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樁長期被模糊甚至被顛倒了的公案

黨史博覽 發佈 2023-12-05T02:10:32.238360+00:00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舉行。前排左起:康生、毛澤東、王稼祥、朱德、項英、王明。

文/曹春榮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舉行。圖為六屆六中全會主席團成員合影。前排左起:康生、毛澤東、王稼祥、朱德、項英、王明。後排左起:陳雲博古、彭德懷、劉少奇、周恩來、張聞天


毛澤東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前後的遭際,歷來被人們視為博古中央排擠、打擊毛澤東,而共產國際重視、維護毛澤東的鐵證。因為前者(具體到博古本人)不僅阻撓毛澤東進入黨的領導核心,甚至不通知毛澤東出席中央全會;二蘇大上,又只讓毛澤東做了掛名的中華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倒是共產國際竭力主張毛澤東升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才使博古等人的「陰謀」沒有得逞;而毛未能繼續兼任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則有違共產國際的本意。這又是一樁長期被模糊甚至顛倒了的公案。

讓毛澤東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是中共中央向共產國際建議的

中共六屆五中全會的召開醞釀已久。早在1932年12月19日,臨時中央準備遷入中央蘇區前夕,就給共產國際執委會政治書記處政治委員會去電:「建議在(中共)中央遷至中央蘇區後召開第五次全會,以便總結近兩年來的鬥爭經驗,並確定目前的主要任務和蘇維埃運動的策略。」並稱此議已經共產國際政治代表埃韋特同意,單等共產國際執委會方面的意見和批示了。共產國際執委會東方書記處於當年12月21日電復中共中央,指出:「中共中央(六屆)五中全會只應在王明到來後召開,他應是這次全會上的主要報告人之一。」當時共產國際已同意王明回國,並通知了中共中央做好接人並護送他去中央蘇區的準備。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將六屆五中全會選舉名單初擬方案呈報共產國際執委會國際聯絡部駐上海代表格伯特,由他轉報國際執委會批准。這從格伯特於1932年12月27日從上海拍給皮亞特尼茨基的電報,可以看得出來。格氏在電文中說:

「同意(中共)中央的意見,我們建議將中央委員會的以下人員組成交給(中央蘇區):(中共中央)政治局由13名委員(其中兩名不在國內)和5名候補委員組成:第1號波戈列洛夫(即博古),第2號伊思美洛夫(即張聞天),第3號趙容(即康生,後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第4號陳雲,第5號沃羅夫斯基(即黃平),第6號莫斯克文,第7號布林斯基(即任弼時),第8號項英,第9號鄧發,第10號毛澤東,第11號王雲程(時任中國共青團書記),第12號王明,第13號斯皮里多夫(即張國燾)。」「書記處由6人組成,第1、2、4、6、7、8號,書記:第1、6、8號。」

電文最後寫道:「改組將在(中央)蘇區(中共中央)全會上進行」,要求「共產國際執委會方面儘快電告彼處意見和(可能的)變化」。

上述電報清楚地表明,是中共中央主動向共產國際提議毛澤東進入中央政治局為正式委員。這本是順理成章之事,因為毛澤東從六屆三中全會起就恢復了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如今轉正,合情合理。當然,這也可以看作博古中央寬宏之舉,他們並沒有因為毛澤東常常「自以為是」「另搞一套」而排斥他。這也恰好表明了博古中央在對待毛澤東的態度上和共產國際是一致的。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政治書記處政治委員會,於1933年8月3日批准召開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並提出了議程建議,布置了全會的文件準備工作。該委員會又於同年10月7日致電中共中央,表明對中共中央關於六屆五中全會選舉名單初擬方案的態度。電文說:

「你們關於(中共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組成人員的建議,總的來說,我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從你們的名單中取消了候選人盧福坦和羅登賢,最好讓朱德和顧作霖進入政治局來代替他們。為明確起見,我們重複一下政治局組成人員:莫斯克文、項英、布林斯基、波戈列洛夫、趙容、廖陳雲(即陳雲)、張國燾、毛澤東、王明、伊思美洛夫、鄧發、朱德和顧作霖。(中共)中央書記處可以由三人組成,但考慮到要到各處去,我們建議由以下五人組成:莫斯克文、項英、王明、張國燾和波戈列洛夫。」

該電報再次證實:讓毛澤東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是中共中央建議,而經共產國際批准的。儘管共產國際也對中共中央的建議名單作了一些調整,卻更加彰顯了這一事實。

1933年11月4日,埃韋特從上海發給皮亞特尼茨基和康生的電報,反饋了中共中央對共產國際方面10月7日電報的意見。電文稱:

「(中共)中央告知:1.同意政治局和書記處的組成人員,但是我們建議還設三名候補委員,即斯拉文(即李竹聲)、科穆納爾(即王稼祥)和劉少奇。書記處,由於(在中國)缺少王明,我們建議在前線的張國燾和莫斯克文參加。在首府(指瑞金)只有波戈列洛夫、項英出席革命軍事委員會會議因此我們還建議伊思美洛夫和廖陳雲參加書記處。」

1934年1月15日至18日,中共六屆五中全會在瑞金沙洲垻黃竹堪下的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召開。會議改選的中央政治局,由正式委員博古、張聞天、周恩來、項英、王明、陳雲、康生、任弼時、張國燾、毛澤東、顧作霖等11人,以及候補委員朱德、王稼祥關向應、劉少奇、鄧發、凱豐、李竹聲等人組成。中央政治局內設立中央書記處(同時也是中央常委會),由博古、張聞天、周恩來、項英、陳雲等5人組成,博古為總書記。這個選舉結果,基本上維護了此前中共中央和共產國際就這一問題幾番磋商後達成的共識。這也就雄辯地表明了選舉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始至終是中共中央,當然也是博古的本意,所以也就不存在博古中央或博古本人要排斥毛澤東,而共產國際堅持要推毛澤東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事。

