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停奧迪的不是副市長!張口造謠豈能無責

長安觀察 發佈 2023-12-25T20:51:13.464994+00:00

連日來,哈爾濱一男子疑似違章停放車輛並回懟交警的視頻在網上傳播。這一事件引發關注的原因有二:一是涉事男子態度異常囂張,還反問交警姓名;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 夏天

連日來,哈爾濱一男子疑似違章停放車輛並回懟交警的視頻在網上傳播。

這一事件引發關注的原因有二:一是涉事男子態度異常囂張,還反問交警姓名;二是有人言之鑿鑿說,涉事男子為當地一譚姓副市長。不少圍觀者和自媒體自動腦補了一場官員怒罵交警的鬧劇,並按照熟悉的「劇本」添油加醋。警方尚未說什麼,諸位網絡福爾摩斯不僅「門兒清」,而且已經給當事人「定了罪」。

然而,警方一紙通報徹底打了這些人的臉——涉事車主為一服裝公司員工,所駕車輛為其父所買。也就是說,譚市長純屬「躺槍」,莫名被「鍵盤俠」抨擊了一番。回看這場風波,網絡「偵探」說得有鼻子有眼,但依據不過是當事人的奧迪車、白襯衫、黑夾克以及大致身材。在其眼裡,這些「廳里廳氣」的要素就是「證據」,然後就可以肆意編造官員作威作福的故事了。這種邏輯何其荒謬。如今警方調查澄清了謠言,那些惡意猜測、胡亂扣帽之人應當負何責任?還是毫髮無損,收起長舌又轉戰下一條新聞評論區了?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如今成為網絡日常。比如,同樣是這兩天,還有另一則視頻熱傳——理髮店內,一熊孩子剪斷了一顧客的長髮,這位顧客索賠後遭遇網暴。「小題大做」「頭髮再美也掩蓋不住內心醜陋」之類評論,讓其倍感冤枉。明明當事雙方都已達成解決方案,一些網友還大當「道德判官」,拿污言穢語抨擊這位顧客,其實沒比惹事的熊孩子文明多少。

網絡帶給我們發聲的便利,卻從未賦予我們妄言的自由,網名與頭像更不是作惡的擋箭牌。一些人穿上網絡「馬甲」,動輒站在自以為的道德制高點上喊打喊殺。殊不知,這是侵害他人名譽和隱私,不僅缺德,更可能違法。在網絡輿論的發酵下,任何小唾沫星都可能演變成一場個體所不能承受的暴風雨。在人人都有「攝像機」的情況下,每一個「路人甲」都可能成為新聞事件的主角。一旦網絡秩序失守、法治缺位,誰都有可能淪為下一個受害者。

中央網信辦近日發布消息,3月10日以來,重點平台累計清理違規信息141.09萬餘條,處置違規帳號92.76萬餘個,其中永久關閉帳號6.66萬餘個。相關部門不會對「鍵盤傷人」坐視不管。不要不明真相、張口就來,不要人云亦云、跟風起鬨,這是一場場風波留給我們的警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