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後」之辨——母系生養之源流和結繩紀事之世系

一老沈一 發佈 2024-01-01T18:13:19.375100+00:00

「後」,不是「後」的簡化字——甲骨文里這兩個字都有了。與「後」不同的是,「後」,保留了上古母系社會的「遺制」。

剛寫過一篇小文,說到「先」「後」二字,保留著上古先民造字之前「結繩記事」的歷史——「先」和「後」,都是以結繩記敘世系的傳承。

「後」,不是「後」的簡化字——甲骨文里這兩個字都有了。

與「後」不同的是,「後」,保留了上古母系社會的「遺制」。

自1899年王懿榮發現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後,上世紀初,甲骨文逐漸被釋讀。

然而,卜辭中的「後」字,卻是解讀中的一個難點。

1939年,河南安陽殷墟王陵區發現了腹內壁鑄有三字銘文的中國古代最大的青銅鼎器。最初,這三個青銅銘文,被釋讀為「司母戊」,當為商王武丁或武乙配偶廟號,因而此鼎被稱作「司母戊鼎」。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始,有學者提出,此三字應當解讀為「后母戊」或「姤母戊」。

現在,此鼎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標牌」和「解說詞」均為「后母戊鼎」。

有學者之所以釋讀為「司」,大約有以下理由——

第一,銘文此字與後來的「司」完全相同。

第二,此字,在甲骨卜辭中「遍祀商先公先王一周」的「周祀」或曰「周祭」,亦稱「司」,「司」與「祀」義同。

第三,此字,在卜辭中組詞「司室」,意為「祠室」,同時以表示獻食於先公先王,用如動詞「祠」。

不過,王國維從一開始,就將卜辭中的「後」字,釋讀為「後(hòu)」。他在《戩壽堂所藏甲骨文字考釋》中說,「後」字的「」是「人」字訛變;下面的「一口」則是「倒子」之形的訛變。

「後」與「司」,不過是左右反轉而已,在甲骨文中,這樣的現象實屬常見。《說文》解「司」亦曰「從反後」——反轉的「後」字。

「人」下「倒子」,就是「生孩子」之象。

有意思的是,甲骨文中的「育」字,寫為「毓」。《說文》解「育」,將「毓」作為「育」之古字收錄。

徐中舒先生說,甲骨文「毓」字,從「女」,從「倒子」,「象產子之形,子旁或作數小點乃羊水。」

他說:「母系氏族之酋長乃一族之祖母,以其蕃育之功,故以毓尊稱之,後世承此尊號亦稱君長為毓,典籍皆作後」。

此說有據。《玉篇》:「毓,長也,養也,生也。」

卜辭中,有諸多以「毓」稱先公先王的例證;然後,又有諸多以「毓」表示「先後」之「後」,以區別商王不同的廟號。

「後」,其實也是「象產子之形」,只是比「毓」字簡省了許多。於是,便也用來代替「毓」的用法,「后母戊鼎」即為一例。

最初,「後」,僅指君王或配偶。

《詩·商頌·玄鳥》:「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這是說,從前商族諸先王,接受天命無災殃,武王子孫多福祥。

《左傳·莊公二十一》:「王以後之鞶鑒與之」。這是說「王后」。

此時,「後」,還指後代君王。

到春秋時期,「後」亦指諸侯,也指重要官員了。

隨之,「先後」之「後」,宋元以始也越來越多使用「後」字了。(參見《宋元以來俗字譜》)

「司」字,是一種分化或曰孳乳,承擔了分別出去的字義。

「先」和「後」,保存了上古先民「結繩紀事」的歷史;而「後」,則銘刻著母系社會的烙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