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池著手狠狠降本,豐田電動化轉型要「推倒重來」?丨壹觀察

車壹條 發佈 2023-12-17T06:54:16.026802+00:00

雖然本期官方報導中,只公布了電池與氫能兩方面的新技術和新布局,但林林總總的信息與數據匯總到一起,外界能感知到的是豐田對待「電動化」轉型的信心之強烈,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全球第一大廠」的雄厚家底。

在新能源技術上堅持多路線發展的豐田,究竟如何同時保持每一板塊的競爭力?這應該是汽車行業最值得關注的話題。畢竟作為全球銷量排名第一的汽車巨頭,豐田的轉型稱得上整個汽車行業的啟示錄。


而近日豐田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今年5月剛成立的BEV Factory總裁加藤武郎,以及將於7月開始擔任氫能Factory總裁的山形光正,就純電動和氫能源兩個重要版塊的技術研發和事業展望進行了解析,其中共對外公布了超過20項新技術的開發情況。


雖然本期官方報導中,只公布了電池與氫能兩方面的新技術和新布局,但林林總總的信息與數據匯總到一起,外界能感知到的是豐田對待「電動化」轉型的信心之強烈,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全球第一大廠」的雄厚家底。


「推倒重來」


作為研發生產純電動車的重要單元,首次公開亮相的BEV Factory總裁加藤,向外界首度披露了豐田的動力電池計劃。

在現有的電動車運營體系中,超過一半的車型選擇的都是和電池供應商進行合作。然而獨闢蹊徑的豐田卻一出手就是「大手筆」,開局就公布了四套技術含金量極高的新品系列。


計劃於2026年搭載使用的「性能版電池」,可將純電動車型的續航里程提升到1000km。同時成本降低20%,並實現快充時間小於20分鐘的目標。


計劃在2026-27年投入使用的「普及版電池」應用了HEV鎳氫電池上的雙極結構,續航里程比現階段增加20%,快充可以達到30分鐘以內,同時成本降低40%。


此外,2027-28年投入應用的「高性能版電池」在性能版電池的基礎上,採用了高鎳正極材料,因此它能夠在性能版電池的基礎上,續航里程繼續增加10%,快充時間達到20分鐘以內。

至於全固態電池,豐田對這項「電池終極技術」的規劃是將充電時間縮短至10分鐘以內,並且宣布已經突破了很多技術瓶頸,但更多的量產信息則仍在保密之中。


與新電池相伴的,是BEV Factory負責研發的豐田次世代BEV產品。新車型將對電池、平台、製作方式進行全維度創新,其技術水平大致與大眾集團的PPE系列、寶馬新世代產品相當。這意味著,豐田將完全拋棄迄今為止的所有電動車製造經驗,從零開始設計新一代純電動車型。

據了解,新產品將會從雷克薩斯品牌開始投入市場,首款量產車計劃於2026年上市。至2030年,豐田全球BEV銷售規模預計達到350萬台,其中次世代BEV產品銷量將達到170萬台左右。對比其他廠商的計劃,豐田的「純電動目標」仍稱得上保守。


除此之外,豐田將有更多造車技術投入到純電動車型的產品研發中。


例如,與三菱重工業宇宙事業部共同研討將火箭的極超音速技術應用於汽車,進一步降低車輛的行駛阻力。


面對爐火純青的「精益生產」方式,豐田也將隨著純電車型的生產方式變化,摸索出一套全新的生產流程,實現投資和工序雙雙減半。其中包括拆分電動車前、中、後三大塊模塊,以便於快速將電池的進化同步到整車上、一體化鑄造,以及「車輛自動化移動生產線」。

最後一項技術,指的是在組裝中的電動汽車可以自動行駛,自行移動到下一個工序。這樣一來,生產線的傳送裝置和工廠布局就可以大幅度簡化,生產節拍進一步提升,最終的目的就是大幅削減製造成本,將更優惠的產品價格帶給消費者。


除了降本,還是降本


關於氫能,即將掛帥氫能Factory的山形總裁,重點介紹了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商業化落地,最終目的是要通過擴大經營模式,帶給消費者價位更合理的產品。

為了降低氫能汽車的製造成本,此次說明會上,豐田公布了次世代電池單體發電量,具體數值可達到現有電池單體的1.3倍,同時幾乎可以達到電池終身免保養的程度。而在電堆成本減少一半的同時,車輛的續航里程也能增加20%。


這種性能全面提升的次世代電池單體,有望在2026年投入實際應用。


針對削減氫能源自身成本,豐田也制定了全面的舉措,例如計劃在泰國導入與三菱化工機共同研發的實證機器。
該設備可以使用雞糞產生的沼氣,並將氣體用於製造氫氣,從而推進在當地的能源製造。


考慮到常規儲氫罐圓形的設計會占據車輛的大量儲物空間,豐田還帶來了正在研發階段的馬鞍型和平板型儲氫罐,從而讓小型車到大型車的全線產品都能在搭載氫能動力的同時,保留其本身的實用意義。


寫在最後:


可以看出,面對混合動力、純電動以及氫燃料電池的多元化發展方式,豐田選擇的道路無外乎「大力且持續的技術投入」,利用技術優勢豐富每一個細分板塊的骨骼和肌肉,最終通過產品技術優勢以及生產研發端的成本優勢,建立在電動化賽道上的領先。總歸一句話:豐田選擇了「傻傻地做技術」。


如果換到其他企業,這樣的進攻策略或許顯得過於簡單粗暴,威懾力不足。但是對於豐田而言,認真起來的「全球銷冠」確實足以讓競爭對手忌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