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無糖飲料也並非絕對0糖!專家建議喝白開水

1號歷史公館 發佈 2023-11-20T01:29:19.763227+00:00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阿斯巴甜將在今年7月首次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阿斯巴甜被用於可口可樂無糖汽水、瑪氏Extra口香糖和一些Snapple飲料等產品中。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阿斯巴甜將在今年7月首次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阿斯巴甜被用於可口可樂無糖汽水、瑪氏Extra口香糖和一些Snapple飲料等產品中。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出於安全性和成本的考慮,預計下游廠商將會加速其他更安全的甜味劑對阿斯巴甜的替代。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業界爭論不一

據了解,阿斯巴甜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人工合成甜味劑,學名為天門冬醯苯丙氨酸甲酯。我們生活中經常能夠看到的無糖可樂和雪碧等飲料中都含有該類甜味劑,用於替代蔗糖。


不過近日,有外媒援引兩位知情人士報導稱,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癌症研究機構IARC預計今年7月將把阿斯巴甜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此外,法國去年開展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食用大量的阿斯巴甜甜味劑可能增加成年人的患癌風險。

事實上,業界對於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問題,一直存在著比較大的分歧。比如國際甜味劑協會就對IARC的專業性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IARC根本就不是食品安全機構,其對阿斯巴甜的審查在科學上並不全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被廣泛否定的研究。美國飲料協會也認為阿斯巴甜是安全的,這是世界各地食品安全機構多次得出的結論。

需要說明的是,IARC雖然並不是食品監管機構,但其研究成果畢竟代表了一種可能性,值得人們引起警覺。據外媒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等機構也在對阿斯巴甜的安全展開調查。該機構已在6月召開會議,並將在7月14日宣布調查結果。

其他更安全的甜味劑或迎需求增長

從市面上的常見的飲料來看,碳酸飲料、氣泡水、茶飲料等飲料都涉及「無糖」概念,而大部分產品的配料表中卻沒有使用阿斯巴甜,只有部分產品含有阿斯巴甜,包括可口可樂零度、可口可樂纖維+、雪碧纖維+、百事可樂零度等。

不過截至目前,可口可樂等公司並沒有針對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問題發聲。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大部分無糖飲料並未使用阿斯巴甜,但多數的「無糖」飲料的成分表中至少含有2種以上的甜味劑,這些甜味劑種類包括赤蘚糖醇、三氯蔗糖、木糖醇、安賽蜜等。

相關數據顯示,阿斯巴甜是最常見的人工合成甜味劑之一,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目前全球市場達到3萬噸左右,市場規模達到30億元。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三氯蔗糖作為新一代高倍甜味劑,甜度是蔗糖的600倍,並且甜度曲線與安賽蜜更加接近,安全性也相對更好。基於安全性和成本方面的考慮,預計下游廠商會加速三氯蔗糖等更安全的甜味劑對阿斯巴甜的替代。

除此以外,天然甜味劑兼具「天然」的屬性,以及一定的「功能性」,未來或許更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英敏特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天然甜味劑在代糖產品中的應用占比由8%增長至29%。隨著人們對甜味劑安全性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市場對天然甜味劑的需求預計將會持續增長。

無糖飲料並非絕對的0糖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無糖」飲料基本都不是絕對的0糖。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的定義,食品中糖的含量只要小於等於0.5g/100ml,就可被視為無糖食品。

無論是阿斯巴甜還是其他甜味劑,背後的健康風險都不可忽視。業內人士表示,無糖飲料偶爾喝一次,血糖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但這不意味著長期沒有風險。目前無糖飲料的潛在風險,都是長期大量飲用所積聚的。

從健康的角度來講,各種含糖飲料以及含有甜味劑的飲料,能不喝儘量不喝、少喝,喝白開水才是最健康的方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