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對生活最長情的告白」

瞭望智庫 發佈 2024-01-03T01:46:30.320636+00:00

有的作家善於「挖坑」,有的作家適合「鑿井」,李佩甫屬於後者。晚春時節,鄭州這座城該綠的葉綠了,該開的花也開了,70歲的李佩甫生活按部就班:散步與讀書。「能夠從大雜院連骨碌帶爬地走出來,是閱讀拯救了我。

有的作家善於「挖坑」,有的作家適合「鑿井」,李佩甫屬於後者。

晚春時節,鄭州這座城該綠的葉綠了,該開的花也開了,70歲的李佩甫生活按部就班:散步與讀書。

「能夠從大雜院連骨碌帶爬地走出來,是閱讀拯救了我。」李佩甫毫不掩飾對讀書的推崇,「我有幸找到一支『筆』,稀里糊塗做了喜歡又適合自己的事,我得好好握住它。」

對於「世界讀書日」,他說,閱讀是對生活最長情的告白。

1953年出生的李佩甫成長在河南許昌一個大雜院內,字還認不全的時候,就到處找書看,但凡帶字的紙片都要拿來翻一翻。「書本提供的是一個個生活的『沙盤』,一些燙眼的句子,一些不同的生命體驗,對人的一生會起到不可估量的參照作用。」童年時的閱讀體驗影響了他的一生,甚至直接引導他走上了寫作之路。

寫作過程中,李佩甫在以家鄉為中心的文學地域版圖中,發現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平原。從此一馬平川的豫中平原成為李佩甫的據點,他以「地子」的身份開始了對平原的抒寫。2015年,李佩甫代表性長篇小說《生命冊》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寫作就是把生活的黃豆,泡成長著根須又有著翅膀的豆芽。」在很多人眼裡,李佩甫不是天才型的作家,而屬於苦修派,通過一年年的堅持,「咬住」一支筆對社會生活做出有深度的藝術表達。

「我堅持認為不管怎麼寫、寫什麼,都是作家對社會發出的聲音。我堅持認為,文學不應是大眾的附庸,而是人類生活的先導。」

李佩甫在鄭州商都遺址公園內。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安攝

記者 | 桂娟、雙瑞、史林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華每日電訊」(ID:xhmrdxwx),原文首發於2023年4月22日,標題為《「閱讀是對生活最長情的告白」

》。

1 從「姥姥的村莊」到「文學的家園」

草地:都說童年是作家創作的母題,您也說過:「我真正的文學生涯應該是從回憶童年開始的」,童年經歷對您日後寫作有什麼影響?

李佩甫:我出生在許昌一個大雜院裡,五行八作的人都有。那是一個貧窮的年代,記憶中肚子總是很餓,為了混三頓飽飯,每個周末和寒暑假我都會步行二三十里到姥姥的村莊去,所以,我的童年基本是在姥姥的村莊度過的,我所受到的鄉村生活薰陶也主要是童年時期。一個小孩在姥姥的村莊走來走去,不自覺會用一種外來人的視角打量,很多村里人覺得平常、平淡的事,於我卻非常新鮮,那段記憶也成了我日後寫作的儲備。像《黑蜻蜓》中的「小髒孩」和《紅螞蚱 綠螞蚱》中的「我」,都有童年的影子。

另一個對我影響較大的經歷是姥姥的「瞎話兒」。那時農村的夜特別黑,睡覺的時候我都會偎在姥姥懷裡聽她「拍瞎話兒」,就是講故事。每晚一個「瞎話兒」,總也講不完,姥姥當時已經半瞎了,記憶力卻驚人地好,枝枝梢梢都講得很清楚,我就是在這些「瞎話兒」里泡著長大的。後來姥姥去世了,「瞎話兒」卻留著,我小說中的神秘性、傳奇性也主要來源於姥姥的「瞎話兒」。

草地:您在城市出生,卻將大部分筆墨傾注到鄉村,比如《小小吉兆村》《羊的門》《生命冊》等,寫作專注點幾乎都是農村生活的變化,農民命運的變化,為什麼?

