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巧用蔥姜蒜,這些防治外感食療方案快收藏→

甘肅張若楠 發佈 2023-02-21T17:11:32.458986+00:00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中包括「三藥三方」在內的多種防疫中藥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但由於一定條件限制,難以做到家家俱備,故本文重點推介簡便易行的藥膳食療抗疫方法。中醫自古注重藥食同源,許多食物也是藥物,二者之間並無嚴格界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中包括「三藥三方」在內的多種防疫中藥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但由於一定條件限制,難以做到家家俱備,故本文重點推介簡便易行的藥膳食療抗疫方法。中醫自古注重藥食同源,許多食物也是藥物,二者之間並無嚴格界線。中醫食療利用食物的特性來防病癒疾,調整陰陽平衡,提升身體免疫能力,其特點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使用有機、應季、無公害的食材療效最佳。

1

「廚房三寶」蔥姜蒜


何為辛甘化陽

以「辛酸化甘、辛甘化陽」為代表的五味合化思想是中醫學藥性、配伍理論的重要組成,臨床實踐極為廣泛。辛酸化甘是指把辛味(補)和酸味(瀉)配伍在一起,就能化生出甘味,此即發散和收斂之氣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中和平緩之氣。辛甘化陽指用辛味與甘味配伍可化生陽氣,以助驅邪外出。很多藥方和食療都屬於這種用法。例如桂枝湯,由桂枝、芍藥、生薑、大棗、炙甘草組成。炙甘草調和藥性,配桂枝、姜辛甘化陽以實衛,合芍藥酸甘化陰以和營,功兼佐使之用。該方結構嚴謹,發中有補,散中有收,邪正兼顧,陰陽並調,乃滋陰合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主治惡風發熱、頭痛項強、鼻鳴乾嘔等外感風寒表虛證。

《傷寒論》以辛甘化陽方法,還組成了補助心陽、生陽化氣的桂枝甘草湯和復陽散寒、溫肺暖胃的甘草乾薑湯。甘草乾薑湯對脾胃陽虛、煩躁吐逆、胸背徹痛、腸鳴腹瀉、虛弱尿頻等症有奇效,並在防治新冠感染中取得良好效果。

通陽氣除邪氣的「廚房三寶」

號稱「廚房三寶」的姜、蔥、蒜都屬於藥食同源的食材,常用於防治感冒。姜、蔥、蒜具有辛熱發散的藥性,可輔助人體陽氣除邪氣、祛寒濕。《傷寒論》《千金方》《本草綱目》等經典收錄許多防治疫病的食療方都包含蔥、姜、蒜,還介紹了炒熱熨臍、貼合谷諸穴等外治方法。

上文提到的桂枝湯,也可用蔥、姜及其他食物靈活替代,如用蔥白替桂枝、西紅柿替芍藥、白菜替甘草。

姜有發散風寒、發汗解表、活血除濕、溫肺止咳、解毒止嘔等藥效,能促進血液循環,促使毛孔張開排汗,把體內多餘的熱量與病菌、寒氣一同帶出,並加速人體新陳代謝,還可預防血栓形成。

薑湯可單獨服用,也可加蔥白(無蔥白時可以洋蔥替代)和蒜同煎趁熱服用,感冒症狀往往能得汗而解。此外,姜棗相配,辛甘化陽,是補脾健胃、調和營衛的常用組合。大棗甘平,益氣補中,滋脾生津,養血安神,適用於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虛萎黃等症。兩者可煮成生薑紅棗水,做法如下:生薑5片,紅棗5顆,冷水下鍋,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一刻鐘即可。可根據自己口味適量加入紅糖、食鹽。若體質偏寒,姜適當加量;流清鼻涕、鼻塞,加四五根蔥白,含蔥頭根須更佳;體質偏熱易上火者,姜酌減,加幾朵杭白菊。

大蒜味辛甘、性溫熱,具有溫中健胃、消食理氣、解毒止痢、消炎滅菌、健腦益智、防瘤抗癌、延緩衰老等作用。研究證實,大蒜集一百多種藥用和保健成分於一身。作為「血管清道夫」,大蒜有助於治療「三高」,並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大蒜素被譽為「天然廣譜抗生素」,對流感病毒、寄生蟲等都有抑制和殺滅作用。

現介紹兩種大蒜的使用方法:一是大蒜泡水。生蒜數瓣切片或拍碎,分早中晚加溫開水或鹽、醋、糖服食,可清肺健脾、抗病毒。二是蒜泥呼吸法。將生蒜搗成蒜泥,用湯匙含入口中,吸氣滿肺部,然後呼氣。如此連續做一刻鐘,每天3次。若產生鼻涕、痰、眼淚等,應及時充分排淨,堅持呼吸。遇疫時,出入多食姜蒜,或以之塞鼻,含幾粒花椒(雲貴川所產最佳),都有防治疫病作用。


2

辨證飲食治感冒


發燒頭痛

發燒和頭痛是最常見的感冒症狀,中醫藥常通過發汗來解表散寒。粥是極好的藥力推手,借水谷精氣,充養中焦,不但易為釀汗,更可使外邪速去。《傷寒論》就強調服藥後喝熱稀粥一碗,會遍身微汗,便可立即退燒。粥中加姜蔥等療效更佳,如姜蔥大米湯,即將大米(或小米、麵條)與生薑共煮熟後,加入蔥白,繼續煮幾分鐘即可。姜蒜還可與白菜一起煮,加入陳醋調味,趁熱食用。煮粥臨熟時加紫蘇葉10g,可疏風散寒,宣通肺氣。喝完蓋厚被子睡覺以避風助汗,等出完一場透汗,病就去了大半。

