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針就瘦」?警惕糖尿病藥物濫用風險

城關發佈 發佈 2023-12-23T20:10:17.350184+00:00

「千萬別打減肥針!吃啥吐啥,最後吐出來都是黃疸水,頭特別疼,腦子迷迷糊糊的,最後到醫院打了止吐針也不好用。」一位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其打「減肥針」後的遭遇,根據其就診記錄顯示,在自行注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後,出現噁心症狀,嘔吐了6至7次。

「千萬別打減肥針!吃啥吐啥,最後吐出來都是黃疸水,頭特別疼,腦子迷迷糊糊的,最後到醫院打了止吐針也不好用。」一位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其打「減肥針」後的遭遇,根據其就診記錄顯示,在自行注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後,出現噁心症狀,嘔吐了6至7次。

事實上,這是注射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類降糖藥物後的不良反應之一。降糖藥「變」減肥藥並不鮮見,近來這種現象有增加趨勢。大批有減肥需求的人士紛紛通過線上平台、代購渠道購買,甚至進入醫美機構注射。業內人士認為,應進一步加強對降糖類藥物的用藥管控,同時加強該類藥物網絡宣傳的監管。

降糖藥物被濫用

2022年下半年以來,「減肥針」頻現各社交平台。「不節食、不運動,躺著就能瘦」「一周打一針、一個月瘦20斤」「打一針就瘦」見諸眾多社交媒體平台,大量介紹注射「司美格魯肽」「利拉魯肽」「度拉糖肽」等治療Ⅱ型糖尿病藥物的瘦身效果,甚至包括從哪些渠道購藥等。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各大電商購物平台搜索「司美格魯肽」,發現大部分電商平台均有銷售。雖然為處方類藥物,但線上問診開方非常簡單,只需自行選擇確診Ⅱ型糖尿病選項即可購藥。

「現在不少減肥人群到醫院開司美格魯肽等藥物,以致部分醫院這類藥物斷貨。」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糖尿病患者在控糖效果能達到的情況下一般不會換藥,否則容易血糖不穩定。但由於司美格魯肽等因減肥「患者」開藥斷貨,部分糖尿病患者只能被動換藥降糖。

事實上,不只是GLP-1受體激動劑類藥物被用於減肥,此前,降糖類藥物「鹽酸二甲雙胍」也被視為「神藥」,認為能減肥、抗衰老。

「部分降糖藥有一定的減重功效,但不能作為減肥藥物使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潘永源在回答「降糖藥是不是有減肥的功效」時表示,降糖藥是降低身體血糖的一類藥物。該類藥物常用於治療、緩解糖尿病的病症,主要是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或是減少葡萄糖攝入,從而達到控制患者血糖的效果。部分降糖藥通常有一定的減重功效,如鹽酸二甲雙胍片、達格列淨片等,可以減少身體對糖分的吸收,避免熱量堆積,從而減輕患者體重。

值得注意的是,降糖藥作為處方類藥物,使用時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劑量劑型,私自使用極易導致身體損傷,可能會出現過敏、腎臟損傷等情況。

國內「減肥」適應症仍未獲批

資料顯示,司美格魯肽屬於GLP-1受體激動劑類降糖藥物,用於治療成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早在2017年12月,司美格魯肽就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成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2020年1月,FDA再次批准司美格魯肽用於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以降低相關疾病風險;2021年4月,司美格魯肽在中國內地獲批,適應症同該藥在美國市場最早獲批的上述2項適應症,並得以進入醫保。2021年6月,該藥在美國獲批用於長期體重管理,且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持續接受該藥治療的肥胖症患者能夠實現68周後平均減重17%至18%。

但記者了解到,在我國,司美格魯肽用於減肥的適應症目前仍在三期臨床階段,且劑型改為口服製劑,還未獲批。《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藥監局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台查詢得知,司美格魯肽「體重管理」適應症的三期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之中,其試驗方向是司美格魯肽口服製劑50mg每日一次在中國超重或肥胖成人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司美格魯肽作為一種處方藥,美國的批准要求是適用於體重指數大於30的肥胖人群,或者體重指數在27至29.9之間,至少合併有一種體重相關疾病,如高血壓、Ⅱ型糖尿病或者血脂異常的超重人群。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在日前中國糖尿病和代謝性疾病藥物器械研發創新大會表示,GLP-1受體激動劑之所以能夠實現降糖減重,其主要機制在於其可以通過激活GLP-1受體,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緩胃排空而增加飽腹感,並通過抑制下丘腦攝食中樞的作用而抑制食慾,從而達到降糖減重的效果。「但其僅適合超重人群,正常體重人群使用難以達到減重效果。」他說。

「目前,國內已經獲批的司美格魯肽是1.0mg劑量,用於治療Ⅱ型糖尿病,和生理減重的劑量並不相同,所以需要通過臨床研究確定。」紀立農表示,臨床上超適應症使用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是需要得到醫院批准、醫生指導使用處方藥和隨訪的,在網上購藥或者托人買藥可能會有比較高的風險。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也表示,司美格魯肽在國內還沒有批准允許肥胖人群使用,但糖尿病伴肥胖的患者使用沒有問題。「減肥劑量較糖尿病使用劑量會大得多,也會更科學,所以現階段不建議沒有糖尿病的人群使用。」他說。

專家提示重視減重慎用藥

「目前,中國成年人中的超重和肥胖的占比約為50%,這個數字在20年前大約只有20%。」母義明表示,多種慢性病與惡性腫瘤均與肥胖有關,如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等。此外,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也大多與肥胖有關。

「肥胖引起的代謝性疾病主要是脂肪的異位沉積。」上海第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鄒大進表示,皮下脂肪不能儲存足夠的脂肪量時,它就沉積在肝臟、胰臟、肌肉等處,就會發生脂肪轉移的異常。

肥胖危害與否,在於你到底是否發生脂肪的轉移,鄒大進指出,脂肪的轉移在中國人中相當明顯,稍微胖一點,糖尿病就容易出現。有數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將達到65.3%,我們需要警惕起來。

但我們還需注意,降低體重在選藥和用藥上必須做到謹慎,合理用藥安全用藥很重要,不遵醫囑盲目用藥更存較大風險。

尤其是,GLP-1受體激動劑存在的副作用尚未引起足夠重視。此前,加拿大就曾警告過與「艾塞那肽」相關的胰腺癌風險。美國FDA在2021年7月到9月的不良事件報告中披露:利拉魯肽等GLP-1受體激動劑可能造成膽囊相關疾病。司美格魯肽用藥也有明確禁忌,如曾患甲狀腺髓樣癌或Ⅱ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綜合徵患者禁用;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禁用;已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禁用;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計劃懷孕者前兩個月應該停藥。

除了盲目用藥本身可能引起的風險,藥品運輸、保管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質量變化同樣值得重視。GLP-1受體激動劑需要2℃至8℃冷藏保存,流入市場的非法「減肥」注射劑,如果儲存條件不夠嚴格,不僅減弱效果,甚至會加重副作用,損傷身體。

(來源:經濟參考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