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解字:江淮方言中「家去」是不是倒裝句?

雲淡風輕輕談風雲 發佈 2024-03-04T05:05:09.589541+00:00

淮安人吳承恩在其著作《西遊記》中使用了很多淮安且流行於江淮一帶的方言,比如,(第二十回)那老兒才出了門,攙著媽媽道:「婆婆起來...帶男女們家去。」那媽媽才扯著老兒,二少年領著兒女進去。(第四十八回)那八戒見人散了,對行者道:「我們家去罷。」行者道:「你家在哪裡?

淮安人吳承恩在其著作《西遊記》中使用了很多淮安且流行於江淮一帶的方言,比如,

(第二十回)那老兒才出了門,攙著媽媽道:「婆婆起來...帶男女們家去。」那媽媽才扯著老兒,二少年領著兒女進去。

(第四十八回)那八戒見人散了,對行者道:「我們家去罷。」行者道:「你家在哪裡?」

上述二例中的「家去」,想必說江淮官話的很多地方都有類似說法。

有人認為,這個說法中,名詞「家」在前,動詞「去」在後,似乎應該屬於倒裝。

但是,仔細推敲一下,我覺得它並非倒裝,應該將這個去字不當成動詞,而是一個方向性助詞,看作是「回家去」的簡略化,省略了其中的動詞「回」,去字則具有動作的方向指示性。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與「家去」相對應的還有「家來」一詞。

那麼,究竟用「來」還是「去」字,可視說話人和聽者所處的相對位置而定,比如,別人問你去哪裡,你可以說「家去」,因為回家一定是離說話人而去,而你回到家時和家人打招呼可以說,我家來了。家裡人讓你回家,也可以說:你快家來!早點家來!等等,回的主體是向說話人而來。這些生活中的實例充分說明了「去」和「來」在口語中的方向指示性作用。

如果稍加留意會發現,來和去用作方向性助詞並不鮮見,比如,到上海去,到學校去等等,問話人如果問「到哪去?」,回答人常常在回答時將「到」字省略。如果不省略動詞(比如前面的問句),那就更能顯示「去」字起到的是助詞的作用。這方面類似的還有,蹲下去、蹲下來、爬上去、爬上來等等,動詞是蹲和爬,而「去」和「來」在其中都有方向性助詞的作用。

我想這種語言現象恐怕不僅僅局限於江淮官話。

漢語中的結構助詞不多也不夠系統,常被認為是漢語語法上的不嚴謹之處,但我覺得恰恰又是漢語的靈活豐富之處,留下了更大的修辭空間,「來」和「去」就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

所以,我的看法是,「家去」不是倒裝。

我是@雲淡風輕輕談風雲,在這裡談天說地,沒有主題;拉東扯西,漫無邊際,然皆有感而發,力求言之有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