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厭食症「嗎?治療這種疾病有了「上海模式」

上觀新聞 發佈 2023-12-07T19:25:03.057181+00:00

你聽說過「厭食症「嗎?它是一種慢性進食障礙的臨床表現,患者往往通過拒食、節食、導吐、導泄等方式降低體重,雖發病率低,但死亡率卻高達5%~15%。

你聽說過「厭食症「嗎?它是一種慢性進食障礙的臨床表現,患者往往通過拒食、節食、導吐、導泄等方式降低體重,雖發病率低,但死亡率卻高達5%~15%。

為加快各地對進食障礙這類難治性疾病的醫、教、研、防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進食障礙的規範化治療,提高進食障礙相關工作者的診治水平,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市心理衛生學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進食障礙高峰論壇」於2023年6月18日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召開。

本屆大會主題為「進食障礙基於循證的治療」,與會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進食障礙學科的發展。

論壇介紹了國際進食障礙循證治療新進展和斯坦福治療模式,分享了國際上進食障礙循證學的最新研究進展,分析了中國進食障礙領域的發展現狀,探討進食障礙診療的「中國模式」。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社會工作學專家分享了青少年進食障礙的家庭治療經驗和研究經驗,對青少年進食障礙的環境因素及家庭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

「我們從小到大都沒有接受過有關如何預防、如何面對進食障礙的指導,所以青少年患者父母是亟需這方面的知識的。「香港中文大學的專家社會工作學系榮休教授馬麗莊表示,「家是每個人的安全島,患有厭食症的孩子非常需要家長的照顧。如果我們要幫助這些孩子,首先需要家長的協助。因此,家庭治療非常重要。在英美等國,家庭治療已經有很多相關臨床數據顯示有效。二十年前我已經在香港推行這個方法,之後又在深圳做了數年的臨床研究,在家庭治療的環境下,患者能夠將原先不敢說的信息拿出來討論。更重要的是,通過家庭治療介入,可以打破原先家庭內部一些不良的氛圍。」

從2017年開始,隨著進食障礙臨床和研究的不斷發展和深入,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進食障礙診治中心採用進食障礙MDT多學科診療模式,多學科團隊包括精神科醫生護士、心理治療師、內科醫生、兒科醫生、營養學家、婦科醫生以及社工等,通過雙向聯絡會診以及雙向聯絡轉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眾多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幫助。

進食障礙的難治性促使防治關口前移,業界更加重視其預防。今年4月份,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了《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這是迄今為止力度最大的有關提升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文件。通過開展醫教結合的相關工作,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進食障礙診治中心將對學生人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相關研究,更好地預防青少年學生的進食障礙。

「未來,進食障礙診治中心將加強門診治療的建設。對於輕度患者來說,一周一至兩次的心理治療是可行的。但對於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來說,這些治療的量是不夠的。通過評估,他們可以每天到醫院進行2~6小時的治療,包括飲食的管理、心理治療等,以個體或家庭等形式進行。」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陳珏表示,「希望進食障礙診治的MDT多學科診療模式,也就是『上海模式』,可以通過進食障礙協作學組這一平台進一步推廣到全國,提高中國的進食障礙防治水平,幫助更多的患者和家屬。」

記者:吳會雄

編輯:邱彩紅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