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為什麼建都南京,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人民文學出版社 發佈 2023-12-22T08:41:21.007492+00:00

明太祖之所以建都南京,主要是因為江蘇、浙江、安徽這些地方比過去繁榮,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是糧食和棉花的產區。

電視劇《山河月明》劇照

本文摘自歷史學家吳晗著《明朝簡史(全編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

明太祖之所以建都南京,主要是因為江蘇、浙江、安徽這些地方比過去繁榮,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是糧食和棉花的產區。他建立了中央政權以後,有很多官員和軍隊,這些人吃什麼呢?這就不能不依靠東南地區的糧食來養活。建都別的地方行不行?不行。以往的朝代建都洛陽、開封、西安,但這些地方交通不方便,糧食也供應不了。為了經濟上的原因,他決定建都南京。

可是這樣發生了另外一個問題:軍事上的問題怎麼解決?元順帝雖然跑掉了,但是他的軍事實力並沒有受到嚴重損失,他還保存著相當多的軍隊,並且時時刻刻在想辦法反攻。因此,加強北邊的防禦,防止蒙古的反攻是非常必要的。不這樣做,他的政權就不能鞏固。但是建都在南京,對於在北方進行防禦戰爭就比較困難了。當然,北邊有一道,可是長城也要有人守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必須在北方駐重兵防守。

可是把軍隊交給誰呢?交給將軍行不行?不行,他不放心。如果他把十多萬軍隊交給某個將軍,一旦這個將軍叛變,他就沒有辦法了。因此,他採取了分封政策,把自己的兒子封到沿邊地區。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封在北京,其餘的,寧王封在熱河,晉王封在山西,秦王封在陝西,遼王封在遼東,代王封在大同,肅王封在甘肅。這些都叫作塞王。每一個王府都配有軍隊。親王除了指揮自己的軍隊之外,在接到皇帝的命令以後,還可以指揮當地的軍隊。在有軍事行動時,地方軍隊都要接受當地親王的指揮。這樣,就把每一個邊防地區的軍隊都直接控制在中央的指揮之下了。

電視劇《山河月明》劇照

明太祖一方面建都南京,這樣來解決糧食問題、服裝問題;另一方面派自己的兒子到沿邊地區去鎮守,防止蒙古族南下;而且每年派親信將領到北京來練兵,視察各個地方的軍事情況,指揮軍隊,過一二年回去,然後又派人來,這樣來鞏固北方的邊防。他自己認為這個辦法是比較穩妥的。但是在他死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他的大兒子早死了。孫子建文帝繼位。當時他的第四個兒子燕王在北京,軍事力量很強大,結果就發生了皇室內部的鬥爭。

建文帝依靠的是一些知識分子,這些人認為親王的軍權太大,中央指揮不動,可能發生叛變,像漢朝時候的「七國之亂」一樣。因此他們勸建文帝削藩,削減親王的權力,把違法亂紀的親王關起來或者殺掉。這樣就引起了各個藩王的恐慌,最後燕王起兵打到南京。南京政權內部發生了變化,有的將軍和親王投降了燕王,建文帝自殺。建文帝被推翻以後,燕王在南京做了皇帝,就是明成祖。可是北方的軍事指揮權交給誰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明成祖決定把都城遷到北京。

我們講了明太祖建國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對當前正在爭論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看法。例如,對明太祖這個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明太祖這個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是應該肯定還是應該否定?

電視劇《山河月明》劇照

當然應該肯定。因為他做了好事,他結束了長達二十年的戰爭混亂局面,統一了中國。統一這件事,在歷史上是了不起的事情。而明太祖的統一中國,在歷史上還有另外一種性質和意義。

當時以北京和大同為中心,包括河北、山西及內蒙古一部分的這個地區,從唐末以來叫「燕雲十六州」。從唐玄宗天寶末年,具體地說,從公元755年起,這個地區發生了「安史之亂」。以後雖然用很大的力量把這個戰爭結束了,但這個地區還是分裂了,少數民族化了。五代十國的時候,這個地區被一個賣國的奴才皇帝石敬瑭割讓給了遼。從此,北京就成為遼的南京。

