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科普|偏頭痛在臨床上尚無治癒方法,專家呼籲重視預防性治療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佈 2023-11-06T03:22:53.008137+00:00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季媛媛 實習生 田佳奕 上海報導 你體驗過痛不欲生的感覺嗎?頭痛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季媛媛 實習生 田佳奕 上海報導 你體驗過痛不欲生的感覺嗎?頭痛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

有人說,頭痛就像被別人用電鑽打開自己的頭顱,疼得只想找個牆角狠狠撞去;有人說,頭痛就像經歷炮火轟炸一般,一聲巨響後,炸得全身上下不剩一絲完好的血肉;還有人說,頭痛就像往眼睛裡插了一把刀子,又像是往眼睛裡插了一個管子注水,更像是把眼球放在地上狠狠地踩來踩去……殊不知,頭痛是一種疾病,急需早預防、早治療。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發作性腦功能障礙性疾病,被認為是其發作誘因。偏頭痛長期反覆發作會導致嚴重的健康損失、生活質量下降和生產力的損耗。偏頭痛多發於中青年群體,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球約10.4億人患有偏頭痛,男性終身患病率約10%,女性約22%。在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中,偏頭痛已成第二大致殘原因,在50歲以下女性致殘原因中排名第一。

目前,偏頭痛在臨床上尚無治癒方法,治療以急性期服用止痛藥和緩解期預防為主。但患者長期大量使用止痛藥會引發藥物過量性頭痛。

對此,廣東省中山陳星海醫院腦病中心主任鄒達良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對於偏頭痛患者來說,預防性治療更有意義。

「頭痛」疾病認知有待提高

偏頭痛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其病情特徵為反覆發作、單側或雙側中至重度頭痛,並且一般伴隨噁心以及對光和聲音敏感。疼痛發生最常見的部位為眼眶、額區和顳區,且往往同時發生在兩個或以上的區域。

偏頭痛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我國研究顯示遺傳率為46.0~52.1%。既往數據顯示女性的偏頭痛發病率整體比男性高,在發病高峰年齡段,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2~3倍。

鄒達良教授介紹,中青年女性偏頭痛發作會表現為定期反覆地發作,這與女性激素分泌水平有關。除遺傳與生理因素外,環境因素如飲酒、刺激氣味與壓力過大都是導致偏頭痛的原因。

偏頭痛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研究表明與三叉神經腦血管系統釋放的降鈣素基因相關肽有關。偏頭痛的每一次發作,都可能給患者帶來至少持續一周的負面影響。除疾病本身的影響外,偏頭痛往往伴有多種併發症,包括焦慮、抑鬱、睡眠障礙等。偏頭痛反覆發作的特點和嚴重的併發症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帶來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

在我國18~65歲人群中,偏頭痛患病率為9.3%,患病總人數約達1.3億。這也就意味著每10個中青年裡,就有1人正在飽受偏頭痛之苦。但病人就診率僅為52.9%,說明有一半人不知道自己患有偏頭痛,可見大眾對偏頭痛認知不足,可能導致不規範診療。

「當然,壓力也並非是引發偏頭痛的唯一因素。近幾年,偏頭痛就診人數相比過去有所增加,尤其是年輕女性。疫情後,每個人疾病的狀態與自己所處的環境、所承受的壓力等各方面都可能有一定關係。」鄒達良教授介紹,目前,不少醫生對於頭痛發病原因的不可掌控,也成為導致這一疾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調查研究顯示,一方面,頭痛的類型很多,他們的臨床表現很像,使得患者、基層醫生對疾病認識可能不太充分,所以容易被誤診。另一方面,許多基層醫院並不具備接診疑難頭痛疾病的能力。有的患者去看頭痛,醫生診斷後也無從下手。甚至有不少基層醫生只會開出一堆基礎治療的報告單不了了之,這也造成患者只能拿著病歷滿世界跑。

因此,加強對偏頭痛的正確認知,進行規範化診治具有較大的必要性。為此,不少大型三甲醫院多年之前就開始建立了頭痛頭暈專病門診,以此推動疾病的規範化診治。

對頭痛患者而言,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對應的診室,接受到最正規的治療。當下,在對症下藥、找尋正確治療方式的路上,總有人走得很艱難。如何保證頭痛患者接受正規治療已經變得至關重要。

預防性治療意義重大

偏頭痛尚無法根治,目前分為急性發作期藥物治療與預防性治療。急性發作期治療的核心目標是快速持續止痛,通常使用止痛藥。但長期大量使用反而會引發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偏頭痛患者人群中,藥物過量性頭痛的患病率很高。16.5%的偏頭痛患者同時伴有藥物過量性頭痛,其中的一個誘發原因是已確診原發性頭痛(如偏頭痛或緊張型頭痛)的患者為治療急性頭痛而過度使用藥物,結果增加了頭痛的頻率和強度。

鄒達良教授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通過止痛藥終止疼痛發作是一次性的,但很多時候病人的痛苦在於他們無法承受反覆發作、長期困擾的痛苦。而預防性治療目的是防止偏頭痛反覆發作,有助於減少發作頻率、減輕疼痛程度、縮短病程,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這對於偏頭痛患者至關重要。

此外,並非所有患者都適用預防性治療,專家認為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的患者才能用預防性治療藥物。「首先,患者要符合偏頭痛的診斷;其次,患者是成年人,因為目前還沒有針對兒童使用的適應症;最後,患者每個月頭痛發作次數要大於4次。」鄒達良教授說。

傳統臨床上使用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藥、鈣拮抗藥、抗抑鬱藥和抗癲癇藥作為預防性治療的處方藥,但都是原本用於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存在不良反應明顯,耐受性差等問題,導致患者停藥率高。由此,依瑞奈尤單抗獲批與臨床市場對偏頭痛預防性藥物有極大未被滿足的需求相關。

依瑞奈尤單抗是半個世紀以來首個針對偏頭痛發病機制CGRP通路而研發的全人源屬性藥物。CGRP即降鈣素相關基因肽,是一種神經肽,已經被證明可以在偏頭痛發作時釋放,被認為是偏頭痛發作的誘因。該藥物通過阻斷CGRP受體發揮作用,達到預防性治療偏頭痛,且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

儘管偏頭痛在預防性治療方面取得突破,仍需要醫生跟患者共同面對這個疾病。特別是從患者層面,也需要加強自身腦健康管理方面。鄒達良教授指出,預防偏頭痛,個人情緒管理是關鍵,具體而言: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精神壓力過大,保持健康心態。有時偏頭痛的困擾會給患者帶來焦慮抑鬱的情緒,而這可能進一步造成複合性頭痛。

二是,偏頭痛患者在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上要多加注意。日常生活中,飲食以清淡為主,多食蔬果,避免油膩辛辣,飲酒、特殊氣味食物都易刺激偏頭痛發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息,長期熬夜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誘發偏頭痛發作。

三是,患者在偏頭痛管理上也要配合醫生。患者堅持寫偏頭痛日記,保證持續用藥,避免中途自行斷藥停藥等。

「其實相當一部分患者,他能夠真的跟著醫生走,從而達到很好的預防效果,這樣他也能夠像正常人一樣去享受生活的。」鄒達良教授說。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