李佩甫:我雖然出生在工人家庭,但少年時期,很多時間都是在姥姥的村莊裡度過的,我就是一個「小髒孩」,一手挎著草筐,一手拿著鏟子,在鄉野里跑來跑去,成為一個「編外」的割草孩子。也就是從那時起,我認識了平原上各種各樣的草,在很多時間裡,我覺得自己也成了平原上的一株草。

到了中學時代,我下鄉當知青,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幹著各種各樣的農活,依舊是與草木為伍。那個時候,我知道「瓦塊雲,曬死人」,知道「麥忙不算忙,要忙還是桑葉長」。作為知青生產隊長,我經常跟一群支書、隊長去公社開會,我很自豪走在他們中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打量著一個個太陽高懸的日子和無邊的田野,品味著光腳蹚在熱土裡的感覺,我覺得我跟土地的顏色一樣,這些生活記憶已經浸潤到我的血液中了。

草地:從1978年第一篇作品《青年建設者》公開發表到現在,您已在創作這條路上走了40多年,當初如何從一名技術工人走向文學創作這條路的?

李佩甫:青年時期,我是一個沒個人志向的人,抱著為國獻身的意念走到鄉村,雖不知要幹什麼,卻很有激情,時刻準備著,隨時把自己交出去。1974年,當知青的第三年,我被推薦到許昌上技校,上學期間負責辦黑板報,在這個過程中開始嘗試寫作。

技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工具機廠當技術工人,夜班空閒時候就讀讀書,寫寫文章。當時寫了一篇短篇小說寄給了《河南文藝》,沒過多久就接到了公函,邀請我去鄭州改稿,當時很興奮,第二天就請假去了,八天改了八遍,改得面目全非也沒能發出來,很受打擊。回去後結合自己的經歷,又寫了一篇《青年建設者》,講的是一位年輕技術工,懷著一腔熱情為祖國建設事業奉獻青春的故事。這篇文章登在了1978年《河南文藝》第一期,當在目錄上看到「李佩甫」三個字時,我就想著一定要繼續寫。

草地:您曾說「小說的第一句話對我來說是一錘定音的」,您在寫作中會有如何開端的焦慮嗎?

李佩甫:我寫作比較講究文學情緒,一定要找到語言行進的方向,也就是作品開端的第一句話,才能順著這個情緒走下去。寫《生命冊》的時候,就是因為沒有找到第一句話,我把已經寫好的8萬字全部廢掉。然後就去下鄉當知青的地方,住了三個月,重新去熟悉那片地域,才有了「我是一粒種子」的開端。

草地:您覺得寫作中最難和最重要的是什麼?

李佩甫:寫作最難的就是重複,認知的重複、情緒的重複、想像力的重複,每次都希望能避開,但又不能完全避開,這是最痛苦的。所以每一次寫作都應該是重新開始,要把上一篇的文字情緒全部熄掉,但思維是有慣性的,你想重新開始,未必就能重新開始。

情感是寫作的靈魂。作家情感的真誠度對作品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文字騙不了人,一旦進入文學深處,就藏無可藏。

2 很小的時候就吃到了「文字裡的麵包」

草地:您的文學之路靠什麼來引領和滋養?

李佩甫:我的人生得益於閱讀,是閱讀拯救了我,它讓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吃到了「麵包」,文字裡的麵包。我是工人家庭出身,父親是一名鞋廠工人,三代赤貧。我很小的時候就讀了大量的書,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就是家裡最有文化的人了,寫信填表都是我。

因為父母都不識字,所以我是野讀、亂看,凡是有文字的東西都找來。我同學的父親清華畢業,家裡有很多藏書,但由於時代問題,他家的書都鎖在柜子里。想看而不得,是非常痛苦的,那時就經常偷家裡的東西去找同學換書。

我讀的第一部外國文學作品《古麗雅的道路》,就是從那位同學家里借來的,正是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人生走向,也由此改變了我的生活軌跡。這是一本有氣味的書:麵包的味道、果醬的味道,還有沙發、桌布和羊毛地毯的味道。雖然我從來沒有見過麵包,但在中國最飢餓的年代,我卻吃到最鮮美的「麵包」。

