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之戰:袁崇煥憑什麼以一萬守軍抵擋住努爾哈赤十萬大軍的進攻

太宗悅史 發佈 2023-12-20T15:47:03.791315+00:00

由於清朝的發源地在遼東,遼東在明朝末年可謂是眾星璀璨,無數有能力的將領就是起源於遼東,而袁崇煥就是其中的一位。崇禎元年,袁崇煥被崇禎提拔為薊遼督師。要知道,薊遼督師可是遼東的一把手,可見其能力之強悍。但無論是哪一位優秀的將領,都會有一場成名之戰,而他的成名之戰,就是寧遠之戰。

由於清朝的發源地在遼東,遼東在明朝末年可謂是眾星璀璨,無數有能力的將領就是起源於遼東,而袁崇煥就是其中的一位。

崇禎元年,袁崇煥被崇禎提拔為薊遼督師。要知道,薊遼督師可是遼東的一把手,可見其能力之強悍。

但無論是哪一位優秀的將領,都會有一場成名之戰,而他的成名之戰,就是寧遠之戰。

天啟六年,努爾哈赤率軍抵達寧遠,但是卻並沒有對寧遠發起進攻,而是將一封信送到寧遠城內,這封信當然是勸降信。

因為他知道寧遠的守將袁崇煥沒有拒絕的理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敢拒絕就是一個死。

寧遠的城內只有一萬守軍,而他有十萬大軍,況且寧遠不可能有任何的援兵。

要知道,在此之前,明軍已經在寧遠組建起一條防線,這條防線就是關寧防線,負責組建的就是清朝官方承認有他在,清朝未必能夠入主中原的孫承宗,而寧遠就是這條防線的頭。

既然如此,為什麼會說沒有援兵呢?因為孫承宗是東林黨,而當時掌控朝廷的是魏忠賢,怎麼可能會放過他?

不過,由於他曾經是朱由校的老師,後台太硬,只能利用言官對他不斷地彈劾,將他彈到主動辭官回鄉為止。

孫承宗已經不在遼東,但遼東總得需要一個人去鎮守,那麼這個人是誰呢?是兵部侍郎高第,魏忠賢用他,只是因為他是閹黨。

但他可不願意去,他有老婆,也有孩子,而當時朝廷一致認定,遼東就是一個地獄,去那裡當官必死無疑。

因為努爾哈赤時不時的就過來打,而明朝又從來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打是肯定打不贏的,但要是敢棄城逃跑的話,將來朝廷追究責任也是一個死。

正是因此,高第不斷的向魏忠賢磕頭求饒,希望魏忠賢能夠放過他,但是魏忠賢卻下定決心要他去遼東,他沒有辦法,只能提起包袱去遼東。

到了遼東的他,做了什麼呢?做了一件相當令人不齒的事情,仗還沒開始打,他就下令撤退到山海關附近。

為什麼這麼做呢?方便逃跑,只有一個人拒絕執行命令,這一個人就是袁崇煥,這也是為什麼努爾哈赤那麼的自信,連打都沒開始打,就叫別人投降。

而袁崇煥的回答是什麼呢?拒絕投降。既然你那麼不識抬舉,那就怪不得我。

對於努爾哈赤而言,寧遠肯定是一觸即潰,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年明朝十二萬大軍都不是他六萬大軍的對手,更何況現如今他在大軍數量方面占有絕對的優勢。

而關於袁崇煥這個名字,他從未聽說過,倘若聽說過的話,在勸降信上肯定會有袁崇煥這三個字,而不是壓根不提。

對於這麼一個無名小卒,有何可懼?

此時的他,絕對沒有想到,他將喪命於這場戰爭。

天啟六年正月二十四日清晨,努爾哈赤正式發起進攻,但是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下午都不見任何的進展,為什麼呢?

因為努爾哈赤之前在戰爭上用的前奏,在這裡根本不奏效。

努爾哈赤雖然有著驕兵悍將,但是他這個人卻相當喜歡耍陰招。

就比如他向明朝宣戰的撫順戰役,當時的他還沒有與明朝決裂,因此,故意放出風聲要與明朝做生意。明朝哪裡想得到這是一個圈套,撫順城門大開,迎接明朝的並不是商隊,而是騎兵的屠刀。

還有瀋陽戰役,仗還沒開始打,他就已經在城內安插一大堆的內奸,戰一開始打,城內的明軍不但要防守城外的後金軍,還得防守城內的內奸,雙管齊下,明軍哪裡受得住?