嘔吐腹瀉(可兼發燒)

腸胃型感冒出現腹瀉時可用焦米湯,做法如下:大米浸泡半小時後瀝乾,上鍋翻炒至焦黃,煮水喝。炒焦米有澀腸止瀉、健胃消食、補充營養等多種功用。焦米可以吸附腸道黏膜上的有害物質,使之排出體外,從而緩解腹瀉症狀。若上吐下瀉,可用橘皮薑湯或紅茶薑湯,三碗水煮成一碗濃湯,熱服。

咳嗽咽痛(可兼發燒)

蜂蜜能緩解咳嗽,還有加強營養、固本培元等作用。若咽喉腫痛,以淡鹽水或稀釋的醋漱口可緩解症狀。蜂蜜可分別與檸檬、白蘿蔔搭配飲用。若咳出白痰(寒性),用姜蔥蒜蘿蔔湯,若是黃痰(熱性),則用浙貝燉梨或檸檬蜂蜜、金橘蜂蜜金橘蜂蜜做法如下:金橘5~8顆切片,調入蜂蜜1~5湯匙,拌勻沖熱水飲用即可。

退燒後若久咳不愈,津虧聲啞,或乾咳無痰,多因平時晚睡、貪食炸烤食物等傷到津液,可用烤橘子蜜,做法如下:橘子1顆洗淨,烤至橘皮微焦,連皮切碎,以蜂蜜數勺拌勻,浸泡約半小時即可。以此沖泡熱開水飲用,具有止咳化痰、調中開胃等功效。

杏仁有苦杏仁、甜杏仁之分,苦杏仁偏於平喘,特別對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療效顯著;甜杏仁偏於滋養肺陰,適於肺虛久咳、乾咳無痰等情況,可做成杏仁糊飲用。

鼻塞流涕(可兼發燒)

如果流清鼻涕,需用胡椒蔥湯,做法如下:胡椒1湯匙,加蔥白約5根煮水,還可加香菜,以加強祛風散寒通竅之效。若流黃鼻涕,則用檸檬蔥湯,做法如下:檸檬切片,加蔥白約5根煮水,早晚服用。食材短缺時,檸檬、金橘、橘皮、陳皮、橘紅可互相替代,因其皆為理氣化痰、開竅醒脾之藥。


3

康復調養重脾胃

當症狀得到控制後,身體會進入一段較長的恢復期。如在疾病恢復期,因飲食失節導致疾病復發,中醫稱為「食復」。患者應充分了解疾病所處階段的特點,根據恢復期防病復的原則,調攝生活起居,以防止症狀加重或反覆。恢復期飲食應遵循膳食平衡、多飲水、重清淡、遠油膩、通二便的原則。

脾胃為後天之本,是正氣化生之源,正氣虧虛則容易感染外邪。患病後,脾胃功能減弱,煎炸的食物不易被消化吸收,所以食療烹飪宜採取蒸、燉、煮、煲等方法。舌苔厚膩時,飲食宜避辛辣、生冷、黏膩、油膩等傷脾胃之品,儘量吃易吸收、有營養的食物。

脾胃好則正氣足,脾胃虛則氣血乏源,聚濕生痰,加上不良的飲食作息習慣、壓力過大、思慮過度等,均可傷及脾胃,故可適當服用健脾胃的藥食。如麥芽消滯茶:生麥芽30g、蘇葉15g、去皮苦杏仁15g(打碎)、生薑30g、茯苓20g、發酵茶10g,煮泡飲用。茶能消食、解毒,能暖胃的紅茶等發酵茶可常喝。

四神湯是補益脾陰、厚實腸胃的著名食療佳品,由懷山藥(鐵棍山藥最佳)、蓮子、芡實(或薏苡仁)、茯苓均量組成。該方藥食兩用,口感柔和,適用面較廣。懷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清熱解毒,對食欲不振、脾虛泄瀉、肺虛咳喘、腰痛精虧、虛熱消渴、神經衰弱等症頗有良效。山藥補虛,茯苓祛濕,芡實健脾益胃。蓮子養心安神、益腎氣、健脾胃、澀大腸,主治失眠多夢、心煩口渴、腰腿酸痛、耳目不聰、久痢虛瀉、消化不良等症。薏苡仁清濕熱,具有健脾、補肺、滲濕的功能,對平衡血壓和血脂也有好處。四神湯具有補益脾胃、清火祛濕、消腫利尿等功效,可改善亞健康狀態,適用於防治疾病、輔助治療、病後體虛調理、攝生自養等,可謂寓治療於飲食之中,一舉多得。四神湯加入豬肚一起煲,更可幫助消化,也可加排骨、豆類、粟子、姜、蔥共煮。

四神湯與五指毛桃搭配,再調以陳皮、蜜棗,補益又清熱,利水又健脾,尤其適宜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濕氣重的人群。五指毛桃有祛痰平喘、行氣化濕、健脾補肺、疏經活絡的功效,且補而不燥,尤其適合南方多濕之地。人們常將五指毛桃代黃芪使用,故其又有「南芪」「廣東人參」之稱。五指毛桃與茯苓煮水,平時可常飲用以祛濕健脾。

以上皆是中國歷代醫家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和方法,能防能治,是應對病毒不斷變異的抗疫利器。這些方案經過實踐檢驗,切實有效、操作簡易、方便實用、成本低廉,值得推廣普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