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靖遠縣中醫院2023年三伏貼預約開始了

靖遠發佈 發佈 2023-12-16T23:39:14.488408+00:00

仲夏已至,為大力推廣中醫藥文化和中醫「治未病」理念,以中醫"冬病夏治"與"春夏養陽"等理論為依據,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靖遠縣中醫院2023年「冬病夏治」三伏貼預約開始了。什麼是三伏貼三伏貼是一種膏藥,也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法、預防醫學手段。

仲夏已至,為大力推廣中醫藥文化和中醫「治未病」理念,以中醫"冬病夏治"與"春夏養陽"等理論為依據,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2023年「冬病夏治」三伏貼預約開始了。


什麼是三伏貼


三伏貼是一種膏藥,也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法、預防醫學手段。於農曆三伏天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開展治療。此時肌膚腠理開泄,經絡氣血流注最為旺盛,藉助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甚至起泡,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通過將特殊調配的藥物貼敷於特定的穴位,可使藥物持續刺激穴位,通經入絡,達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通脈,調節臟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臨床症狀,又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三伏貼特色


由於冬病夏治三伏貼貼敷患者眾多,我院根據歷年的貼敷效果及臨床經驗總結制定了固定的穴位貼敷方案,對每一位三伏貼貼敷患者進行問診、脈診及舌診、辨證論治,針對個人具體情況對現有方案進行有效地修改,使得三伏貼穴位貼敷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提高療效作用。


基本作用


一是穴位作用:運用敷貼療法刺激體表穴位,通過經絡的傳導和調整,可糾正臟腑陰陽的偏衰,改善經絡氣血的運行,對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狀態,產生良好的、溫和的治療和調整作用,從而達到以膚固表、以表托毒、以經通髒、以穴驅邪和扶正強身的目的。

二是藥效作用:藥物直接敷貼於體表穴位上,藥性透過皮毛膝理由表入里,滲透達皮下組織,一方面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另一方面可通過經絡的貫通運行,直達臟腑失調、經氣失調的病所,發揮藥物「歸經」和功能效應,從而發揮最大的全身藥理效應。

三是綜合作用:敷貼療法是傳統針灸療法和藥物療法的有機結合,其實質是一種融經絡、穴位、藥物於一體的複合性治療方法,既有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藥物本身的作用,幾種治療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補充,共同發揮整體作用。

適應症


1、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反覆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

2、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肌膜炎、網球肘炎;

3、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脾胃虛寒性疼痛、消化不良;

4、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虛寒性疾病;

5、痛經、產後頭痛、坐月傷風等;

6、小兒反覆感冒、腹瀉、厭食、消瘦、遺尿;



禁忌症及注意事項


1、貼敷對象為2歲以上兒童及成人;

2、貼敷期間,忌酒、生冷、油膩、海鮮、辛辣刺激性之品(俗稱發物食品);

3、貼敷時間:視個人體質皮膚特質而定,一般情況下:成人4—6小時,兒童30分鐘—1小時;

4、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瘙癢均為正常反應,無需處理。不影響療效;

5、貼敷後如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癒;

6、若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需及時到醫院就醫。


三伏貼時間表


2023年的三伏天,是從2023年7月11日開始至2023年8月19日結束。其中,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一共40天,請大家合理安排時間來我院諮詢、預約、貼敷。

伏前貼:2023年6月21日-2023年7月10日,共20天;

初 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 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 日,共20天;

末 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加強貼:2023年8月20日-2023年8月29日,共10天。




聯 系 方 式


針灸康復科:

0943-6124217

15095777322 (馬護士長)

兒 科:

0943-6127243

13893094260(張護士長)


來源:靖遠縣中醫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