到青年時期,回城上了技校,我一下子辦了四個圖書館的借書證。是閱讀讓我認識到世界很大,讓我知道什麼是苦難深重,什麼是高貴,什麼是優雅。在書里,我看到了巴黎聖母院,我讀到了各種各樣的生命狀態,我知道「好」的標尺是什麼。

草地:您這一代「50後」作家,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文學的大繁榮,大量現代文學譯作出現,您曾說自己「張開所有的毛孔拼命地去吸收」。

李佩甫: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接軌的一個時期,適逢改革開放,各種文學流派、文學思潮進入中國,對我來說是一個大開眼界、大量「吃進」的時代,也是我幾十年以來閱讀量最大、最密集的一個時期。初讀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相當震驚,開篇第一句至今難忘:「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種敘事、思維方式,帶來的是對歷史的穿越、對生命的整體關照。我們幾乎都受到了馬爾克斯的影響,很多作家在一段時間內,都會忍不住地用「多年以後」這種表述方式。

這個充電期一直延續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見識了好的文字是什麼感覺,那個階段也出現了很多模仿性作品,但我這個人模仿力不夠,我又逐漸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平原」,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寫作方向和寫作能力,建立了自己的文學自信。先是學習,然後是「走出」,只有走出才能創造出民族的文本。

草地:您怎麼看待閱讀?

李佩甫:閱讀是非功利的,是一種滋養,是豐富人生、開闊視野、清洗自己的最好方式。閱讀也是提升自身的唯一捷徑,它在你面前擺下很多「沙盤」,讓你看到你未經歷的各種各樣的人生,走進你所不熟悉的生活領域,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對世界、人生的認知。

3 在文學創作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平原」

草地:您時常強調要「找到自己的領地」,您這一代作家有很多都找到了自己的寫作領地,比如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商周、劉震雲的延津縣,您的寫作領地是什麼?

李佩甫:「平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我的精神家園,也是我的寫作領地。我四百多萬字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在這塊土地上浸泡出來的。

我做技術工人時,理所當然地選擇了從工人生活開始寫,但總寫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看了很多國外著作,吃了一肚子「洋麵包」,卻沒有消化的能力,那個階段寫得很苦,找不到方向。每天晚上,我都像狼一樣在大街上走來走去,甚至勉強地去虛構編故事。我知道,必須要尋找自己的創作源泉,打一口屬於自己的「井」。

1985年,我想起童年生活,想起姥姥的村莊,原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還沒有寫,於是就有了《紅螞蚱 綠螞蚱》。那時我發現,我把對於鄉村的記憶寫了出來,我是有土地的。作品發表後,在文學圈產生了一些影響,自那以後我找到了自己的出發地,就是我最熟悉的家鄉,寫作方向從這裡開始了。

草地:所以您的寫作領地是從姥姥的村莊一步一步開始擴散的?

李佩甫:《紅螞蚱 綠螞蚱》找到了我的寫作方向,但這只是個開始,後來我延續這個方向又接連寫了《黑蜻蜓》《無邊無際的早晨》《村魂》等幾個中篇,進一步堅定了「從我最熟悉的領域出發」的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寫作領地先是由家鄉的那一塊地方開始,而後慢慢鋪開到整個平原。

這個平原既是一塊真實的地域——豫中平原,也就八九個縣份的大小。這個平原又不是具象的,變成了我心中的平原,是重新再造後的一塊土地,是我對中原文化一次次認識再認識後形成的。

在文學創作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平原」,就有了一種家的感覺,我作品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我的親人,在寫他們的時候,我是有痛感的。

草地:《羊的門》《城的燈》《生命冊》被稱作「平原三部曲」,這三部作品有什麼內在關聯嗎?

