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線故事 | 罕見顱內淋巴瘤合併真菌感染的18歲少年在協和獲救

北京協和醫院 發佈 2024-01-18T15:21:57.468554+00:00

「100-7=?」因罹患罕見的顱內淋巴瘤合併馬爾尼菲籃狀菌感染,18歲的少年小雨(化名)竟答不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在北京協和醫院多科專家共同努力下,小雨的病因被查明,並成功接受顱內占位切除手術及抗真菌治療,如今身體狀況良好,少年心中又燃起了對未來的希望。

「100-7=?」因罹患罕見的顱內淋巴瘤合併馬爾尼菲籃狀菌感染,18歲的少年小雨(化名)竟答不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在北京協和醫院多科專家共同努力下,小雨的病因被查明,並成功接受顱內占位切除手術及抗真菌治療,如今身體狀況良好,少年心中又燃起了對未來的希望。

2022年夏,參加完高考的18歲男孩小雨(化名)為了攢大學學費,外出打工,打工前體檢發現白細胞極低,同時開始出現反覆高熱,頭部核磁檢查發現有一個3×3cm的占位,影像檢查提示可能是中樞淋巴瘤,家人焦急萬分,帶他來到北京協和醫院。

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接診後,為其完善了相關檢查。8月18日,小雨被收治入院。此時病人身體已很虛弱,出現了語言表達困難的情況,化驗提示他存在嚴重的獲得性細胞免疫功能缺陷,檢驗科血培養回報為馬爾尼菲籃狀菌。負責病房的劉昕超主治醫師闡釋道:「馬爾尼菲籃狀菌感染多見於免疫力低下者,可累及多個器官,起病隱匿、病情兇險,若不及時治療,病死率極高。」

次日,感染內科組織專業組查房,全科的教授們都來到小雨床旁,回顧其病史,研討病情及下一步診治方案。

「病人免疫力很低,血培養已經確定是馬爾尼菲籃狀菌感染,雖然頭部MRI報告顱內占位是淋巴瘤,但是應當儘量用一元論來解釋病情,顱內占位還是要首先考慮腦膿腫,腦腫瘤不能除外,咱們得組織多科會診再討論」,李太生主任表示。

「小雨,跟我算個數,100-7等於多少?」查房過程中,小雨的主管醫生劉亞旭大夫問。小雨一愣,竟答不出來,又急又氣。

「這孩子平時成績特別好,高考摸底考試670分,怎麼現在會這樣……」一旁的母親潸然淚下。

顯然,該顱內占位是影響小雨語言表達和計算能力的罪魁禍首。到底是淋巴瘤還是真菌感染?手術治療還是藥物保守治療?重重抉擇成為擺在面前的難題。

專業組查房後一致決定,先抗真菌治療3周,複查頭部核磁以後看治療效果,若效果不好,再評估決定是否手術。

不幸的是,經過3周治療,雖然小雨的一般情況好轉、肺內病變吸收,但複查頭部核磁卻顯示其腦占位在慢慢長大。看來保守治療對該顱內占位的控制有限,唯有手術切除,才能既明確診斷,又減少使用抗真菌藥物的時間。可手術切除帶來的併發症是否會使小雨情況更加糟糕?為此,感染內科病房再次組織了多學科會診,放射科、神經外科、神經科、MICU、麻醉科等多科專家討論後一致認為,手術勢在必行。神經外科王裕副主任醫師仔細評估了小雨腦占位的位置,認為若一切順利,手術本身對其智力及功能影響很小。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10月9日,在麻醉科、手術室的密切配合下,神經外科王裕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為小雨施行手術,切除了一個近5cm的顱內占位。術後小雨恢復良好,只在MICU監護了一天就安返感染內科病房,於術後第二周出院。

出人意料的是,術後組織培養及病理結果提示,小雨的腦占位是中樞淋巴瘤合併了馬爾尼菲籃狀菌感染!這種情況極為罕見,病人不僅需要抗馬爾尼菲籃狀菌治療,還需針對淋巴瘤在血液內科進行化療。經積極聯繫,血液內科沈愷妮主治醫師很快將小雨收入病房,開展進一步治療。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小雨身體狀況良好,規律在協和醫院感染內科與血液科門診隨診。「特別感謝協和醫院的專家們,是他們讓我對未來又有了信心」,近日來院複診的小雨表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