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龍師那麼能打,為何不是五大主力?勇猛有餘,技戰術水平不足

萬事之始 發佈 2023-06-07T14:45:03.776324+00:00

比如,新一軍是裝備出來的,新六軍是派生出來的,第五軍是訓練出來的,第十八軍是吹出來的,只有第74軍,才是打出來的。

在蔣系部隊中,除「五大主力」外,還有哪些部隊的戰鬥力比較強呢?

這可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很多人在評價蔣系「五大主力」的時候,除對第74軍很推崇之外,對其他幾支部隊的評價其實並不是那麼高。

比如,新一軍是裝備出來的,新六軍是派生出來的,第五軍是訓練出來的,第十八軍是吹出來的,只有第74軍,才是打出來的。

這個評價雖然不全對,但基本上反映出了當時蔣軍主力部隊的戰鬥力。

這個評價其實並不都是蔣軍將領評出來的,我軍將帥對此也持相同的觀點。比如在巨野之戰結束後,劉帥就對第5軍和整編11師(第十八軍)做過評價,認為這兩支部隊的作戰特點是火力強勁,可要論步兵的突擊和包圍能力還不如在定陶戰役被全殲的整編第3師。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在一場戰鬥中要想獲勝,除勇氣和裝備外,還需要有高超的技戰術水平。

除了上述幾支部隊外,蔣軍還有一支部隊,號稱「趙子龍師」,平時作戰以勇猛著稱。那麼,這支部隊在實戰中的表現究竟如何呢?

「趙子龍師」的正式番號是第95師,它之所以出名,功勞還得記在第三任師長羅奇頭上。

1934年秋天,馬鴻逵35師的4個團脫離了「寧馬」,在加強了一個旅的兵力後,正式編為陸軍第95師。首任師長是畢業於保定2期的唐俊德。

在這件事情上,馬鴻逵吃了一個啞巴虧。雖然蔣氏答應馬鴻逵可以自行整補部隊,可招來的新兵哪有老兵好用?

而且,這四個團的老兵可都是驍勇善戰的老西北軍。正是這四個團的老兵,奠定了95師日後善戰的名聲。

1936年2月,第95師師長唐俊德調陸軍大學受訓,所遺職務由黃埔1期生李鐵軍接任。

其實,這些都是老蔣慣用的招數。先給雜牌將領一個位置,然後派人架空,再以受訓的名義把主官調走,由自己的心腹接任。如此一來,不費吹灰之力,一支部隊就落在了老蔣手裡。

果然,李鐵軍到任後,大批的黃埔系軍官就進入了95師。

待到部隊接手完成後,李鐵軍調任1師師長,師長職務由同為黃埔1期畢業的羅奇擔任。

1937年,抗戰爆發,第95師奉調鄭州,擔任黃河南岸的守備任務。

而此時,正在淞滬戰場上與日軍浴血奮戰的李鐵軍想到了自己曾經擔任過師長的第95師。李鐵軍雖然在95師任職的時間不長,但95師官兵的戰鬥素質他還是了解的。因此,李鐵軍呈請老蔣從該師調出一個團,開赴上海補入1師投入對日作戰。後來,這一團官兵大部犧牲在淞滬戰場上。

隨後,第95師被編入了李仙洲的92軍,參加了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雖有斬獲,但表現平平。

武漢會戰後,第95師脫離了92軍的戰鬥序列,與65師合編為第37軍,並於1938年11月開赴營田一線布防。

1939年9月,1次長沙會戰打響。

在此次會戰中,第95師表現不俗。

本來,按照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的部署,是以關麟征15集團軍的52軍和37軍在新牆河一線阻擊日軍,在予敵以較大傷亡後逐步撤到二線汨羅江一線的預設陣地上繼續阻擊敵人。可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明面上雖然派出了三路大軍,但在暗地裡又派出了一個旅團的兵力走洞庭湖水路偷襲營田。如果營田失守,日軍就可以占據中國守軍的二線陣地,配合正面攻擊的日軍圍殲關麟征所部。

由於當時並非雨季,洞庭湖水位較淺,薛岳不認為日軍會冒險。因為河道枯窄,大型軍艦根本無法通過。如果日軍強行通過,就會被中國守軍消滅在淤泥沒膝的湖灘上。

可薛岳沒料到的是,日軍已經給負責偷襲的上村支隊(旅團級)配備了橡皮舟,又沒料到的是,會突然天降大雨。

而負責守衛營田的一個營也因為天氣的原因認為日軍不會來偷襲,大意輕敵,使得日軍上村支隊偷襲成功。

好在第95師283旅在旅長馮士英的率領下不顧傷亡苦撐了兩天,延緩了日軍的推進速度。在放棄營田後,又在營田以南地區頑強阻擊了日軍5天,這才使得在一線的關麟征部得以及時撤離,避免了被前後夾擊的危險。