而袁崇煥還沒有等他兵臨城下就已經將城內的內奸剷除得乾乾淨淨,他是如何剷除的呢?要知道,內奸可不會承認自己是內奸。

因為內奸一般都是外來戶,一家一戶的查,肯定能夠查的出來一大部分,那剩下的一小部分呢?袁崇煥叫民兵在城內駐守,但凡敢冒頭的,一律趕盡殺絕。

這樣一來,就有效避免內外夾攻的風險。

難道這已經夠了嗎?肯定不夠。

要知道,最大的威脅永遠都是城外的十萬大軍,而對此袁崇煥也有針對性的辦法,那就是直接用紅衣大炮轟炸。

原本努爾哈赤的攻城招式是將弓箭手藏在牛皮車的後面,推著牛皮車緩慢前進,而這個時候明朝的弓箭手根本射不了後金的弓箭手。

因為牛皮車可是有五六層牛皮當防護甲,弓箭怎麼可能射的進來?而後金的弓箭手則趁著這個機會,抬起頭,將弓箭射出去。

但面對紅衣大炮,這一套根本不管用,為什麼呢?要知道,牛皮車擋得住弓箭,可擋不住大炮,一個大炮轟過來,當場上天,而當時寧遠整整有十門大炮。

難不成努爾哈赤就沒有想到紅衣大炮存在?的確沒有想到。

因為紅衣大炮在明朝總共也不過三十門(進口的),在這之前全部都在京城,倘若不是袁崇煥靠著孫承宗這一層關係的話,這十門大炮他是搞不來的。

以後金軍的數量,就算有大炮,後金軍也能抵達寧遠城下對寧遠發起進攻,事實也是如此。

但對於到達寧遠城下的後金軍,袁崇煥也有辦法對付,他是怎麼對付的呢?

別人碰到這種情況,要麼是扔石頭,要麼是扔排泄物,要麼是扔木頭,而袁崇煥呢?他直接扔燃燒瓶。

那可是明朝,怎麼可能會出現燃燒瓶?的確不會出現燃燒瓶,但他的這個東西可以稱作燃燒瓶。

他將棉被打開放在地上,同時鋪上一層稻草以及一層火藥,再捲起來點火,往後金軍的身上扔。

這一扔可不得了,瞬間一大堆的火苗往後金軍的身上撲來,而當時正值正月,後金軍個個身穿棉衣,後果可想而知。

難不成袁崇煥僅僅只有這一招?不,他還有另一招,那就是將燒紅的鐵鏈掛在城牆上胡亂揮舞,但凡準備登城的後金軍都疼得直接從登城梯上掉下去。

按道理來說,戰爭打到了下午,也應當停止,畢竟士兵也是人,也需要睡覺,但是努爾哈赤卻命令夜戰,為什麼呢?

因為他努爾哈赤自從二十五歲起兵以來,未嘗一敗,可是現如今竟然要栽在一座孤城,一個無名小卒的手上,這口氣怎麼可能吞得下?

這場仗一直打到深夜,士兵實在是打不動,才宣布停止。

袁崇煥雖然堅持了一天,但是他能夠明顯的感覺到明天將會是他的忌日,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時寧遠的城體已經是這裡缺一塊,那裡缺一塊,更有甚者已經出現了窟窿,倘若不是零下的天氣,恐怕城牆都能夠直接倒塌。

而原本一萬的守軍到現如今已經剩下不到八千,就連袁崇煥本人的左手都負了傷。

既然失敗如此明顯,那為什麼沒有人逃跑呢?因為他們已經無路可逃。

袁崇煥已經通知高第,倘若有寧遠的士兵逃回去的話,立刻處死。高第雖然不敢出兵援助袁崇煥,但是對於這種沒有生命危險的事情,他還是能夠答應的。

逃跑不行,那就投靠後金軍,這一條路也行不通,當時的努爾哈赤正處在氣頭上,倘若出去投靠的話,說不定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刀,畢竟一肚子的氣,沒地方撒。

正月二十五日清晨,努爾哈赤再一次對寧遠發起進攻,他相信這一次一定能夠拿下寧遠,不知道的是,拿下寧遠對於他而言,將會是一場夢。

因為這一場仗還沒有打到下午就已經宣告結束,為什麼呢?因為紅衣大炮一炮轟在一個黃色且帶有龍圖案的帳篷上面。

這一炮一轟下去,整個後金軍直接潰散,全部往著那個帳篷前去,不到半天的時間,後金軍就宣布撤退。

但至於那個帳篷裡面是誰,現如今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明朝說是努爾哈赤,清朝說不是努爾哈赤。

但有很大的可能是努爾哈赤,畢竟除了努爾哈赤,誰能夠對戰局起到這麼大的影響?而且要知道,那可是黃龍帳,除了努爾哈赤,誰有資格?

更何況,努爾哈赤回去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去世,更加佐證了這一種說法。

對於帳篷裡面住的是誰,袁崇煥並不在意,他只知道後金軍已經撤退,而他已經成為傳奇,成為明朝首位擊敗努爾哈赤的將領,也使得後金不敢再小看明朝。

「我大清舉兵,所向無不摧破,諸將罔敢議戰守。議戰守,自崇煥始。」——《明史·袁崇煥列傳》

因為當時所有人都認定他一定會失守,就連孫承宗也是這麼認定,但誰都不曾想到,必敗的戰局會因為一發炮彈而扭轉。

可以說,袁崇煥所有的努力都比不過這一發炮彈,倘若他知道發出這一發炮彈的是哪一個士兵的話,一定會對這個士兵大賜獎賞。

最後只想說,有的時候運氣遠遠要比實力更加重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