博古沒有通知毛澤東出席六屆五中全會的說法令人難以置信

與上述成說相伴而生的,還有「博古竟然沒有通知毛澤東出席這次全會(即六屆五中全會)」的說法。然而,這個說法令人難以置信。在小小的瑞金縣開中央全會,博古有必要瞞毛澤東,又可能瞞得住嗎?莫說毛澤東是准政治局委員,就是已有的政治局候補委員身份,也足以令博古不敢忽視。

當然,毛澤東畢竟沒有出席六屆五中全會。其原因何在?目前有三種解釋:一為「託病」說,二為「準備二蘇大報告」說,三為「不屑出席」說。

聯繫到二蘇大召開前,1933年11月中下旬,毛澤東還在率領中央政府檢查團,先後到興國縣長岡鄉就選舉運動、群眾生活、勞動力調劑與耕牛、公債推銷與合作社運動問題,到上杭縣才溪鄉就鄉蘇政權建設、擴大紅軍、經濟建設、文化教育等問題,進行深入調查;12月分別寫出《長岡鄉調查》和《才溪鄉調查》兩篇調查報告。而六屆五中全會後,緊接著就召開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毛澤東在二蘇大上不僅致了開幕詞,還用兩個半天時間作了長篇政府工作報告,又就代表討論報告情況作了結論,大會結束時還致了閉幕詞。另外,會前,他在大會舉行的閱兵典禮上發表了演說;會中,又由大會主席團推舉向大會作《關於緊急動員的報告》,以及向擴紅運動優勝單位授獎(毛也算是有職有權)。我們可以認為「準備二蘇大報告」說,是毛澤東沒有出席六屆五中全會的原因,相當可信。

再說按慣例,在全委會上就主要議題作報告的,都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像博古、陳雲、張聞天等。毛澤東其時還只是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輪不到他作報告,請假缺席也無大礙。當然,既然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傳》和《毛澤東年譜》,都沒有就這一問題作出解釋,那這個問題就還有討論的時間和空間,就有澄清的一天。

「打毛排張」的 「鐵證」不鐵

毛澤東在二蘇大上只被安排擔任中華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沒有繼續兼任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由張聞天接任。這事向來被當作博古施行「一箭雙鵰、打毛排張」「陰謀」的「鐵證」,而且這一安排並未事先報告共產國際,惹得共產國際不高興。

關於毛澤東在中央政府的職務調整原因,迄今為止尚未見到文獻解釋,只有周恩來、張聞天等人的回憶說明。周恩來的說法是,二蘇大前夕,他曾就張聞天代替毛澤東任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一事詢問博古,提出「似無此必要」。博古表示「因毛澤東不管日常事」,未予理睬。《毛澤東傳(1893—1949)》一書,也採用了周恩來的說法,只是將時間放到了六屆五中全會期間,並且交代了博古等對周恩來所提意見的態度,那就是「堅持原議」。綜合《周恩來年譜》和《毛澤東傳(1893—1949)》的論述,起碼可以知道:第一,沒有讓毛澤東繼續兼任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的原因,是他「不管日常事」。這一條,肯定不是博古或博古等人的捏造。以毛澤東的興趣偏重於戰爭,其經驗也主要集中在指揮戰爭上來看,他是不會把大量時間和精力,耗費在政府日常事務上的。

事實上,二蘇大以後,儘管作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並未大權旁落,徒具虛名,他的主要精力和許多時間,依然放在軍事調研與謀略上。第二,對毛澤東政府職務的調整,是經過相應會議集體決定的,是嚴肅慎重的。「博古等人堅持原議」,可以理解為他們原則性強而靈活性不夠,卻無法跟所謂博古或博古等人一味打壓毛澤東聯繫到一起。

所謂「一箭雙鵰」,語出張聞天。他在延安整風時說:「五中全會後,我被派往中央政府工作,就是把我從中央排擠出去的具體步驟。」「派我擔任人民委員會工作,對於李德、博古同志說來,是『一箭雙鵰』的妙計。」即既排擠了張聞天,又打擊了毛澤東。但是張聞天剛剛在六屆五中全會上被補選為中央委員,並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中央黨報委員會主任,上升為第二把手,所以不難看出:博古並沒有因為在「福建事變」和統一戰線等問題上與張發生過分歧,而排擠張。再則,讓張擔任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並沒有妨礙或剝奪他參與黨的核心領導權,反而使他因此被補選為中革軍委委員,參與當時最重要最緊迫的軍事決策。今天回過頭來看,張聞天的上述說法難免帶有較深的時代印記和主觀色彩。

博古事前是否向共產國際或其在華代表,徵詢過對調整毛澤東在中央政府任職的意見,不得而知。但從博古的秉性、人品和組織紀律觀念及原則性來看,他不至於在未經與共產國際或其在華代表溝通的情況下,貿然作出上述人事調整。況且當年的共產國際遠東局經常直接出面,干預中共的人事問題,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又況且博古對毛澤東素懷敬畏之心,並時時牢記共產國際要自己尊重毛澤東,努力團結他一道工作的訓勉。博古對這位年長自己14歲的兄長、前輩,雖不能親密無間,只好敬而遠之,卻斷不至於背後下黑手、毒手。這是有大量此前及此後的史實為證的。


責編:劉忠輝

編審:鄭國偉

製作:王喻


本文為《黨史博覽》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等。侵權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