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血」患者腹主動脈瘤破裂!「人民」專家還原教科書般搶救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發佈 2023-06-08T13:49:33.877660+00:00

「 何醫生,您還認識我嗎?是您救了我的命呀!」近日,一位面色紅潤的先生走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何長順醫生的診室,緊緊握住何醫生的手,激動地說。原來他是術後來複查的患者。然而,一個多月前,他曾因為腹主動脈瘤破裂命懸一線,根本沒想到有一天自己還能狀態這麼好地站在這兒。

何醫生,您還認識我嗎?是您救了我的命呀!

近日,一位面色紅潤的先生走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何長順醫生的診室,緊緊握住何醫生的手,激動地說。原來他是術後來複查的患者。

然而,一個多月前,他曾因為腹主動脈瘤破裂命懸一線,根本沒想到有一天自己還能狀態這麼好地站在這兒。此次複查,CT提示腹主動脈瘤出血已基本吸收。

來複查時的李先生

緊緊握著何長順醫生的手道謝

01 「肚痛」竟然是腹主動脈瘤破裂

凌晨1點,睡夢中的李先生(化名)突發腰腹部劇痛,120將其送至外院急診,CT發現他的肚子裡有一個巨大的腹主動脈瘤,周圍組織廣泛血腫,診斷為腹主動脈瘤破裂。

腹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不是生長在腹主動脈上的腫瘤,而是腹主動脈的血管壁局部彈力下降或因創傷、感染等因素導致血管管壁局部張力降低,隨著高速、高壓的血流使其擴張膨大,到一定程度後血管壁變薄,隨時有破裂危險,因此被成為人體腹腔的「不定時炸彈」。腹主動脈瘤破裂死亡率高達90%以上,可謂是最棘手的危重急症。

李先生及家屬輾轉北京兩家三甲醫院均被婉拒,並告訴他們:「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試試吧,這方面他們有經驗」。

清晨6點,李先生一家到達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在他們看來這裡是最後的希望了。當日值班的何長順主治醫師接到急診電話後立即趕往急診大廳,肉眼可見李先生腹部膨隆,臍旁搏動性包塊,動脈瘤破口湧出的鮮血積聚在腹膜後也頂起了前方的腸管和肚皮。

醫生立刻為患者複查增強CT。檢查提示,腹主動脈瘤周圍的滲血仍在持續增加。腹主動脈破裂診斷明確!

經過進一步細緻檢查,何長順醫生發現,雖然腹膜後間隙相對狹小的空間將血流暫時擠壓住,出血速度暫時減緩,但隨著動脈搏動、體位變化,主動脈內的血隨時可能如大壩決堤一般衝出管腔,隨時存在腹主動脈瘤二次破裂風險!

02 「熊貓血」為救治又添新難題

心電監護、開通輸液通路、控制血壓、鎮痛……急診大搶刻不容緩的行動起來。

在與家屬進一步溝通病情時,此時神志尚清醒的李先生向何醫生透露了一個重磅信息——他的血型為Rh陰性,又稱「熊貓血」。

聽完此消息,在場的醫護人員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腹主動脈瘤破裂的死亡率高達90%,而二次破裂後能救活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熊貓血」更是在為這10%的存活率又打了折扣。此時分秒必爭,是在與時間、與死神賽跑,務必在發生休克之前將李先生的命從死神手中奪回來!

//

腹主動脈瘤瘤腔內常合併血栓,血栓脫落進入血管分支,可導致分支的動脈如腸繫膜下動脈或下肢肢體動脈栓塞,可能導致腹痛、下肢疼痛,甚至腸梗阻腸道壞死,下肢壞疽,截肢。腹主動脈瘤不可能通過藥物治癒,手術是治療動脈瘤的惟一有效方法。

破裂腹主動脈瘤的手術方式有兩種:

1 一是外科緊急開放手術,而面對「熊貓血」患者這條路的大門已然關閉;

2 二是微創介入方式的腹主動脈瘤覆膜支架腔內修復術。對於破裂腹主動脈瘤的患者,這種術式對醫生的要求極高,術中需要利用動脈瘤近端不長的一段正常主動脈管壁進行支架錨定,將腹主動脈瘤與血管腔隔絕,促使其逐漸機化、縮小,從而消除瘤體破裂、出血的隱患。該方式出血量少,能明顯減少外科手術引起的創傷,但是支架植入需要非常精準,既要保證腎動脈血流,又要使支架需與主動脈嚴密貼合,任何一點內漏都會導致動脈瘤繼續破裂出血。

03 多團隊協作迅速集結

確保患者安全

由於病人病情危重複雜,請示了血管外科張小明主任和李偉副主任後,手術由蔣京軍主任醫師主刀,何長順主治醫師、李晶住院總醫師等人協助進行。

除此之外,手術團隊還與麻醉團隊嚴謹探討,對手術安全進行了全方位的考慮,考慮到患者目前生命體徵尚平穩,全麻氣管插管會導致患者血壓波動,所以麻醉醫生王倩選擇鎮痛降壓的配合下局麻進行手術。

患者7:45入室,8:30開始手術。時間滴答滴答划過,手術中的等待總是顯得那麼漫長,每分每秒都牽動著家屬的心。

然而,令家屬沒有想到的是,9:20手術就結束啦!術中出血小於50ml。術中造影可見支架位置精準,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良好、未見內漏,所有人終於鬆了一口氣,李先生終於從鬼門關被拉了回來。

腹主動脈瘤破裂可謂是最兇險的急危重症。就算很多名人也無法倖免——愛因斯坦、法國總統戴高樂、地質學家李四光均死於腹主動脈瘤破裂。

因為大部分腹主動脈瘤患者前、中期均無明顯臨床症狀,多數不能被察覺,但至腹痛時已是破裂前兆。一般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腹主動脈瘤的發病率約為8.8%,但是僅有一半左右的患者能夠活著到達醫院。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小明教授解釋說。

「人民」專家說

張小明教授提示道:腹主動脈瘤通常與老齡化、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遺傳、外傷、感染或其他損傷動脈壁強度的各種因素有關。由於腹主動脈瘤這類疾病對於很多患者知曉率低,要注意的是,血壓控制不佳,血壓忽高忽低對主動脈壁損害是非常大的。

腹主動脈瘤患者老年男性相對較多,這幾年專家們發現,中年患者也變得十分常見。建議65歲以上的吸菸、高血壓、肥胖人群,尤其是男性,每年應定期進行血管篩查,以便儘早發現、及時干預,減少腹主動脈瘤的發生發展。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開展腹主動脈瘤微創介入治療近20年,手術例數和病例難度位居全國前列。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始終為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供稿 | 血管外科

編輯 | 張賀、師雨

聲明 | 如轉載請註明來源「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微信號:rmyy 1918)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服務號上線

關注官方服務號

微信掛號更便捷!

我知道你在看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