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年紀,大腦會「斷崖式」衰老!6個壞習慣,別再做了!

北青網 發佈 2023-11-19T04:25:15.193573+00:00

有句話叫「人老腦先老」,大腦是人體的「司令官」。不論是思維、說話、走路,還是飢餓等感知,都受到它的調控。但隨著年齡增長,大腦也難逃衰老的命運,稍微上了點年紀,就經常會出現記憶力下降、總丟三落四,前一秒想的事後一秒就忘了等。而且更為關鍵的「大腦的衰老還會影響壽命的長短」。

有句話叫「人老腦先老」,大腦是人體的「司令官」。不論是思維、說話、走路,還是飢餓等感知,都受到它的調控。但隨著年齡增長,大腦也難逃衰老的命運,稍微上了點年紀,就經常會出現記憶力下降、總丟三落四,前一秒想的事後一秒就忘了等。而且更為關鍵的「大腦的衰老還會影響壽命的長短」。

01

到了這個年紀

大腦將進入斷崖式衰老!

2023年4月《自然》雜誌子刊發表了一篇來自我國首都醫科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指出,大腦在某個年齡節點會發生「斷崖式」衰老。如果按照80歲為預期平均壽命來計算,也就是54歲開始出現大腦衰老,72歲大腦加速衰老。[1]

研究發現,有一種基因(Vimar/RAP1GDS1)的過度表達,會導致一種「SASP物質」的產生並累積,這可能是導致大腦衰老加速的原因之一。研究證明Vimar/RAP1GDS1基因是大腦衰老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清除老化細胞可以緩解Vimar/RAP1GDS1基因的中年大腦衰老影響。更重要的是研究還發現,原來大腦也存在「斷崖式」的衰老階段,中年(壽命的後1/3)和後1/10是兩個重要的大腦衰老轉變節點,若以80歲為預期平均壽命計算,也就是54歲開始出現大腦衰老,72歲大腦加速衰老。

02

大腦衰老速度或影響壽命長短

人未老,腦先衰!大腦,可以說是所有器官中最為複雜的器官之一了,也是所有神經系統的中樞。一旦大腦出現衰老,機體其他功能也必然受到影響,甚至會加快整個身體的衰老進程。更有研究顯示:大腦的衰老速度會影響壽命。2017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長壽老人大腦中「皮質層」厚度是普通老人的2倍;皮質層越厚,大腦衰老速度越慢。[2]

研究人員對24名長壽老人和12名普通老人的皮質層厚度,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追蹤調查,發現長壽老人的皮質層厚,腦容量大,衰老對大腦的影響更小。研究指出,大腦皮質層就像一張被揉皺的報紙,伸展後的面積和厚度決定著腦容量。皮質層厚說明認知、理解、記憶、判斷、計算、語言等高級神經功能好。

03

6個加速大腦衰老的習慣

不少人還在做!

1. 把自己吃得太胖2016年《衰老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 of Aging)雜誌曾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超重人士的大腦比同齡瘦子老10歲,尤其是中年以後,胖人大腦衰老得更快。對比研究發現,超重人群的大腦白質遠遠少於瘦子。大腦白質是大腦中的白色神經組織,連接大腦不同區域,促進信息交流。[3]2. 睡眠不規律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往往沒精神,不僅如此,你的記憶力也會下降。夜間良好的睡眠,能促進大腦發育生長,消除疲勞,恢復精力、體力,對記憶力有明顯的保護作用[4]。建議每日最好23點前入睡,保證規律睡眠。3. 總是久坐不動2019年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便只是低強度,也能對擴大腦容量、延緩大腦衰老產生明顯影響。與那些每天步行不到5000步的人相比,每天達到5000~7499步、7500~9999步、10000步或更多,分別相當於延緩大腦衰老0.45年、1.45年和1.75年。[5]跑步、蛙泳、健步走等耐力運動對大腦最為有益。跳舞能同時調動大腦中多個區域的神經功能,鍛鍊手眼協調能力,能起到預防痴呆症的作用。身體狀況不太好的老人可以先從小運動做起。比如做手指操,經常用腳抓地,打太極拳等。[6]

4. 吃得太重口味2021年發表在《細胞報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會導致大腦深層區域血流量減少,引發局部缺氧微環境。研究發現,如果長期攝入大量鹽分,就會出現加壓素神經元的過度激活。這種機制會導致過度缺氧,可能導致大腦組織損傷。[7]5. 「不動腦」神經網絡中神經元本身,還有突觸都會存在可塑性,也就是存在「用進廢退」之說。當我們強化某種功能時,調節這種功能的神經網絡的突觸連接會更密集,信息傳遞功能會更強。也就是說,給予大腦良性刺激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使其功能「永葆青春」。[8]6. 壓力太大人在應激狀態下,機體會釋放糖皮質激素等物質,糖皮質激素可造成大腦思考能力下降。長期處於壓力應激狀態,會對大腦的學習和記憶造成損傷。積極樂觀,可降低體內糖皮質激素水平,保持大腦健康。[9]

本文綜合自:

[1]Ying Xiong, Qi Cheng, Fangyan Gong, LeiLiu*, Vimar/RAP1DAS1promotes acceleration of brain aging after middle age in flies and mice. 2023.Communications biology.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23-04822-1[2]Rates of Cortical Atrophy in Adults 80 Years and Older With Superior vs Average Episodic Memoryhttp://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614177[3]Neurobiology of Aging, 2016; DOI: 10.1016/j.neurobiolaging.2016.07.010[4]2019-03-22 健康時報《睡不好的人記性也不好》[5]2019-05-14 健康時報《延緩大腦衰老的秘密在腳下》[6]2018-08-24 健康時報《健步走等耐力運動對大腦最為有益》[7]Ranjan K. Roy, Ferdinand AltHammer, Alexander J. Seymour, Wenting Du, Vinicia C. Biancardi, Jordan P. Hamm, Jessica A. Filosa, Colin H. Brown, Javier E. Stern. Inverse neurovascular coupling contributes to positive feedback excitation of vasopressin neurons during a systemic homeostatic challenge. Cell Reports, 2021; 37 (5): 109925 DOI: 10.1016/j.celrep.2021.109925[8]2018-09-21 健康時報《混日子的人大腦會早衰》[9]2018-07-06 健康時報《讓大腦更年輕 常做四件事》

(健康時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