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大器晚成」,孔子說「君子不器」,矛盾嗎?

一老沈一 發佈 2023-05-04T02:47:41.570409+00:00

老子比孔子的年齡大,而且孔子很崇拜老子。那就先從老子說起。關於「大器晚成」。「大方無隅,大器晚成」,老子的這個話,最早見於曹魏時期王弼的《老子道德經注》。這個版本,後來被稱為「傳世本」。後來的發現,有些出人意料。

老子比孔子的年齡大,而且孔子很崇拜老子。那就先從老子說起。

關於「大器晚成」。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老子的這個話,最早見於曹魏時期王弼的《老子道德經注》。這個版本,後來被稱為「傳世本」。

後來的發現,有些出人意料。

1973年,馬王堆漢墓出土了《老子》帛書;1993年郭店楚墓出土了《老子》竹簡;2009年北大入藏了《老子》竹書。

這三個更早的版本中,帛書為「大器免成」;楚簡本為「大器曼成」;漢簡本為「大器勉成」。

不少學者認為,「免成」即「免於成」;「曼成」實為「無成」;「勉成」的「勉」則是「免」之通假。從上下文看,「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此句為「大器免成」就更為合理。

就此,可參閱樓宇烈的《老子道德經校釋》;高明的《帛書老子校注》;湯漳平、王朝華的《老子譯註》。

然而,不管是「大器晚成」還是「大器免成」,畢竟都說到了「大器」。

這個「大器」,究竟指什麼?

在老子那裡,可以把老子說的「大器」,按字面意思理解為 「最大的器具」。

但若回到他所生活的年代,一般是指象徵權力(利)或貴重的「寶物」。

《左傳·文公十二年》:「君不忘先君之好,照臨魯國,鎮撫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辭玉。」杜《注》:「大器,圭、璋也。」

這是公元前615年,秦國準備伐晉,派使節來聘請魯國公族東門襄仲去秦國,帶來了貴重的玉圭玉璋一類的「寶物」,襄仲三辭「大器」,反而回贈了厚禮。自然,他沒去秦國。於是,《左傳》就給記上了重重一筆。《春秋》,只簡約寫了「秦伯使術來聘」一句,沒講詳情。

不過,在春秋的時候,大約已經以「大器」來形容人才了。

《管子·小匡》:「施伯謂魯侯曰:『……管仲者,天下之賢人也,大器也。』」

重要的人才,就是「國之大器」。

戰國末年,有了「大器晚成」的說法,也指人才。

《韓非子·喻老》講到楚莊王「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後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韓非感嘆:「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韓非的《喻老》,是記錄自己學習《老子》的感想和體會。此說,對後世影響很大。王弼的《道德經注》,很可能即受此影響。

縱覽《道德經》四十一章全文,或許對理解老子的思想更有幫助。此章譯成白話是——

上士了解了「道」,僅能有所實行;中士了解了「道」,感覺似有似無;下士了解了「道」,便放聲大笑——不被笑話也就不足以稱作「道」了。所以從前有人說:光明的「道」如同昏暗,前進的「道」像是後退,平坦的「道」似是曲折不平,高尚的德性像是溪谷,最高的白像有所玷污,廣大的德性像有所不足,剛健的德性像鬆弛懈怠,本質純真像被污染變質,最大的方形沒有稜角,最大的器具無所合成,最大的樂音沒有聲響,最大的形象不見蹤跡。大道深廣而沒有名稱。只有這大道,善於開始而且善於完成。

顯然,老子在這裡講的「大器」,既不是權力(利)、財富或寶物,而是對他所認為至高無上的「道」之褒獎。也顯然,「大器免成」更應文理通暢。

關於「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語出《論語·為政》。

朱熹曾耗時約四十年,作《四書章句集注》。

《集注》云:「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一材一藝而已。」

朱子說,「器」,是指在某一領域內有才能;這樣,對其他「行當」就不一定「靈光」。有德行有成就的人士,應該具備多種才能,而不是只有一技之長。

可知,這裡的「器」,是對人才的比喻。這個解釋說得通,且被廣泛接受。

說「被廣泛接受」,不止在朱熹及之後。他之前的儒門學子,也這麼理解。

《禮記》,出於漢初小戴之戴聖之手,是儒學門生記錄孔子及主要弟子講學的筆記。朱熹極看重《禮記》,還專門從中抽出了《大學》和《中庸》兩篇,加上《論語》和《孟子》,編成《四書》。朱熹的《集注》,深受《禮記》的影響。

《禮記·學記》:「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君子」,當指孔子。

這一段譯成白話是——

君子說:最大的「德」,不局限於官職;最高的「道」,不拘泥於某項器用;最大的誠信,不需要以符券約束;最主要的天時,不會將萬物消長、榮枯、興衰變得整齊劃一。明白了這四點,就可以有志於學習了。

孔穎達《疏》云:「不官為諸官之本,不器為諸器之本,不約為諸約之本,不齊為諸齊之本。」

他講,搞明白了「不器」的道理,才有可能「學無止境」「觸類旁通」,因此,「不器為諸器之本」。

這的確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其實,上述思想,像極了老子。而且,「大道不器」,與前述老子的言論何其相似乃爾。

大約,這是比老子和孔子更古老的先民之認知和智慧,充滿了辯證思想,分別被道、儒兩家所傳承,然後又「分了杈兒」。

比如,老子講的「君子」,大多等同於「聖人」,主要指君主等掌權者。

孔子所說「君子」,是否還包括統治者和貴族呢?基本還是。但範圍有所擴大。而主要含義,是指有知識有道德且有治國為政能力的人。

原來,「百姓」專指「百官」或曰「百辟」,與黎民無涉。但孔子講的「百姓」,已經擴大到了非貴族的平民。

他講學的教育宗旨,是不僅教授如禮、樂、騎、射、數等專門知識,還注重綜合素質提高,強調培養弟子的總體哲學和道德水平。

《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璞玉不經琢磨,就不能成為有用器物;所有人不經學習,便不可能懂得「天道」「人道」。

這既是先秦普遍使用一種「比興」手法,又更應該理解為孔子的「二階」教育思想——切磋琢磨,是「成器」必經手段;系統學習,是獲得哲學道德認知的前提。

「大器免成」和「君子不器」矛盾嗎?

實際上並不矛盾。

不管《周易·繫辭》是否出於孔子之手,但反映了他的哲學及道德思想無可置疑。或曰,一如前述,記錄了上古先民的認知和智慧。

其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又云:「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這也是好事。

「形而上者謂之道」,用老子的話說,就是「大器免成」。

而對於所有人來說,通過不間斷地學習提高完善自己,又是終生的事情。

《禮記·王制》:「瘖(yin)聾、跛躃(bi)、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器」,即所有人應備的「才能」「本領」,即便殘疾人,也有他們各自謀生存的才能、本領。。

孔子認為,他教的學生,不是只掌握謀生技能就行了。於是《為政》中強調,是能夠培養出「不器」即僅具謀生技能的「為政」者。

所以,「不器」後來成為「全才」的另一種說法。

元周恕《送曹侍郎仕開》詩云:「陸駕舟航嗟不器,秋霜春露見能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