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癌症高發,與吃肉有關嗎?柳葉刀研究:2種肉,建議國人少吃

勇醫生科普聊 發佈 2023-11-30T16:44:40.084958+00:00

生活中很多人非常喜歡吃肉,肉的種類非常多,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但是近幾年來,關於肉的傳言也越來越多。網上有人說常吃肉容易增加患癌的風險,我國癌症高發是跟吃肉有一定的聯繫,如今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一旦患上癌症,只能通過放療或者化療等方式來延長壽命。

生活中很多人非常喜歡吃肉,肉的種類非常多,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但是近幾年來,關於肉的傳言也越來越多。

網上有人說常吃肉容易增加患癌的風險,我國癌症高發是跟吃肉有一定的聯繫,如今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一旦患上癌症,只能通過放療或者化療等方式來延長壽命。

現在提出癌症和吃肉有關,難免會讓人感到擔憂,那麼這個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肉到底還能不能吃呢?

01

我國癌症高發,與吃肉有關嗎?

有相關數據顯示,肉類消耗量占全世界範圍的28%,全球一半的豬肉消費產生在我國,國內大約有860億美元的肉類市場。

根據《2016全球糧食政策報告》披露的數據,我國人均肉類消費約為59公斤,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中建議的推薦值一倍(人均27.4公斤/年)!

那麼,吃肉真的跟癌症直接相關嗎?中國工程院院士、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表示,日常適量吃肉即可,無需過多的恐慌。

02

柳葉刀研究:2種肉,建議國人少吃

發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赫捷院士和陳萬青教授牽頭的一篇關於中國常見癌相關的致癌風險因素論文中提到,相關致癌風險因素高達23種,其中飲食方面,紅肉和加工肉食用過多也被列入其中。

紅肉是指豬肉,牛肉,羊肉等,吃太多會加重代謝負擔,攝入過多會升高壞膽固醇,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加工肉包括香腸製品、火腿製品、醃臘製品等,其中含有的亞硝酸鹽對腸道菌群代謝會產生影響,亞硝酸鹽還可促進亞硝胺的形成,長期吃會有致癌風險。

大家不必過於恐慌,對吃肉致癌的研究其實就是為了提醒大家,不要使勁吃肉!吃肉過多和吃肉過少,其實都不好,適當吃肉才對身體有好處!

目前,根據《中國膳食指南推薦》每個成年人每天應攝入40~75g肉為宜。不合理的膳食才是引發癌症的禍根,不應該單純地「甩鍋」在肉身上。

03

生活中,應該如何健康吃肉呢?

適當吃肉:建議每天吃肉不超過75克,以保持合理的蛋白質攝入。如果您是素食者或希望減少肉類攝入,可以選擇其他蛋白質來源,如豆類、堅果和種子等。

選擇健康的烹飪方式:烤、蒸、煮或炒肉是最健康的烹飪方式。儘量避免油炸或煎炸,因為這會增加脂肪和熱量的攝入。

多樣化飲食:我們應該多樣化地選擇蛋白質來源,包括家禽、魚類、豆類、堅果和種子等。這樣可以確保我們獲得足夠的蛋白質,並且可以減少對單一來源的依賴。

控制鹽和油的攝入:在烹飪時,應該儘量減少鹽和油的攝入。您可以使用低鹽和低脂肪的調味料來增加味道,或者使用香料和香草來調味。

均衡飲食:我們應該保持均衡的飲食,包括吃足夠的蔬菜和水果來提供足夠的營養。肉類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但我們應該確保與其他食物一起食用,以保持均衡的飲食。

總之,適當吃肉並選擇健康的烹飪方式是健康飲食的關鍵。多樣化飲食和控制鹽和油的攝入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健康並減少患病的風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