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類人群是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有你嗎?

北青網 發佈 2024-02-27T17:15:33.862287+00:00

1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都有哪些?1、中老年人群:腦血管疾病發病概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上升,一般而言,動脈粥樣硬化在四十歲左右開始發病,在五十歲之後出現概率會增高,其並發的危險性也會更大。2、抵抗力差的人群:抵抗力差的人群會引發一系列基礎疾病,從而危害人體健康。

1

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都有哪些?

1、中老年人群:

腦血管疾病發病概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上升,一般而言,動脈粥樣硬化在四十歲左右開始發病,在五十歲之後出現概率會增高,其並發的危險性也會更大。

2、抵抗力差的人群:

抵抗力差的人群會引發一系列基礎疾病,從而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所有人群都要重視抵抗力,把疾病遏制在萌芽狀態。

3、抽菸的人群:

抽菸者煙齡越長,對身體的傷害越大,患腦血管疾病的概率越高。在導致腦梗死出現的原因當中,抽菸占據了首要地位。

4、高血壓人群、高血脂人群、肥胖人群。

5、壓力大、疲勞、情緒易激動、經常熬夜、飲食不節制的人群。

2

患有腦血管疾病,可能有這6種表現

1、肢體偏癱:

突發一側上下肢的無力,活動障礙,程度有輕有重,分為不完全癱和完全癱。不完全癱又叫輕癱,力量減弱,但尚可活動,可以抬起、持物或行走等。完全癱也叫全癱,病人臥床不起,不能自己活動。

2、口角歪斜:

突發一側口角歪斜、流涎等,常伴有言語不清等。

3、言語障礙:

可以表現為言語不清、言語不能、言語不流利、表達困難、不能正確理解他人言語等。

4、頭痛:

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表現為全頭部劈裂樣疼痛;腦出血患者表現為劇烈頭痛。開始時疼痛位於病側,當顱內壓增高或血液流入到蛛網膜下腔時,可出現全頭痛。

5、嘔吐:

常見於出血性腦血管病,如蛛網膜下腔出血、大量腦出血患者可表現為噴射性嘔吐;缺血性腦血管病嘔吐較少見,當大面積腦梗塞合併顱內壓增高時,可引起嘔吐。

6、意識障礙:

腦出血患者多見,大量腦出血、腦幹出血意識障礙往往比較嚴重;腦室出血病人可迅速出現昏迷;蛛網膜下腔出血可以出現一過性或持續性意識障礙;大面積腦梗死患者也多伴有意識障礙。

3

如何預防腦血管疾病?

1、注意控制情緒: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因為來自外界的不良刺激及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可導致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而發病。

2、注意控制飲食:

吃飯要定時定量,不要吃得太飽,不要攝入太多食鹽,以防血管硬化。少吃肥肉、辣椒、生蔥、大蒜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

3、生活有節律,勞逸應適度:

過勞則傷氣,過逸則形肥而髒弱,均易發生腦血管病。所以從事腦力勞動及進入中老年之後,要特別注意勞逸結合,在空餘時間可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4、保持大便通暢:

大便秘結、排便時用力過猛,可使血壓突然升高而誘發腦血管病。因此,血壓偏高或有腦血管病先兆的中老年人,應當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大便秘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