李佩甫:實際上它們是相互獨立的。《羊的門》是寫「草」的,把人當作植物來寫,寫這塊土地上各種各樣的生命形態和生存方式;《城的燈》主要是寫農村人的「逃離」,寫對「燈」的追逐與嚮往;《生命冊》是我對腳下這片土地認識的階段性總結,寫的是當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

草地:您說寫完《羊的門》才覺得自己是一名真正的作家,為什麼?有人認為您影響力最大的作品是《羊的門》,您自己最喜歡《生命冊》,如何評價這兩部作品?

李佩甫:在《羊的門》之前我寫過很多作品,也獲過獎,但總覺得沒有把自己最好的東西拿出來。雖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後,我建立了一些文學自信,也慢慢找到了寫作的方向,但還是羞於說自己是個作家。《羊的門》實際上是我寫得最順利的一部長篇,一年半完成。前面一氣呵成,結尾修改八次,我完全盡力了,我奉獻了一塊領地。

《生命冊》是我寫得最努力的一部書,歷經5年,將50多年的生活經驗和30多年的寫作經驗重新盤點。主人公吳志鵬是一個「背著土地行走」的人,他是中國社會巨大變化中的一個當代知識分子形象。他身處時代旋渦時的清醒和抽離,對故鄉的愧疚、牽涉和羈絆,更像是我的「自省書」。

李佩甫在鄭州一家書店內閱讀。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安攝

4 文學不應是大眾的附庸

而是生活的先導

草地:寫作40多年,您的創作過程經歷了怎樣的起伏?

李佩甫:每一次創作都是把自己全部交出去的過程,創作大部分時間都是痛苦的,面壁的時間遠遠超過頓悟。有時候會把十天半月寫出來的東西全部撕掉,因為沒有情緒,沒有感覺,進行不下去,但有些時候甚至不需要搭架子,裡面的人物寫著寫著自己就跳出來了,創作就是一個不斷經歷瓶頸並突破瓶頸的過程。

1985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是我寫作情緒最飽滿激越的時期,那時一天可以寫8000到1萬字,因為進入了自己的記憶和情感深處,找到了領地。這個時期創作生命力的勃發,有對鄉村記憶的懷想,也有對鄉村歷史的追溯,還有對當時鄉村變化的思考。所以,寫作就是把生活的黃豆,泡成長著根須又有著翅膀的豆芽,寫不下去的時候,就到你熟悉的生活中去吧。

草地:您覺得作為一名創作者,對於生活現象的一種親歷式的觀察捕捉或者採風有必要嗎?您現在還會經常去平原走一走,持續關注它的精神生態嗎?

李佩甫:作家想要扣住時代的脈搏,離不開生活,這樣才會對社會有比較鮮活且深刻的把握和認知。我每年都會到平原上走一走。並不為了寫哪部具體作品,只是為了一次次重新熟悉這塊生我養我的熱土。當然,每每在寫作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也會下來走一走,重新理一理思緒,重新點燃自己,也順手拾點什麼。

草地:追溯歷史、立足當下、寫給未來,這是您文字世界的主動擔負,您也一直強調文學的標尺,為什麼?

李佩甫: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凡是有實用價值的東西,都是有價的,凡是沒有實用價值的,都是無價的。一把椅子哪怕是金子做的,也是有價格的,但一個百米紀錄、一首名曲、一幅好畫,在現實生活中都沒有實際用途,但體現的是人類體能、智能和想像力的極限。文學同樣如此,它是社會生活的「沙盤」,是一個民族思維力、想像力的寬度和極限,對具象的社會現實沒有實際的效用,但卻是人類精神之藥,可以滋潤心靈。

真正的文學應是一個時代的標尺和旗幟,我堅持認為,文學不應是大眾的附庸,而應是人類生活的先導。我們要有燈。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小讀客童書為庫叔提供20本《漫畫講透三國演義(全4冊)》贈予熱心讀者。本套書用生動有趣的漫畫形式,再現了從黃巾起義到三國歸晉這段時期精彩紛呈的三國故事。漫畫對每篇故事的核心人物進行分析和解讀,同時傳達其中蘊含的仁、義、禮、智、信、忠、勇等中華傳統優秀品德,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誠信勇敢的良好品質,從小樹立雄心壯志!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讚最高的前3名(數量超過30)將隨機得到1本贈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