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身免疫性肝炎,這些診治要點需要掌握 | 臨床必備

臨牀肝膽病雜誌 發佈 2023-11-22T17:59:05.168388+00:00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種由針對肝細胞的自身免疫反應所介導的肝臟實質炎症。本病女性多發,好發於30-50歲。AIH的臨床特點包括血清氨基轉移酶水平升高、高IgG血症、血清自身抗體陽性,肝組織學上存在中重度界面性肝炎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種由針對肝細胞的自身免疫反應所介導的肝臟實質炎症。本病女性多發,好發於30-50歲。AIH的臨床特點包括血清氨基轉移酶水平升高、高IgG血症、血清自身抗體陽性,肝組織學上存在中重度界面性肝炎等。本文總結了AIH的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等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


大部分AIH患者起病緩慢無明顯症狀或僅出現乏力、腹脹、食慾缺乏、瘙癢、黃疸等非特異性症狀。約25%的患者可有急性發作過程,其中部分為慢性AIH的急性加重,甚至發展為急性肝功能衰竭。約1/3的患者初診即為肝硬化表現。此外,AIH可重疊其他,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乾燥綜合徵等。


診斷——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肝組織學表現


根據2008年國際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組(international autoimmune hepatitis group,IAIHG)提出的AIH簡化診斷積分系統(表1),AIH的簡化診斷標準分為自身抗體、血清IgG水平、肝組織學改變和排除病毒性肝炎等4個部分。


表1 IAIHG的AIH簡化診斷標準

註:ANA,antinuclear antibodies,抗核抗體;ASMA,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ies,抗平滑肌抗體;LKM-1,liver kidney microsome-1,肝腎微粒體抗體1型;SLA,soluble liver antigen,可溶性肝抗原抗體


但是,簡化積分系統容易漏診部分不典型患者,如自身抗體滴度低或陰性和/或血清IgG水平較低甚至正常的患者。因此,對於疑似AIH且採用簡化診斷積分不能確診的患者,建議再以綜合診斷積分系統進行綜合評估,以免漏診。


根據2022年日本肝病學會發布的AIH臨床實踐指南,以下5項是診斷AIH的重要指標:

①ANA陽性或ASMA陽性;

②lgG水平升高(>1.1倍正常值上限);

③出現界面性肝炎和漿細胞浸潤等組織病理學徵象;

④糖皮質激素治療十分有效;

⑤排除由肝炎病毒、酒精、藥物、脂肪肝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肝損傷。


治療目標、治療指征及治療方案一覽


治療目標


AIH的總體治療目標是獲得並維持肝組織學緩解、防止進展為肝硬化和/或肝功能衰竭,進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生化緩解定義為血清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以及IgG水平均恢復正常。肝組織學緩解定義為肝內炎症消失或輕微。


治療指征


AIH的治療指征為:

①轉氨酶水平≥3倍正常值上限、IgG≥1.5倍正常值上限;

②組織學見橋接樣壞死、多小葉壞死或中央靜脈周圍炎;

③初發AIH、ALT和(或)AST≥10倍正常值上限;

④除肝損傷外,伴出凝血異常:國際標準化比值≥1.5。


不符合上述條件者治療視臨床情況而定。


治療方案


一線治療:對於未經治療的AIH成人患者,若非肝硬化或急性重症者,《自身免疫性肝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21)》建議將潑尼松(龍)聯合硫唑嘌呤作為初始一線標準治療方案,即潑尼松(龍)用於誘導緩解,硫唑嘌呤用於維持緩解。聯合治療尤其適用於下述AIH患者: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脆性糖尿病、肥胖、痤瘡、情緒不穩以及高血壓患者。布地奈德可作為AIH的一線治療方案,適用於需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維持治療的AIH患者以減少副作用,但其不宜用於肝硬化患者,且在急性重症AIH或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不建議在此類情況下使用。


二線治療:對一線治療應答欠佳或不耐受糖皮質激素或硫唑嘌呤副作用的AIH患者,可選擇二線治療方案,藥物包括:嗎替麥考酚酯、他克莫司、環孢素A、甲氨蝶呤、6-巰基嘌呤等。


三線治療:對於一、二線治療無應答的AIH患者,應重新評估原診斷的準確性和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三線治療藥物包括西羅莫司、英夫利昔單抗和利妥昔單抗等。


肝移植:AIH患者進展至急性肝功能衰竭或終末期肝病時,應考慮行肝移植術。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自身免疫性肝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21)[J].中華內科雜誌,2021,60(12):1038-1049.

2. 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 等. 內科學(第九版)[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395-396.

3. Ohira H, Takahashi A, Zeniya M,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utoimmune hepatitis. Hepatol Res. 2022;52(7):571-85.


來源:醫脈通肝臟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