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 | 別讓疾病奪走記憶!關於阿爾茨海默病的這些知識了解一下

健康瀋陽 發佈 2023-12-26T17:05:11.019511+00:00

阿爾茲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俗稱的老年痴呆症,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


阿爾茲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俗稱的老年痴呆症,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

中國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於男性,60歲以上女性患老年痴呆,大約是男性的2到3倍。

目前多種因素延誤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而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及家屬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及時干預。現實中很多已經出現遺忘症狀的患者,其家屬或患者本人均認為是老年人「正常現象」,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直到嚴重到不能和家屬及周邊人交流,才想到就診,因此錯過了最佳防治時間。現有的研究發現,在確診為輕度阿爾茨海默病的前20~30年,患者腦內往往已經有Aβ(β-澱粉樣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等神經毒素的沉積。因此,第一次出現遺忘等症狀時,患者和家屬要引起重視,及時進行認知評估,以免錯失挽回記憶的時間,做到早識別、早預防,延緩該病進展。

一、疾病分期

第一階段(1~3年)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複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儘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複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併發症。

二、一般檢查

1.評定量表。

①MMSE一直是國內外最普及、最常用的老年痴呆篩查量表,包括時間與地點定向、語言(複述、命名、理解指令)、心算、即刻與短時聽覺詞語記憶、結構模仿等項目。MMSE作為AD認知篩查工具,因其敏感性強、易操作、耗時少,在社區大樣本調查及臨床醫生對可疑病例做初步檢查時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對文化程度較高的老人會有較大機率出現假陰性。

②(MoCA)是國內對於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初步篩查用得最多的量表。MoCA的缺點之一就是文盲或低教育程度的適用性較差,且對於非字母語系的適用性較差。目前國內已有北京版、長沙版等幾個本地化的版本。

③Alzheimer病評估量表(ADAS)包括記憶、語言和行為成分,共11個分測驗,是最近(2019年)公布於精神病學的專業醫學量表。

2.理化檢查。

①腦電圖可以表現正常或呈非特異性的瀰漫性慢波,α波節律變慢、波幅變低,甚至在疾病嚴重時可以消失。

②頭顱CT主要顯示腦萎縮。大腦灰質普遍萎縮,表現為兩大腦半球腦溝增多、加深、腦裂增寬,顳葉(主要是顳中回)萎縮,表現為顳葉腦溝增多,加深,顳中回變窄,鞍上池和環池增寬,側腦室顳角擴大,腦白質萎縮以三腦室和側腦室體部擴大為主要表現。

③磁共振在所有醫學影像學手段中的軟組織對比解析度最高,可以清楚地分辨腦灰白質。所顯示的腦萎縮或腦室擴大較CT更清晰,更敏感,且能測量整個顳葉或海馬、杏仁核等結構的體積,對AD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④腦脊液檢查:腦脊液檢查可發現Aβ42水平降低,總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增高。

⑤生物標誌物檢查:主要包括腦脊液中Aβ42、總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使用Aβ標記配體的PET檢查,以及APP、PSEN1、PSEN2基因的致病突變。

3.藥物治療。

①膽鹼酯酶抑制劑(AChEI):是AD治療過程中使用最多、歷史最久的一類藥物。通常適用輕、中度AD患者。如多奈哌齊,卡巴拉汀。

②N甲基D門冬氨酸(NMDA)受體拮抗劑:具有調節穀氨酸活性的作用,現用於中重度AD患者。如美金剛。

③腦細胞代謝激活劑:此類藥物的作用機制是增強神經傳遞,調節離子流,增加鈣、鈉向神經元的內流,減少鉀外流,影響載體介導的離子轉運。常用藥物有吡拉西坦、茴拉西坦等。

三、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呢?

第一,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分及動物性脂肪。一天食鹽的攝取量應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動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質、食物纖維、維他命、礦物質等都要均衡攝取。

第二,適度運動,維持腰部及腳的強壯。手的運動也很重要,常做一些複雜精巧的手工會促進腦的活力,做菜、寫日記、吹奏樂器、畫畫、養小動物等都有預防痴呆的效果。

第三,避免過度喝酒、抽菸,生活有規律。喝酒過度會導致肝機能障礙、引起腦機能異常。一天喝酒超過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容易得腦血管性痴呆。抽菸不只會造成腦血管性痴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險疾病的重要原因。

第四,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和肥胖等危險因素。早發現早干預。

第五,老年人應該多做些感興趣的事及參加公益活動、社會活動等來強化腦部神經。

第六,要積極用腦,預防腦力衰退。讀書發表心得、下棋、寫日記、寫信等都是簡單而有助於腦力的方法。

避免過於消極,要以開朗的心情生活。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

【本期專家】

沈雷,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遼寧省細胞生物學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常務委員,秘書。從事老年醫學工作近20年,擅長老年綜合性急、危、重症的綜合救治,針對老年綜合疾病、多病共存的診斷治療,老年認知障礙、跌倒、尿失禁、壓瘡等老年綜合徵的干預管理有著豐富經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