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下沉」,誰受益?——呂梁市人民醫院組團引進「北京名醫」的啟示

呂梁日報 發佈 2023-12-01T21:46:56.219498+00:00

□ 本報記者 馮海硯 通訊員 劉建輝4月21日,呂梁市人民醫院整體搬遷至呂梁市醫療衛生園區。喜遷新址,醫院「抖」出了新姿態。事實上,這種新姿態早在今年一月份就開始了。從1月14日起,醫院每周都會安排來自首都北京的「名醫」坐診,開展臨床醫學指導。

□ 本報記者 馮海硯 通訊員 劉建輝

4月21日,呂梁市人民醫院整體搬遷至呂梁市醫療衛生園區。

喜遷新址,醫院「抖」出了新姿態。事實上,這種新姿態早在今年一月份就開始了。從1月14日起,醫院每周都會安排來自首都北京的「名醫」坐診,開展臨床醫學指導。

這一「姿態」也是呂梁市人民醫院在我市積極探索「柔性引才」新模式的大背景下,實施「人才興院」工程與北京朗豪醫療集團的一次深度合作。雙方圍繞打造消化內科、甲狀腺和乳腺外科、婦科、超聲科、泌尿外科、小兒外科、小兒和新生兒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等8個精品學科,組織北京專家團隊定期「下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幫扶與指導。「每個學科的專家團隊,每天至少一名專家來我院幫扶,主要有坐診、教學查房、手術教學、理論授課、疑難病例分析、多學科討論等工作。我院也每年至少選派20名骨幹醫師到北京知名三甲醫院進行中長期培訓進修。每年組織北京知名三甲醫院專家開展至少一場高規格大型義診活動。」呂梁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喬曉紅介紹說。

截至6月底,已有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等國內知名三甲醫院的「下沉」專家147人次;完成外科手術46台,消化內鏡下手術4台,無痛支氣管鏡下操作19例,超聲介入治療70例;科室內理論授課42次,全院講座2次,全市講座2次;接診門診患者1200餘人次;科內查房300餘人次。

專家「下沉」,誰受益?

(一)

「回去吃一段時間藥再看看,要注意多活動。」近日,記者專程來到呂梁市人民醫院進行採訪。在醫院婦科,郭佳義教授剛剛做完一台走到病房還沒來得及緩口氣,就被患者王女士追到了醫生辦公室。郭佳義一邊仔細盯著王女士拿來的影像資料,一邊和王女士認真交流。站在郭佳義教授身後的是呂梁市人民醫院婦科主治大夫席小英和護士長張君娥。

郭佳義教授是北京積水潭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也是此次呂梁市人民醫院與北京朗豪醫療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引進的北京醫學專家。他幫扶以來,開展了許多婦科良、惡性腫瘤的微創手術,同時也幫助指導腫瘤的綜合治療。

「通過這段時間的專家『下沉』教學帶動,我們婦科的患者量不斷上升,有一些之前留不住的患者,目前也在逐漸增加。」席小英最大的感受就是專家來了,不僅患者願意留下,更重要的是科室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厚了。醫護人員時時處處想著能從北京專家身上學到什麼,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提升自己。

席小英的切身體會在其他幾個科室的醫護人員身上也得到了印證。「北京的專家來了以後,科室收治的重症患者數量也多了,具有很強的教學意義。目前普通門診留給專家的不多,這也正是關鍵之處:科室把疑難重症患者篩選出來留給專家,充分利用專家每次『下沉』的時間展開教學。」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韓海燕介紹說。

3月17日,北京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王建龍主刀開展了1例「雙鏡聯合治療輸尿管狹窄導致的輸尿管結石手術」。這一具有代表性的高難度手術不僅開創了呂梁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的手術先河,在呂梁市,甚至在整個山西省也是少有的高難度複雜性手術。當天,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劉榮耀配台操刀,手術下來,劉榮耀受益匪淺。「自從專家來以後,我們泌尿外科患者量明顯提升,高難度手術做得也越來越多,比如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腹腔鏡腎癌根治術、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腹腔鏡腎上腺瘤切除術、腹腔鏡嗜鉻細胞瘤切除術,最主要的是借力北京專家技術優勢,我們的技術也提高不少。」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北京醫院向國家科技部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動健康和人口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老年泌尿功能減退綜合管理模式應用推廣(核心)示範中心也在呂梁市人民醫院掛牌。

