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為何沒能擊敗蘇聯?德國臆想中的完美的巴巴羅薩計劃存在漏洞

歷史微鑑 發佈 2024-01-05T09:04:03.778712+00:00

1941年6月22日,德國按照他們制定的巴巴羅薩計劃,發動了對蘇聯的閃電襲擊。在希特勒的指揮下,納粹德國的戰爭機器揮舞著鐵腕,試圖摧毀蘇聯占領歐洲,稱霸世界。

文|陳迪

編輯|阿榮

1941年6月22日,德國按照他們制定的巴巴羅薩計劃,發動了對蘇聯的閃電襲擊。

在希特勒的指揮下,納粹德國的戰爭機器揮舞著鐵腕,試圖摧毀蘇聯占領歐洲,稱霸世界。

然而,在這場戰爭中,德國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嚴重挫折。

德國未能擊敗蘇聯的原因非常複雜,涉及到多個層面,包括戰略、戰術、作戰計劃、執行失誤、經濟和資源限制、地理原因和氣候條件,以及蘇聯的戰略和戰術反擊等。

戰略和作戰計劃失誤

低估蘇聯的軍事實力:德國在制定巴巴羅薩計劃時低估了蘇聯的軍事實力。

當時的德國在西方戰場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正是躊躇滿志,以至於他們並未充分了解蘇聯的實際戰鬥力。

德國上層錯誤地認為蘇聯的軍隊弱於他們,並對蘇聯的戰略後備力量、產能和戰略資源進行了錯誤的估計。

實際上,蘇聯擁有強大的紅軍,擁有數量龐大的坦克、飛機和炮兵,以及豐富的人力和資源。

德國未能認識到蘇聯具有強大的戰鬥力和頑強的抵抗能力,從而導致了在東線戰場上面對強大的對手。

缺乏統一的、集中的作戰計劃:德國在東線戰場中的作戰計劃通常都是由Hitler或其他高級軍官制定的,這些計劃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

此外,在戰爭進程中,德國軍隊之間缺乏協調和合作。德國的各個軍事集團都在各自為政,沒有形成有效的指揮結構,也沒能對蘇聯進行集中的打擊。

這使得德國軍隊無法充分利用他們的優勢,從而更難取得勝利。

缺乏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德國在巴巴羅薩計劃中缺乏靈活性和應變能力。

並且納粹政府要求軍隊嚴格按照預定的作戰計劃和時間表作戰,並不考慮針對戰局的變化作出及時的反應。

這樣一來一旦蘇聯頑強抵抗令作戰時間超出預期,德軍就會陷入不知道該怎麼打仗的窘境。

例如,德國在夏季戰役後期遇到了蘇聯的頑強反擊,但未能迅速調整戰略和戰術,從而失去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執行失誤和戰術不當

失誤的軍事決策:德國在東線戰場上做出了一系列失誤的軍事決策,影響了戰局的發展。

例如,德國未能充分利用他們的優勢兵力和火力,過於依賴空降和快速機械化部隊,忽視了步兵和炮兵的重要作用,從而導致了戰鬥中的火力不足和兵力過度消耗。

缺乏有效的對付游擊戰和冬季戰鬥的戰術:

游擊戰是蘇聯在德國占領區執行的核心戰術之一。

蘇聯政府通過實施嚴格的動員政策,動員了數百萬的軍隊和民兵,組織了廣泛的游擊戰爭和抵抗運動。

蘇聯游擊隊採取隱蔽性極強、分散作戰的方式對德軍進行不斷的襲擊和騷擾,對德軍進行了有效的牽制和破壞。

德軍對於蘇聯游擊戰的戰術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準備,在與蘇聯游擊隊的戰鬥中,德軍經常陷入了沉重的襲擊和磨損中,從而消耗了他們的人力和資源。

冬季戰鬥也是蘇聯在東線戰場上的重要戰術。

蘇聯軍隊對於冬季的準備比德軍更加充分,他們利用了在深雪中移動、戰鬥的技能和經驗,穿著更為合適的衣服和裝備,在暴風雪和零下數十度的極端環境下進行戰鬥。

相比之下,德軍對於冬季戰鬥的準備不足,在寒冷的冬季天氣中很難保持戰鬥力和耐力,這給蘇聯軍隊創造了優勢。

蘇聯方面的游擊戰使得德軍的後方和補給線遭受了嚴重的襲擾和破壞,影響了德軍的戰鬥力和持久力。

未能利用蘇聯內部矛盾:

蘇聯在二戰期間也面臨了內部的矛盾,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問題。

然而,德國未能有效利用這些內部矛盾,削弱蘇聯的戰鬥力。

德國對占領區的管理和對待當地人民的政策不當,使得德軍沒有獲得占領區人民的支持和合作。

缺乏空中優勢:

空中優勢在現代戰爭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對戰場局勢產生深遠影響。

然而,德國在東線戰場上未能確保空中優勢。

蘇聯在戰爭初期喪失了一部分空軍力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恢復了空中力量,並建立了強大的防空體系。

蘇聯的防空能力限制了德國空軍的作戰效果,從而影響了德國在東線戰場上的戰略和戰術的實施。

政治和領導層的失誤:在戰爭中,德國政治和領導層也存在一些失誤,影響了德國對蘇聯的戰爭進程。

希特勒對戰爭的決策和指揮方式往往是憑個人意願,而不是依據科學的軍事原則和實際情況,這導致了戰爭中的戰略和戰術上的錯誤決策。

例如將主力集中在北方對列寧格勒的圍困,而未能迅速攻占莫斯科等重要目標。

資源和經濟壓力:首先,德國在與蘇聯作戰的過程中,面臨著極大的資源瓶頸問題。

在戰爭開始時,德國已經面臨了石油和鋼鐵等原材料的短缺,儘管德國加強了在占領國家的工業採購和自給自足方面的努力,但仍無法滿足其在東線戰場中迅速發展的需求。

德國軍隊在戰鬥與後勤補給中的需求令他們面臨了嚴重的資源短缺問題,這限制了他們在戰場上的作戰能力。

其次,德國的經濟策略也出現較多失誤,德國在戰爭時期的經濟戰略並沒有有效地解決資源短缺問題。

儘管德國曾試圖提高生產效率並利用占領國家的資源,但這些措施卻未能改善根本上的資源瓶頸問題。

與此同時,德國的戰爭經濟也在短時間內耗盡了國內外固定資本和其它經濟資源等投資,這加劇了德國在東線戰場和其他戰線中的壓力。

國際形勢的影響:首先,德國在戰爭中面臨著蘇聯盟國和其他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抵抗。

蘇聯盟國從其它前線對德國進行了抵制,加強了對德國的經濟制裁,以及對德軍在後方的游擊戰和破壞,這使得德軍更加難以在東線戰場中實施有效的戰略。

其次,國際環境的變化也使得德國在東線戰場面臨了壓力。

隨著蘇聯紅軍向德國宣戰之後,盟國美國和英國加入了戰鬥,在歐洲西線和北部紛紛與德國進行戰爭。

這給德軍的後勤支援和資源調配帶來了極大的負擔,同時也分散了德國的戰力和軍事力量。

英國和美國等對蘇聯提供的物資、戰爭貸款和技術援助,對德國構成了外部制約。

戰爭的時間和空間:

時間方面是指,由於拿破崙戰爭的先例,德國方面當然知道冬季作戰於德軍不利,因此他們選擇夏季開始戰爭,並計劃速戰速決。

因此,德國軍隊在東線戰場上經常面臨著時間緊迫的問題。

德軍在蘇聯面前的作戰計劃和決策,大多是想要在較短時間內以最少的代價快速推進,並在蘇聯對抗中取得勝利。

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德軍無法在計劃的時間內奪取蘇聯的關鍵城市和地區,而且還因遭受來自蘇聯各方面的反攻而不斷受挫。

這使得德軍在戰爭中的計劃和執行之間出現了鴻溝,進而影響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戰鬥力和士氣。

空間方面,蘇聯廣袤的領土和戰略深度為其提供了戰略空間,使得蘇聯能夠通過戰略撤退和戰術阻擊來保護其主要城市和資源區域。

而德軍方面,占領區的駐防極大地分散了軍隊力量,使他們無法集中兵力攻擊戰略要地,以至於幾個重點城市都是久攻不下,最終失敗收場。

蘇聯的戰略反擊:

蘇聯在蘇德戰爭中採取了靈活的戰略反擊,採取積極的防禦戰略,集中優勢兵力,逐漸削弱德軍的戰鬥力,在戰場上進行反擊。

例如,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聯採取了合理的戰略性撤退,並在冬季將德軍吸引到一個不可持續的戰場,最終通過反擊將德軍趕出莫斯科,從而削弱了德軍的士氣和戰鬥力。

此外,蘇聯還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等戰役中採取了積極的反擊策略,有效削弱了德軍的實力。

技術和情報優勢喪失: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在技術和情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優勢。

但在與蘇聯的戰爭過程中,這些優勢都逐步喪失了。

裝備方面,蘇聯通過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的史達林模式,在戰爭期間武器裝備疊代迅速,還可以以數量抵質量,這讓德國的武器優勢蕩然無存。

而情報方面,隨著計算機的發明,德國的密碼不再難以破譯,大量情報被破譯泄露。

相反,蘇聯由於加密方式複雜,有時候連自己人都難以破譯,情報泄露的情況當然也是更少的。

政治和外交因素:

德國在與蘇聯戰爭中面臨了一系列政治和外交問題。

例如,德國的戰爭目標和戰爭動機受到了爭議,包括對蘇聯的領土野心和種族滅絕政策,導致了若干國家對德國的抵制和抵抗。

此外,德國還在戰爭中面臨了外交上的壓力,包括與其盟國的關係、與中立國的外交斡旋、與西方盟國的戰爭支持等。

這些政治和外交因素使得德國在與蘇聯戰爭中面臨了較大的困難,無法在戰爭中獲得充分的外交和政治支持。

戰爭疲勞和士兵士氣:

隨著戰爭的持續,德國士兵和指揮官們面臨了長期戰爭帶來的疲勞和士氣低落的問題。

儘管德國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隨著戰爭的拖延和蘇聯的堅決抵抗,士兵們面臨了長期的疲勞和戰爭心理的壓力。

與此同時,德軍內部也存在指揮官之間的分歧、戰略戰術決策不準確、資源分配不當等問題,削弱了德軍的戰鬥力和士氣。

戰爭的規模遠超預期

德國對蘇聯發動的戰爭規模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這場戰爭從1941年6月開始,一直持續到1945年5月,歷時近四年。

據估計,參戰雙方的總人數超過8000萬。德國軍隊在東線部署了約340萬士兵。

蘇聯紅軍士兵最多時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100萬。

這種規模的戰爭和消耗,蘇聯方面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可以持續投入,而德國受國土和人口所限,越到後期越是乏力。

民族和文化因素:

德國與蘇聯之間存在著民族和文化的差異,這對德軍在蘇聯戰場上的表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蘇聯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蘇聯紅軍在戰爭中表現出高度的民族團結和民族自豪感,士兵對祖國的忠誠和對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念對他們的士氣和戰鬥力產生了積極影響。

而德國作為侵略國家,其對蘇聯的戰爭動機和行為在當地民眾中引發了強烈的抵抗和反感情緒,這可能對德軍在蘇聯戰場上的表現產生了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德國未能擊敗蘇聯的原因包括戰略錯誤、戰術失誤、資源短缺、蘇聯堅強抵抗和戰略反擊、氣候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

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德軍在與蘇聯的戰爭中面臨巨大的困難,最終未能實現其戰略目標,也為二戰最終的結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Barbarossa Unleashed: The German Invasion of Soviet Russia, 1941" (作者:David M. Glantz)

"Operation Barbarossa and Germany's Defeat in the East" (作者:David Stahel)

"The Failure of the German Military to Conquer the Soviet Union in 1941: An Examination of Strategic, Operational, and Logistical Factors" (作者:David M. Glantz) - 《The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

"Why Barbarossa Was Doomed: The Failure of German Logistics in the 1941 Invasion of Soviet Russia" (作者:David Stahel)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The China-Burma-India Campaign, 1931-1945: Historiography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作者:Eugene L. Rasor)

"Forgotten Ally: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 (作者:Rana Mitter)

"德國巴巴羅薩戰略失敗的原因及啟示" 張濤 -《軍事歷史研究》

"論德國巴巴羅薩戰略的失敗" 李濤 - 《國際軍事評論》

"德國巴巴羅薩戰略失敗的原因及啟示" 薛維興《蘭州社會科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