在遼和北宋對立的時期,北宋從宋太祖起一直到宋神宗,曾經多少次想收復這個地方,幾次出動軍隊,結果都失敗了,沒有能夠統一。北宋末年,金滅掉遼,並繼而推翻北宋政權,這樣,便出現了金和南宋對峙的局面。後來元朝統一了。這時,不但是燕雲十六州少數民族化,而且是整個國家都在蒙古族的統治之下。明太祖通過二十年的大規模的農民戰爭,把歷史上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解決了,即把從公元755年起,一直到1368年長期在少數民族統治或者影響之下的北方廣大地區統一了。過去多少世代沒有能夠完成的任務,到明太祖完成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歷史功績。

電視劇《山河月明》劇照

其次,朱元璋統一中國之後,採取了許多鼓勵生產的措施。因而,三十多年以後,人口慢慢增加了,開墾的土地面積也慢慢擴大了。到他晚年的時候,全國已開墾的土地有800多萬頃,合8億多畝。今天我們的耕地是多少呢?大概是16億畝,也就是說,明太祖時期的耕地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一半。人口增加了,耕地擴大了,生產發展了,人民生活也比過去好了,這應該說是他做了好事,在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

還有一點,他建立了一個高度的封建中央集權的國家。這樣一種政治制度,明清兩代基本上沒有什麼改變。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明太祖在歷史上是一個有地位的、了不起的人物,是應該肯定的。

反過來說,這個人是不是一切都好呢?不是的,他有很多缺點,做了不少壞事。不要說別的,我們就舉這樣一條:他訂了一些制度,寫成一本書叫《皇明祖訓》。定製度是可以的,可是有一點,他不許他的後代改變。這個做法就有了問題,時代變了,情況不同了,可是老辦法不許改變,用老辦法適應新形勢。這樣,就影響到以後幾百年的發展,把後代的手腳都捆住了。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辦法,很不合理。以後在政治上、經濟上往往不能不改變,可是又不敢改變。原因何在?就是被這個東西捆住了。

他定了這樣的制度:把他的兒子封為親王,封在那個地方以後,國家給這個親王多少畝土地,每年給多少石糧食。這個制度定下來以後,過了一百多年,中央政府就不能負擔了。像河南省徵收來的糧食,全部給明太祖封在河南的子孫都不夠,成為當時最大的一個負擔。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有十幾萬人,這些人一不能做官,二不能種地,三不能搞手工業,四不許做生意,只能坐在家裡吃飯,而且要吃好飯。這樣,國家就養不起了。當然,他在其他方面的缺點還很多,我們今天不能做全面的評論。

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

吳晗是明史研究大家,他一生寫過兩部明史:《明史》和《明史簡述》,本書均收入,分為上下編,故稱全編本。

收入本書上編的《明史》原有四章,現存三章,即《元帝國之崩潰與明太祖之建國》《靖難之役與遷都北京》《南洋之拓殖》。本編增補的五章(《朱元璋的統治術》《明初的恐怖政治》《明代的軍兵》《明代的新仕宦階級》《明代的社會經濟》)選自吳晗其他作品,與原有三章構成一部較完整的明史,呈現了明代歷史全貌及其重要歷史特點。

下編《明史簡述》共兩章,簡明扼要地講述了明太祖建國、明成祖遷都北京、北虜南倭、東林黨爭、建州女真、鄭和下西洋、資本主義萌芽等明史中幾個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

《歷史的鏡子》是吳晗代表作。本書除原有四十餘篇文章之外,又從其他吳晗雜文集中精選了二十餘篇約二十五萬字編入,按政治篇、軍事篇、經濟篇、文化篇、人物篇依次分為五輯,故稱增補本。

本書是歷史通俗化寫作的典範。作者擷取大量歷史細節,從多個角度、層面切入觀察,通俗有趣地講解中國歷史知識,論述興衰得失,總結經驗教訓,提出了改良社會風氣、根除腐敗等眾多問題,不論對國家建設還是個人成長,都很有啟發意義。

稿件初審:周 貝

稿件覆審:王 薇

稿件終審:王秋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