此役,95師有過在先,後又依靠著頑強阻擊才算挽回了顏面。

讓第95師聲名鵲起的是在1941年的第9戰區大校閱中,由於之前第95師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不盡如人意,師長羅奇在部隊整訓期間下力狠抓部隊的素質和戰鬥力,使得95師在此次校閱中名列首名,獲得了「當陽部隊」的榮譽。

這個「當陽部隊」的含義就是有趙子龍之勇的意思,「趙子龍師」的名稱就是這麼來的。羅奇本人也因練兵有功被提升為第37軍副軍長。

但在當時,在蔣系部隊內部根本就沒有「趙子龍師」這個叫法。這個名字能夠被叫響還是在解放戰爭期間。

那麼,「趙子龍師」真的有趙子龍之勇嗎?

在隨後的第2次長沙會戰中,第95師在金井一線遭敵重創。當然,責任並非都是羅奇的,而是薛岳指揮有誤和第9戰區密電碼被日軍破譯所致。

在第3次長沙會戰中,第95師取得了在抗戰中僅有的一次大勝,在飄峰山一戰中,殲滅敵軍300餘人。

在長衡會戰中,已經升任37軍軍長的羅奇率部再次遭敵重創,所部三個師被日軍分割,僅有第95師和軍部掌握在羅奇手中。

鑑於37軍此時在實際上已經散了架,番號隨即被撤銷,原37軍軍部直屬隊和第95師剩餘的1700餘人被編入了粵軍第62軍的戰鬥序列,羅奇調任南寧軍官教導總隊隊長。

從這些戰例可以看出,無論是羅奇的指揮能力,還是37軍或者95師的戰鬥力連蔣系部隊的2流都算不上,哪裡來的所謂的「趙子龍師」?

既然第95師戰鬥力這麼差,那為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它的名氣這麼大呢?

抗戰勝利後,95師先是進入越南受降,後又調到台省受降,在1946年又來到了華北。

當時,華北我軍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裝備上都不如蔣軍,因此,我軍在與蔣軍的戰鬥中很少採用強攻或者死守的戰法,這就讓第95師在徐水縣、固城鎮、勝芳鎮以及保定等幾次與我軍的戰鬥中沒吃什麼虧。第95師開始驕狂起來了。

本來,第95師所謂的「趙子龍師」在蔣系部隊內部根本就不敢叫出來。

在抗戰時期,戰績比第95師強的部隊不知道有多少,別人都不敢叫,你一個三流部隊就敢叫「趙子龍師」?

1948年夏,第95師脫離了第62軍的戰鬥序列,改由華北「剿總」直接指揮,並同時改稱獨95師。

第95師脫離第62軍的戰鬥序列這件事原因很複雜。首要原因是,作為第95師的老長官,羅奇現在已經不是當年那位被剝奪了軍權的敗軍之將了,而是大權在握的負責督察華北、東北等地的部隊作戰情況的戰地視察組第四組組長了。

相比同為黃埔1期的杜聿明、胡宗南、關麟征、范漢傑、鄭洞國、李仙洲、李玉堂等人,羅奇屬於混得比較慘的。以上這幾個人要麼是鎮守一方的大將,要麼手中擁有幾萬甚至十幾萬大軍,只有自己,在抗戰後期才當上了軍長,還被擼了。手中僅有的一個第95師還被編入了粵軍的62軍。

雖然62軍已經半嫡系化了,但軍長林偉儔僅是個畢業於黃埔4期的學弟,而自己是黃埔1期的,羅奇感到很不平衡。

過去,他是有心無力。而如今,他可是大權在握,因此,羅奇再一次動了想要抓兵權的念頭。在他看來,只有抓住兵權,利用機會立一次大功勞,才會獲得蔣氏的歡心,為他下一步執掌兵權創造條件。