醫院超聲醫學科在今年2月中旬組織過一次大型講座,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超聲醫學科主任醫師郭瑞君教授和副主任醫師曹文主講。「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科普,是一次普及理念的講座。通過這次講座,讓超聲醫學科的醫生對超聲醫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知道了超聲醫學可以做哪些以前不能做的事情。」

這次講座的主題是「肌骨超聲治療學術」,科室的患者從檢查到治療,結構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講座結束後,醫院骨科醫師也經常來超聲醫學科進行學習,一起參與討論,參與患者的治療,多學科會診雛型漸漸凸顯。現在呂梁市人民醫院每周的會診患者達到二三十例,每次治療都有十幾例,肌骨超聲平台已經初步搭建成功。

(二)

專家「下沉」帶來的一個最直觀的變化就是「病人回流」。

2月中旬,一位患者在基層醫院做檢查,發現腸內有不明確腫物,本打算去省城醫院做進一步的診斷,後來聽說呂梁市人民醫院每周都有北京的專家坐診,果斷預約掛號。當日坐診的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劉春濤,劉春濤對患者進行了無痛胃腸鏡檢查,確診腫物為脂肪瘤,並明確表示無需手術治療。從預約掛號,到檢查診斷,再到詳細問診不到兩個小時,劉春濤讓患者一顆懸著的心落地了。患者家屬激動地說:「在家門口看北京專家,省時省力也安心!」

原解放軍總醫院小兒內科主任醫師王航雁和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主任醫師花少棟輪流在呂梁市人民醫院小兒內科進行幫扶指導,王航雁主攻小兒神經系統方向,花少棟主攻新生兒方向。隨著兩位主任專家的到來,醫院小兒內科門診的患者數量明顯提升。很多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家長帶孩子前來就診。「小兒內科在專家的幫助下,提升了新生兒疾病治療的認知,進一步幫助新生兒治療方向的能力技術的提升,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最終受益的是呂梁山區的小兒患者。」任俊梅是呂梁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專家的常態化「下沉」也幫助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患者省去了去省城太原、首都北京看病的花費,在治好病的同時,確實為更多的患者家庭節省了經濟開支。

專家「下沉」,讓病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專家「下沉」,讓患者少花錢、少跑路、治好病,讓健康觸手可及。

(三)

5月27日,呂梁市人民醫院與北京醫療專家團隊再度攜手,開展北京多學科專家進呂梁送健康義診活動,為我市一線醫生舉辦臨床超聲專項技術培訓班,並召開「人才引育」工作座談會等一系列活動。

義診活動中,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宣武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的20餘名專家分赴呂梁市人民醫院臨床診治,熱情接待前來就診的群眾,詢問病史、了解病情、解答疑問,針對性地提出診治方案或建議,讓呂梁群眾在家門口就享受到與北京同質化的醫療服務。

義診活動前,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高彥彬教授,北京積水潭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碩士生導師滿立波教授向全市各級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分別作了學術報告;呂梁市人民醫院聯合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肌骨及淺表超聲專委會舉辦臨床超聲精準診斷專項技術培訓班,北京來呂醫療專家團成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超聲科主任醫師郭瑞君教授等5位肌骨超聲專家授課,全市各醫療衛生機構相關學科負責人及省內外超聲專業醫務人員300餘人參加,線上學習點擊量超過10萬人。

呂梁市人民醫院的這一新姿態切合了全市「人才引進」政策,也在實踐中擴大了「柔性引才」的持續效應。無論是強化與北京「下沉」專家的溝通聯繫,還是積極助推「傳幫帶」作用,專家「下沉」只會讓更多的學科實訓基地落戶呂梁,也為呂梁醫療衛生事業培養出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技術骨幹隊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