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武:武邑是座「臥牛城」的傳說

衡水凌煙閣 發佈 2023-06-07T13:59:04.500102+00:00

武邑是座「臥牛城」的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武邑城是個金牛在夜間經常出沒的地方。那時候的武邑城,是一個十幾里地沒有村莊,只長蘆葦、低洼不平的大草甸子。據說宋朝楊六郎在這一帶抗遼,大擺氂牛陣,不料從中逃出來的一頭青牛,落在了這個地方,這頭牛就在荒草里不知生活了多少年。



武邑是座「臥牛城」的傳說

相傳在很早以前,武邑城是個金牛在夜間經常出沒的地方。那時候的武邑城,是一個十幾里地沒有村莊,只長蘆葦、低洼不平的大草甸子。據說宋朝楊六郎在這一帶抗遼,大擺氂牛陣,不料從中逃出來的一頭青牛,落在了這個地方,這頭牛就在荒草里不知生活了多少年。人們說:「這頭金牛白天不出來,只在夜間才出來遊走和吃草。有在夜間見過的人就說的更神了,說這頭牛長的特別大,在城西看見牛頭吃草,在城東看見牛尾搖擺,兩眼如同兩盞燈,能照出幾里地遠。

後來,從峨眉山來了一位老道士,拿一把拂塵,穿一身黃道袍,說是來武邑找牛的,說這頭大青牛是天上太上老君的。當時太上老君是叫它下凡來幫助楊六郎擺陣破敵的。誰知這牛下來多年竟不願返回天堂了,便藏在了武邑大草甸里。太上老君想收它歸天,白天用一根敲木魚的小槌子打過青牛一次,結果沒打著。這青牛白天就不敢再出來了,只在夜間出來活動。可是木魚槌卻不知落在了哪裡。太上老君告訴老道土:撥雲頭一看,木魚槌落在了觀津城一帶,不出五里方園便可找到,如找不到木魚槌就不能收服青牛精。

這個老道士便到武邑以東的觀津城一帶去查訪。他查啊,查啊,一直查了三年,在第四年的六月六日晚上,他住在了青塚山上。因幾年查不到木魚槌,他心裡憋悶:天氣又熱,睡不著覺,便在山上溜著玩。忽然山東邊的一塊瓜地里,不時的閃出一道道金光,耀人眼目。老道士便下山向地里走去。當他來到放光的地方一看,原來是一條大黃瓜在放光。老道士一看笑了,他用拂塵在黃瓜上輕輕一掃,大黃瓜變成了木魚槌。老道士就把這把木魚槌揀起來藏在袖子裡,便回去睡覺了。

第二天,他便來到武邑蘆草甸。一連好幾個晚上他觀察了大青牛的動向。卻不敢輕易動手捉拿,怕讓大青牛跑了沒法向太上老君交帳,如果大青牛跑了,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見它。為了謹慎可靠,他又祈禱天法:在大草甸周圍按著正、倒八卦的方位定上了二八一十六個桃木樁子,圈住了老牛精。按照天意,還要等東邊桃花開,西邊雲彩齊,早晨青牛精睡了覺,才能用木魚槌打住青牛精。可是那樣要等好長時間。這老道士怕夜長夢多出差錯,就想了個辦法:他把武邑城東邊的一個村子改名叫桃花;把西邊的幾個村改名叫雲齊。一切辦妥之後,就在第二天拂曉雞叫三遍之後,老道士左手拿著拂塵,右手拿著木魚槌,來到大草甸,推備捉拿青牛。他等啊,等啊,一直等到東方放亮了,青牛精才慢慢睡著了。這老道便來到青牛頭前,用木魚槌狠狠地敲了青牛的犄角一槌,把青牛角打碎,青牛飛向西北方向。所以後來才有了三十里開外的幾個「角」村。

青牛被降服帶走了,這塊地方便成了福地。至今武邑縣城周圍的村子都叫某某莊,據說就是老道土當年圍牛精立木樁的地方而得名;還有些傳說,說降服大青牛後太上老君不讓它上天了,就地把它給困在了這裡。所以有武邑是個臥牛城的說法,縣城東關村的士崗是牛尾巴,西關是個牛頭節,縣城西街宅後和西關村南的兩眼井是金牛眼,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來源:武邑一村一故事

免責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繫我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