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及早發現直腸息肉? 這三項檢查來幫忙

紅網 發佈 2023-02-11T02:44:04.243930+00:00

直腸息肉,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直腸的息肉,由於息肉有惡變的可能性,因此,一旦發現直腸息肉,都建議及時切除。

紅網時刻新聞2月9日訊(通訊員 舒麗)直腸息肉,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直腸的息肉,由於息肉有惡變的可能性,因此,一旦發現直腸息肉,都建議及時切除。如何才能及早發現直腸息肉呢?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主治醫師張淑紅表示,直腸息肉是直腸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變,多分布在直腸下端,呈圓形,有細長的肉蒂,大多由黏膜及腺體構成,與腸壁相連接。直腸息肉數量少者可有1個,多者可有數十乃至上百個。根據息肉性質及組織學特點,可將直腸息肉分為非腫瘤性息肉及腫瘤性息肉。非腫瘤性息肉極少惡變,而腫瘤性息肉則有惡變的風險。因此,及早發現和診斷直腸息肉至關重要。

張淑紅指出,直腸息肉其臨床表現多無症狀,多數在體檢時發現。若息肉較大,經常受到糞便摩擦,可使其黏膜糜爛,糞便內有血液和粘液。常見症狀為血色鮮紅,血量不多,混有粘液,血多在糞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貧血,息肉較大時,也可出現里急後重、便秘、肛門流出較多分泌物等症狀。

臨床常用以下方法對直腸息肉進行診斷:

1、直腸指診

距離肛門近的較大的直腸息肉可以在做指診時觸摸到,指診可觸到質軟如豆粒大小的圓形腫物,能活動,無壓痛。位置較高或較小的息肉,直腸指診不易發現。

2、直腸鏡檢查

直腸鏡下,腺瘤性息肉呈圓形表面黏膜淡紅且有光澤;炎性息肉蒂長色紅;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狀隆起結節。

3、結腸鏡檢查

很多情況下,若直腸長有息肉,很可能在結腸也有息肉的發生,而結腸鏡檢查的範圍比較廣,不只可以檢查到直腸區域,還可以檢查到結腸區域。通過結腸鏡檢查,可以觀察整個大腸黏膜,明確息肉的部位、大小、數目、形態,還可以進行息肉切除、取活檢等操作。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提醒,直腸息肉雖有惡變的可能性,但也不必過於擔心,及早發現和治療,就能阻止其惡變的腳步。如出現直腸息肉的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