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一住宅驚現赤鏈蛇,一身火紅色皮膚,是否有毒和吃蟾蜍有關?

六維自然 發佈 2023-12-02T23:19:23.673888+00:00

按照蛇類的毒性劃分分類,可根據其毒性來區分為毒蛇和無毒蛇,在已知的蛇類數量超過2500種,其中無毒蛇占據了大部分,約有1500多種,剩下的有毒蛇或微毒蛇類。

按照蛇類的毒性劃分分類,可根據其毒性來區分為毒蛇和無毒蛇,在已知的蛇類數量超過2500種,其中無毒蛇占據了大部分,約有1500多種,剩下的有毒蛇或微毒蛇類。此外,還有一些蛇類介於毒蛇和無毒蛇之間,其毒性難以確認。

近日,貴州安順一小區的居民報警稱在住宅區發現一條身披火紅色的蛇,有些擔心其可能是毒蛇,若不小心被咬,很有可能會傷人,希望消防員前來抓蛇。

消防員迅速趕到現場,但該蛇已不知所蹤。經過耐心搜尋,消防員在院垻下排水道發現了這條蛇,其體型不大,約一米長,消防員使用捕蛇夾準確將蛇控制住,並將蛇帶離人們居所。

據觀察,該蛇應為赤鏈蛇,赤鏈蛇的外形易於辨認,因其身上具有60條以上的紅色窄橫紋而得名,體長一般在1-1.5米左右。但其毒性的確認尚待研究,有人認為其為無毒游蛇,也有人認為其具有毒性。

  • 赤鏈蛇是蟾蜍的天敵獵食者

赤鏈蛇是一種在國內廣泛分布的蛇種,其分布區域包括雲南、海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等地。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稱呼,例如火三更、火赤鏈、紅斑蛇、燥地火鏈、紅百節蛇、紅麻子等等。赤鏈蛇通常生活在丘陵、山地、平原、田野村舍以及水域附近。

赤鏈蛇的食物主要包括蛙類、蜥蜴和魚類等,尤其擅長捕食蟾蜍。由於蟾蜍體表有許多疙瘩,還有腺體可以分泌白色毒液,大多數動物都不敢獵食蟾蜍。然而,赤鏈蛇卻能夠纏住蟾蜍並咬破其氣囊防禦,以便將蟾蜍吞食。

因此,有人認為被赤鏈蛇咬傷的人是否會中毒,取決於赤鏈蛇最近吞食的食物。如果赤鏈蛇最近捕食了大量的蟾蜍,那麼它口中可能帶有蟾蜍毒液,從而會使人中毒。考慮到赤鏈蛇屬於蛇目游蛇科鏈蛇屬的一種,將其視為一種無毒蛇更為恰當。

  • 為什麼又將赤鏈蛇作為毒蛇?

毒蛇和無毒蛇最基本的區別在於毒蛇具有毒腺和毒牙,可以注射毒素,而無毒蛇則沒有毒腺。然而,有些游蛇其上頜牙無溝亦無管,卻具有毒性,例如虎斑頸槽蛇和赤鏈蛇等。這是因為它們均有達氏腺,達氏腺是蛇體內一種複雜的管狀腺體,含有特有的漿液細胞。

因此有人認為赤鏈蛇是一種微毒的毒蛇,是一種後溝牙的毒蛇,其毒腺就是達氏腺。被咬者通常會中輕微毒或者不中毒,是因為其後溝牙兩顆毒牙分布在靠喉頭的部位,後溝牙很難咬破皮膚,也就沒有中毒的可能。如果被猛咬,就會導致中毒,通常會出現傷口紅腫、皮疹和蕁麻疹等中毒過敏表現,對於過敏體質患者來說,可能存在生命危險,因此應該及早就醫。

但達氏腺並不是毒蛇所獨有的,無毒蛇的口腔內同樣存在達氏腺,因此不能用來區分毒蛇和無毒蛇,加上赤鏈蛇的牙齒無溝也無管,不與毒腺相連,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毒牙

無論赤鏈蛇其是否有毒,都不應該惹怒它,因為赤鏈蛇攻擊兇猛,一旦被抓住就會亂咬,尤其喜歡咬住東西不鬆口。雖然它不會主動攻擊人,但是如果感到危險,赤鏈蛇也會反擊攻擊人的。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大自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