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和親的女人們(連載)

非一28 發佈 2024-03-04T05:15:31.711946+00:00

唐太宗貞觀十六年,太宗對身邊大臣說:「薛延陀在漠北稱雄,如今制御它有兩個辦法,如果不發兵將其消滅,就與他們通婚以安撫他們,這兩個辦法執行哪個?」

十四、唐代和親(三)

唐太宗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太宗對身邊大臣說:「薛延陀在漠北稱雄,如今制御它有兩個辦法,如果不發兵將其消滅,就與他們通婚以安撫他們,這兩個辦法執行哪個?」房玄齡答道:「中國剛剛安定,出兵征戰凶多吉少,我認為和親為上策。」太宗說:「很對。朕既為天下百姓的父母,如果對百姓有利,何必愛惜一個女兒。」

十七年(公元643年),閏六月,薛延陀真珠可汗派他的侄子突利設到唐帝國納聘禮,擬獻馬五萬匹,牛、駱駝一萬頭,羊十萬隻。庚申(十三日),突利設獻上食物,太宗親臨相思殿,大宴群臣,設立十部樂曲,突利設再次行禮祝壽,太宗賞賜突利設十分豐厚。

契苾何力上書言道:「不可與薛延陀通婚。」太宗說:「朕已經答應他們了,怎麼可以身為天子而卻自食其言呢?」何力答道:「我不是想要陛下立刻回絕他們,只是希望暫且延緩此事。我聽說自古有迎親禮儀,假如陛下敕令夷男讓他迎親,即使不到長安來,也要到靈州;夷男必定不敢前來,則回絕他有理由了。夷男性情剛直暴戾,既然不能與大唐通婚,其部下又懷有二心,不過一二年便會病死,他的二個兒子爭奪王位,到那時陛下可以輕易制服他們。」太宗聽從其意見,於是徵召真珠可汗讓他前來迎親,又發布詔書說將要在靈州與他相見。真珠十分高興,想要親到靈州,其大臣勸諫說:「倘若被對方扣留,到那時後悔都來不及!」真珠說:「我聽說大唐天子有聖王的德行,我能親自前去見他一面,至死都無遺憾。而且漠北必然會有人主事,我去的決心已定,不必再多說了。」太宗接連三次派使節,接受薛延陀所獻的牲畜。薛延陀先前庫房沒有馬廄,真珠可汗便徵調各部落馬牛羊等,往返一萬多里,途經沙漠地帶,沒有水和草,牲畜消耗損失將近一半,過了迎親期限沒有到。有人議論認為聘禮未準備齊便與之通婚,這會使北方少數族輕視唐朝。太宗於是下詔回絕其婚姻,停止巡幸靈州,並追還三次派出的使節。

褚遂良上奏疏認為:「薛延陀可汗本來是突厥的一個首領,陛下當年蕩平沙漠,萬里蕭條少有人煙,殊余勢力奔波投靠,須有一個酋長,於是才賜給他鼓和大旗,立為可汗。近來又降下大恩,應允與他們通婚,西面告知吐番,北面通知思摩,連大唐朝中的兒童也都知道此事。陛下又行幸北門,接受他們敬獻食物,群臣與邊遠地區,都整日宴飲慶賀。都說陛下為了安撫天下百姓,不愛惜自己的女兒,芸芸眾生,誰不感恩戴德。如今一朝陡生變化,有改悔之意,我深深為朝廷的聲譽受損而惋惜;這樣一來得到的很少,而失去的卻很多,也會產生隔閡,必然會遭致邊境不安寧。薛延陀深懷被欺辱的怨恨,百姓也感受到背約的羞愧,恐怕這不是綏服遠方、訓教邊兵的辦法。陛下即位治理天下已有十七年了,以仁義恩惠交結百姓,以誠信禮義安撫邊遠地區,天下百姓沒有不佩服的。背約實在是沒有道理,為什麼就不能善始善終呢?龍沙城以北,薛延陀的部落眾多,朝廷想要討伐他們,終究不能全都消滅乾淨,應當對他們撫以德義,使正義掌握在朝廷手中而不是在對方手中,失信的在對方而不在我方。做到這些,則是堯、舜、禹、湯等人遠不及陛下了。」太宗不聽其諫議。

當此時,眾位大臣大都說道:「朝廷既然答應與他們通婚,又接受了人家的聘禮,就不可失信於薛延陀,以免又生邊亂。」太宗說:「你們這些人都是只知古而不知今。從前漢初匈奴強大,中原漢王朝削弱,所以要裝扮子女,送金銀財物以做為誘餌,在當時是合乎時宜的。如今中原強大,北方少數民族削弱,以我大唐的一千步兵,可以擊敗他們的數萬騎兵,所以薛延陀肯卑躬屈膝,滿足我們的要求,不敢稍有傲慢,是因為他們剛剛立了可汗,屬下雜姓部族不少,想要借著大唐的勢力以威懾制服他們。他們中的同羅、仆骨、回紇等十多個部族,各有兵力幾萬人,如果他們合力攻打薛延陀,可以立即攻破取勝,之所以不敢輕舉妄動,是因為畏懼是我大唐所立的可汗。如今將宗室女嫁給他,他們必然自恃是大國的女婿,其他部族誰還敢不服!這些戎狄人面獸心,一旦稍不滿意,必會反咬一口,造成禍害。現在我們回絕其婚姻,停止接受他們的聘禮,其他部族得知我們拋棄了他們,很快會將他們瓜分豆剖,你們只須記住朕說過的話。」

二十年(公元646年),六月,丁卯(初七),西突厥乙毗射匱可汗派使者到唐朝進獻貢品,並且請求通婚;太宗答應其請求,並且讓西突厥割讓龜茲、于闐、疏勒、朱俱波、蔥嶺五國做為聘禮。

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與吐谷渾互相進攻,各派遣使者到唐朝上書辯論是非,輪番向唐朝求援;唐高宗都沒有同意。吐谷渾大臣素和貴犯了罪,逃奔吐蕃,詳盡地報告了吐谷渾的情況。吐蕃於是發兵進攻吐谷渾,吐谷渾被打得大敗,可汗曷缽與弘化公主率領數千帳離開國家,投奔唐朝涼州,請求移居唐朝內地。唐高宗任命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右武衛將軍獨孤卿雲、辛文陵等分別屯兵於涼、鄯二州,以防備吐蕃。六月,戊申(二十六日),又任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安集大使,調度約束諸軍,作為吐谷渾的後援。

吐蕃祿東贊屯兵青海,派遣使者論仲琮到唐朝朝見唐高宗,上表陳述吐谷渾的罪惡,並且請求與唐朝和親。唐高宗不允許,派遣左衛郎將劉文祥出使吐蕃,頒用皇帝的印章封記的文書責備吐蕃。

調露元年(公元679年),冬季,十月,癸亥(十六日),吐蕃文成公主派遣大臣論塞調傍來長安報告贊普的喪事,並請求和親。唐高宗派遣郎將宋令文去吐蕃參加贊普的葬禮。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冬季,十月,丙午(初五),文成公主在吐蕃去世。

關鍵字: