約和歐盟東擴本就是極限壓縮俄羅斯在東歐的生存空間,烏克蘭遭遇俄羅斯反殺實屬正常,美國等西方國家絕不會上升到為烏克蘭的生死存亡兩肋插刀的地步。

但俄羅斯很快就用拉胯的戰鬥力,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俄羅斯沒有想到,烏克蘭歷屆政客雖然扯淡,但作為蘇聯「二哥」的戰鬥力依然不可小覷。於是,帶著對自身實力的高估和對烏克蘭實力的低估,俄羅斯成功地將閃電戰打成了又臭又長的拉鋸戰。

而從這一刻開始,俄羅斯距離勝利就越來越遠。

要知道,挺過來的烏克蘭,很快讓西方國家看到了烏克蘭掣肘俄羅斯的價值,於是它們立場突變,並組成了最廣泛的「抗俄援烏」統一戰線。

反觀俄羅斯,因為久戰不勝,不僅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員和裝備,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擔憂直線下降。更可怕的是,看到俄羅斯如此力不從心,盟友紛紛跳反甚至背刺,讓俄羅斯體會到了「牆倒萬人推,破鼓萬人錘」的窘迫。

而就在這個急需正視現實並及時止損的關鍵時刻,一路撤退的俄羅斯經過短時間的冥思苦想,竟然創造性地提出了推動烏東四地區「公投入俄」的「神來之筆」。

事實證明,俄羅斯的這種「法律」手段,對於捍衛國土並反敗為勝沒有任何意義。相反,因為得到了4個地區,成功開疆的俄羅斯不得不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要知道,俄羅斯雖然嘴上要揮舞核大棒,但內心從來沒有與西方國家同歸於盡的念想,所以只能以力不從心的武器持續耗在這些地方。

而比「主動增負」更要命的是,此舉一出,此前所有所謂的正義之舉瞬間蕩然無存。連持觀望態度的國家都瞬間對俄羅斯「粉轉黑」。畢竟,俄羅斯「噬土成性」的記憶一旦被喚起,就一發不可收拾。

可以說,俄羅斯不合時宜的「貪心」,不僅讓自己的戰局更加不利,失去了更多的主動權,其在道義上也陷入了巨大的被動。

雖然作為一個將陸軍和海軍當盟友的國家,俄羅斯似乎更相信握在手裡的土地而不是以利益糾葛為轉移的所謂朋友。但因為對抗雙方從來都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所以俄羅斯丟掉的路人緣大概率會被西方國家利用,並由此成為圍堵俄羅斯的第二戰場。

所以,俄羅斯的局面,必然越來越被動。但因為戰爭潛力巨大,更因為開弓沒有回頭箭的「面子」之爭。俄羅斯就算再被動,也必然會堅持下去。

畢竟一旦認慫,不僅此前付出的所有代價付諸東流,失去好不容易奪取的烏東四地區。克里米亞也必將易主,俄羅斯將徹底在國際社會顏面掃地。

而烏克蘭,在俄羅斯堅持不撤的情況下,也必然會選擇戰鬥到底。畢竟對澤連斯基而言,打下去才有活著的價值,而且西方國家也確實在有意藉助烏克蘭拖垮俄羅斯。

所以,俄烏對抗才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持久戰的跡象。

那麼,俄烏對抗到底路在何方?俄烏之間會有真正的贏家嗎?靜夜史認為最大的贏家依然是美國。畢竟時至今日,美國依然是「隔岸觀火」的狀態,俄羅斯卻已經深陷泥潭。

而俄羅斯在談判底線與西方國家南轅北轍的情況下,多戰鬥一天就多一天損失,畢竟此前引以為傲的能源武器已經失敗,歐盟不僅挺過了寒冬,更強化了與俄羅斯能源脫鉤的決心,俄羅斯的牌越來越少。

所以,俄羅斯才會拼命地想要拉我們下水。簡稱「入局」,畢竟「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俄羅斯不想看到我們從俄烏對抗獲利。而且只有我們加入俄羅斯戰壕,才能助俄羅斯反敗為勝。

但我們註定不會為俄羅斯的利益前赴後繼,畢竟我們與俄羅斯只是「背對背擁抱」的抱團取暖關係,而且我們作為大國也有著自己的利益。

所以,俄烏對抗停不下來並將持續下去,根本不足為奇。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