況且,羅奇心裡還有另外一點小心思。當時,美方已經流露出想要「換馬」的意圖,而李宗仁是美方看中的人選。並且,已經有新桂系的人暗地裡給他打招呼,準備拉他進入新桂系。

作為廣西容縣人,又是桂系元老伍延颺的女婿,羅奇是有資格成為桂系自己人的,而拉一支屬於自己的部隊,則會增加自己日後在新桂系的砝碼。

這才是羅奇在暗地裡攛掇第95師脫離62軍戰鬥序列的主要原因。

而華北「剿總」總司令傅宜生呢?一來,他和李宗仁交好;二來,也不想得罪羅奇這個戰地督查組的組長,也就答應了羅奇的要求。

1948年9月,終於讓羅奇等到了機會。

當時,東野包圍了聯結東北和華北的戰略要地錦州,老蔣調集華北的部隊由海路增援。羅奇為了想在老蔣面前好好表現,就親赴前線,表示要指揮獨95師,進攻塔山陣地。

羅奇此時的思維仍然停留在95師剛到華北時的狀態,認為東野的戰鬥力和1946年的華北我軍的戰鬥力相當,以獨95師的戰鬥力定會一舉攻破塔山陣地。

因此,羅奇命令獨95師以連排軍官組建敢死隊打先鋒,採用波浪式衝擊戰法,堅持從正面硬攻,但遭到東野4縱的頑強阻擊,傷亡慘重。

羅奇的波浪式戰法看起來威懾力很大,很有一些「精神戰」的架勢。這個戰法如果用來對付新兵或者裝備落後的部隊,或許有用,可東野4縱是百戰雄獅,哪裡會害怕這區區的「精神戰」?

因此,獨95師這種看起來強悍勇猛,但實際上相當愚蠢的戰法除了留下滿地的屍體外,一無所得。

此戰過後,萬餘人的獨95師兵力折損三分之二,餘部縮編成3個營撤回塘沽。

遭到慘敗的羅奇並沒有意識到是自己指揮失誤,為了掩蓋自己的失敗,他反咬一口,對蔣氏匯報說是因為54軍軍長闕漢騫與范漢傑有矛盾,進攻不賣力,所以才造成遲遲攻不下塔山。

老蔣一聽大怒,立即把闕漢騫叫來大罵一頓,差一點命人把闕漢騫拖出去槍斃。

從獨95師在抗戰中和解放戰爭的戰鬥表現來看,這支部隊確實不怕死,組織也比較嚴密,作戰意志也比較頑強。可惜的是,這支部隊的技戰術太差。

在抗戰時期,95師三次遭到重創,三次死而復生,確實難得。可要細論,95師之所以三次遭到重創的原因就是與占據優勢火力的日軍打對攻戰。

抗戰時期,其實日軍的技戰術水平也不高,比較常見的戰法無非就是中路突破,兩翼迂迴包抄之類。

可日軍優於中國部隊的是炮兵,旅團級的部隊出戰往往配有一個炮兵聯隊,聯隊級的部隊出戰往往配有一個炮兵大隊,而中國部隊往往一個集團軍才能配有一個炮團,而這個炮團的指揮權還往往不在集團軍總司令手中。

在這種情況下,與日軍硬拼是不明智的,即使獲勝,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兩軍交戰,勇敢是首要的,這是獲勝的首要條件。可一味的強調勇敢,而不講究技戰術,那就是拿士兵的生命不負責任。

而羅奇就是這樣一個魯莽的,不講究技戰術的,拿士兵的生命不負責任的將領。

再比如塔山之戰,羅奇根本就不提前了解東野的作戰實力,就憑藉著95師在華北與我軍作戰時得到了一點經驗就單方面認為東野的作戰實力也不過如此。

要知道的是,當時東野的裝備甚至已經超過了蔣軍,以羅奇指揮獨95師的這種波浪式衝鋒戰術,4縱都不需要動用火炮,僅憑單兵裝備就可以封堵住獨95師進攻的路線。

因此說,這個所謂的「趙子龍師」無論從指揮官還是整支部隊,都是言過其實的,這個稱號充其量就是在「自嗨」罷了。

獨95師餘部撤回塘沽後,在天津戰役打響時撤回上海,恢復了第95師番號,編入第75軍。

在上海戰役時,第95師擔負了掩護蔣軍撤出上海的重任。在撤出上海時,第95師再一次被打的只剩下了千餘人,殘部撤往舟山整補。

1950年5月,第95師殘部撤往台省,併入了16師。從此之後,這支所謂的「趙子龍師」永遠的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

那位一心想要抓兵權的羅奇在李宗仁上位後被任命為陸軍副總司令,也算得上得其所願了。

可在老蔣重新掌權後,羅奇迅速被靠邊站了,雖然在1959年被晉升為陸軍2級上將,但始終不給他直接帶兵的機會。

就這樣,羅奇在陸軍副總司令的位子上一坐就是16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