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口服安眠藥120粒,只為睡個好覺?專家:這種情況要警惕!

環球網 發佈 2023-11-28T04:23:24.412504+00:00

來源:新民晚報 普通人服用上百片安眠藥無異於自殺,但對於23歲的孫小姐(化名)來說,只是為了讓自己能舒服地睡個覺。但是,孫小姐服用的安眠藥屬於國家管制藥物,到處想辦法找藥已嚴重干擾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終於,她主動走進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到物質成癮科尋求幫助。

來源:新民晚報

普通人服用上百片安眠藥無異於自殺,但對於23歲的孫小姐(化名)來說,只是為了讓自己能舒服地睡個覺。但是,孫小姐服用的安眠藥屬於國家管制藥物,到處想辦法找藥已嚴重干擾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終於,她主動走進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到物質成癮科尋求幫助。

今天是國際禁毒日,全稱「禁止藥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物質成癮科主任杜江看來,藥讓人上癮,不是一件新鮮事。近年來,安眠藥、止咳水成癮的患者越來越多,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隨意加藥,從1粒吃到120粒

孫小姐剛剛大學畢業,服安眠藥已4年多。最早出現失眠症狀是高考時,由於學習壓力大,整晚睡不著,就到醫院配了「思諾思」。一開始每天遵醫囑服用1粒,後來覺得效果不好了,再去看病嫌麻煩,就給自己加藥。

由於長期服藥,孫小姐對藥物出現了耐受性,服用劑量也越來越大。4年裡,她從吃1粒變成2粒,2粒變成4粒,再到20粒,逐漸增加到了120粒

「我已沒有正常的生物鐘,作息全靠藥物。這種藥每次只能配一點,於是我只能到各家醫院去配藥,感覺非常痛苦。」孫小姐說,即便如此,配來的藥也根本不夠吃。而服藥上癮的生活,不敢對朋友講,整個生活圈越來越窄,性格也變得悲觀。

杜江告訴海岸君,安眠藥成癮是一種常見的藥物依賴,這類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能隨意更改劑量。比如,服用安眠藥後,如果出現耐受性、效果不佳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來就診,不要隨意增加藥量。

孫小姐在醫院接受住院治療,用其他長效藥物進行替代,2周後出院。但出院並不是治療的終點,還要定期隨訪。可惜,孫小姐回家不久又吃上了安眠藥,之後又來住院戒斷過一次,此後便失訪,再也沒有來過。

很多成癮患者的特點就是這樣,容易復發。因此需要很強的主動性去戒斷,也需要家屬的配合監督。遺憾的是,很多家屬並不了解這種疾病的特點,不是一味指責,就是幫忙找藥,導致患者戒斷異常艱難。有不少住院病人出院後就失訪了,無從知道他們的後續。」杜江表示。

這些年,隨著生活壓力增大,精神障礙、睡眠障礙群體數量上升,服用安眠藥的人增多,並且年齡呈下降趨勢。杜江告訴海岸君,僅僅從精神衛生專科機構的門診和住院人群來看,住院患者就有將近40%使用過安眠藥;門診患者中有50%開過安眠藥

任何藥物都有不良反應,安眠藥也不例外,主要包含依賴性和認知功能的下降等。其實,只要按照醫生建議合理、規律、科學使用,出現不良反應的機率會大大減小。但是,本身有心理健康問題、物質使用障礙的患者更可能產生藥物依賴,不規律、大劑量用藥等濫用藥物的情況下可導致成癮。

買多盒止咳藥被公安盯上

和安眠藥類似,咳嗽藥也會成癮。前兩天,杜江就接診了一位因止咳藥而成癮的小伙子。20歲的小李在藥店購買了止咳藥「右美沙芬」片劑。這是一種非處方藥,但是購買需要實名登記。由於一口氣買了多盒,藥店後台自動聯網公安報警,很快,警察就找到了這位患者,並通知他的家屬。

家人發現他服用止咳藥上癮,將他強行送入醫院。但是,小李卻否認自己服藥。杜江發現,小李由於距離末次服藥時間已經兩天,來的時候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戒斷症狀,瞳孔直徑變大,手微微顫抖,皮膚潮濕、出汗,雖然意識尚清晰,但情緒非常不穩定。經和家屬協商,醫生把小伙收治入院接受治療。

「為尋求一時刺激而大量服用止咳藥的年輕人並不是個案。一些止咳藥能產生鎮咳作用,也帶來一定的愉悅和欣快感。」杜江指出,在年輕人中,多種藥物混用也是常見的情況之一,所涉及到的藥物甚至還有類固醇類藥、止痛藥等。

超劑量濫用該藥物後,會產生神智錯亂、運動失調、傷害他人及自我傷害行為,而除了帶來精神和軀體傷害外,超量服藥甚至存在著急性藥物中毒導致死亡的風險。因此,杜江表示,在服用精麻藥品時要謹遵醫囑,切不可自行診斷服藥或更改劑量頻次。

「近年來,醫院、藥房聯網對特定藥物進行管制,對防治藥物濫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這還遠遠不夠。」杜江表示,做好心理疏導、改善家庭環境、加強禁毒宣傳教育是很重要的對策,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三方聯動,共同努力

作者:左妍(新民晚報·金海岸工作室)

圖片:採訪對象提供 Pexels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