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菸里的尼古丁根本不致癌,二手菸比抽菸的患癌率高?一文說清

中醫周的世界 發佈 2023-11-23T22:49:11.979887+00:00

李強,一個60多歲的老者,一生中有40多年都在抽菸。他總是輕鬆地與人說,「香菸的尼古丁不致癌,看我這麼多年下來,身體還不是硬朗得很?」

【粉絲來信】李強(化名),一個60多歲的老者,一生中有40多年都在抽菸。他總是輕鬆地與人說,「香菸的尼古丁不致癌,看我這麼多年下來,身體還不是硬朗得很?」雖然他的確六十多歲了,但是他的觀點並不符合科學事實。

陳麗,李強的新婚妻子,自從嫁給他後,每天都要忍受他抽菸的痛苦。她曾經嘗試勸說他戒菸,但是李強總是笑而不語。不久之後,陳麗開始長時間咳嗽,最近還出現咳嗽出血絲的情況,這讓她十分驚恐。去醫院體檢的檢查中,陳麗被診斷出患有肺癌。

尼古丁是一種上癮性物質,而吸菸與多種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吸菸對個人和公共健康都帶來嚴重的危害,因此強烈建議人們不要吸菸,儘量遠離二手菸。

吸菸作為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行為,與多種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密切相關。關於香菸中尼古丁是否致癌以及吸菸是否真的有害健康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本文將從科學的角度探討香菸的致癌因子、尼古丁的作用以及被迫吸二手菸的致癌風險等問題,以揭開這個話題的真相。

一、香菸的致癌因子

菸草燃燒產生的有害物質:

當香菸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化學物質,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多環芳香烴等。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的危害。特別是多環芳香烴被廣泛確認為致癌物質,它們通過吸入進入肺部,對肺組織產生損害,從而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尼古丁的影響:

尼古丁是菸草中的主要成分,它具有強烈的上癮性。尼古丁本身並不直接致癌,但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刺激作用,使人產生依賴,並導致吸菸行為的持續。當吸菸者吸入尼古丁時,它會迅速進入血液循環,刺激腦部的多巴胺系統,產生愉悅感和滿足感。這種愉悅感使吸菸者願意頻繁吸菸,滿足身體對尼古丁的需求。吸菸者長期接觸其他有害物質的同時,也增加了患癌症的風險。

除了尼古丁,香菸中還含有其他化學物質,如一氧化碳、氨、甲醛、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等。這些物質在吸菸過程中被吸入肺部,對身體的各個系統和器官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危害。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中的氧氣供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氨和甲醛是刺激性化學物質,可能引發呼吸道炎症和損傷。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則可能對細胞和基因產生損害,增加癌症的發生風險。

二、為什麼二手菸比抽菸的人患癌概率更高?

二手菸是指吸菸者吸入菸草燃燒產生的煙霧後呼出的煙霧,其中包含吸菸時產生的許多有害物質。二手菸的組成與主動吸菸時吸入的煙霧類似,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質。

被迫吸二手菸的人患癌概率更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更高的暴露程度:被迫吸菸者在接觸二手菸時,通常暴露於較高濃度的煙霧中,尤其是在封閉的空間內。他們長時間暴露於二手菸中,使得有害物質更容易進入他們的呼吸道和肺部組織,增加了癌症發生的概率。

組成物質的差異:儘管二手菸與主動吸菸時吸入的煙霧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二手菸中的某些物質濃度可能更高。例如,二手菸中的多環芳香烴含量較高,而這些物質已被證實與多種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長期暴露於二手菸中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致癌物質的影響。

個體敏感性差異:每個人對二手菸的敏感程度存在差異,有些人可能對二手菸更敏感。一些個體可能具有較低的代謝能力或較弱的清除機制,導致他們更容易受到二手菸中有害物質的損害。

累積暴露效應:長期接觸二手菸可能會導致有害物質在身體內的累積。這些物質在被迫吸菸者的身體組織中逐漸積累,對細胞和基因產生損害,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三、吸菸的其他健康危害

呼吸系統疾病:吸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氣管哮喘的重要危險因素,其導致的氣道炎症和損傷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心血管疾病:吸菸會導致血管內皮損傷、血液黏稠度增加和動脈硬化等,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儘管尼古丁本身可能不直接致癌,但香菸中的其他化學物質以及吸菸的其他健康危害已被廣泛研究和證實。吸菸與多種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此外,被迫吸菸者也面臨更高的致癌風險,因為他們暴露於吸菸產生的有害物質更多且時間更長。因此,強烈建議人們遠離吸菸和二手菸,以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