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疼痛、視物模糊……這個病如果沒有及時發現,連醫生都犯難!

河南省婦幼保健院 發佈 2023-12-06T13:18:33.707880+00:00

4年前,張阿姨經常出現眉間不舒服、微微疼痛的感覺還以為是鼻竇炎2年前,她偶爾看東西模糊沒有放在心上直到一個多月前張阿姨突然暈倒……「你這個很有可能是三叉神經鞘瘤」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門診單嶠主任拿著核磁片子對張阿姨說道一個多月前,張阿姨突然暈倒,持續數秒後清醒,摔傷了面部


4年前,張阿姨經常出現眉間不舒服、微微疼痛的感覺

還以為是鼻竇炎

2年前,她偶爾看東西模糊

沒有放在心上

直到一個多月前

張阿姨突然暈倒……


「你這個很有可能是三叉神經鞘瘤」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門診

單嶠主任拿著核磁片子

對張阿姨說道


一個多月前,張阿姨突然暈倒,持續數秒後清醒,摔傷了面部和四肢。家屬趕緊將她送到當地醫院,做頭部CT檢查顯示右側「中顱窩底占位性病變」。當地醫院認為手術風險很高,建議去北京頂級醫院手術。家人多方諮詢、多地奔波,上網查詢專業平台,看到網上資料顯示在國內部分三甲醫院有個案報導。經過綜合考慮,家人帶張阿姨來到了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神經外科,找到了神經外科主任單嶠。



她在4年前出現經常眉間不舒服的感覺,當時按「鼻竇炎」對症治療,沒做特殊處理;2 年前,偶爾出現視物模糊,沒有特殊治療。沒想到,竟然是腫瘤。


經過詳細的檢查,發現腫瘤位於右側中顱窩底,鞍旁海綿竇區及岩骨尖處,累及蝶竇、斜坡,包裹部分頸內動脈,此處走行有三叉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等重要神經組織結構,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單嶠團隊設計了周密的手術方案設計,術前討論,團隊決定採取的手術方案為:右側額顳開顱硬膜外入路顱中窩底占位病變切除術。


手術被安排到了5月23日上午8點, 病人右額顳弧切口入路,沿顳部顳肌筋膜深部分離皮瓣,暴露眶外側壁、顴弓,銑刀橫斷顴弓,分離顳肌懸吊固定,銑開骨瓣,打開腰大池引流管,緩慢釋放腦脊液,處理蝶骨嵴及顳底部骨質,完全暴露顳底結構,可見病變位於顳底部硬膜間,局部膨隆,觸之質軟,有張力,剪開外層硬腦膜可見淡黃色病變組織,前內至海綿竇,後至岩骨三叉神經節附近,周圍骨質破壞變薄,可見腫瘤基底與三叉神經V3關係密切,小心分離海綿竇、頸內動脈、V3附近病灶,分塊全切病變組織。歷時近6個小時,下頜神經保留,腫瘤被完全切除。


術後,張阿姨沒有出現眼看東西模糊、肢體運動障礙、說不清楚話等情況,目前恢復良好。



「什麼是三叉神經鞘瘤?」


三叉神經鞘瘤是第二常見的顱內神經鞘瘤,絕大多數為良性腫瘤,但也有惡性腫瘤的報導。三叉神經鞘瘤好發於 40~60 歲的女性。



「三叉神經鞘瘤有哪些臨床表現?」


由於三叉神經鞘瘤涉及的解剖位置非常複雜,並在多種功能活動區域的位置不同,故其有多種臨床表現。

一側的面部疼痛或感覺減退往往是最早出現的症狀, 而後逐漸出現咬肌萎縮、復視、共濟失調等症狀。當三叉神經鞘瘤位於後顱窩時,會出現間歇性的面部疼痛;當腫瘤位於中顱窩時,則出現持續性面部疼痛;當腫瘤壓迫動眼神經或外展神經時,會導致復視等症狀;還有極少數的三叉神經鞘瘤可能會伴發瘤內出血。



三叉神經鞘瘤手術主要是與腫瘤對神經的損傷,以及術中對神經的損傷有關係。如果是手術非常順利,沒有造成三叉神經及周圍神經損傷的話,那有可能沒有後遺症,術後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但是如果對於三叉神經造成了損傷,那可以導致一側面部的麻木症狀,也可以引起角膜的反覆性的潰瘍。甚至可以引起這一側的眼睛失明,是很嚴重的。

手術過程可能損傷面神經,引起術後面癱,如:額紋消失、眼瞼閉合不全、鼻唇溝變淺、嘴角下垂並向對側牽扯、不能撅嘴、不能吹口哨鼓氣時嘴角漏氣等。

另外,如果術後出現感染或者出血的話,甚至有可能危及到生命,導致病人死亡或者引起嚴重的後遺症,比如肢體偏癱等。

針對三叉神經鞘瘤的治療,如何儘可能地減少術後的併發症,是治療的關鍵。因此,手術方式與手術路徑的選擇至關重要。希望患者朋友們及時發現,儘早去正規醫院治療。


( 投稿郵箱zdsfy@126.com)


文圖:神經外科 王向輝 陳鵬

編校:史艷香 冀冰冰

審核:華小亞 史艷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